搜罗小说>古代言情>农门神断>第59章 季姓男子

  从茶楼出来,两人找了辆马车,前往佛光寺。

  在茶楼喝茶的时候,听伙计说佛光寺求签很灵验,尤其是求子,几乎是有求必应,不仅本地人,便是许多外乡人也慕名而来。两人富贵打扮,又明显是外乡人,伙计谈及光岷县游玩之地,佛光寺榜上有名。

  打听了地方不太远,干脆就去逛一逛。

  马车摇摇晃晃,一路田园风光,半个时辰后,看到半山腰处的寺庙。寺庙不是很大,却修缮的很齐整,上空香烟袅袅,山下香客不绝。

  这时路边两个人吸引了穆清彦的视线。

  是一对主仆。

  男子神色憔悴,面带病容,在仆从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朝前走。看样子也是去佛光寺的香客,只是,看男子衣着不是穷苦出身,何况还有仆从随行,然而去寺庙这样远的路,却没坐车。

  仆从不停的说着什么,满脸忧色。

  马车擦身而过的瞬间,听到那仆从的话:“……日头这样大,少爷病还没好,哪里能这样辛苦。我知道少爷担心夫人小姐,我去找,我一定仔仔细细的找,少爷回去吧。”

  看来是家里人失踪了。

  即便如此,求神拜佛能有用?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走投无路的选择罢了。

  及至到了佛光寺,两人也没取香,只在寺庙各处看看。果不其然,这里的香火很盛,尤其是解签的地方排了长队。

  “要不要去求支签?”闻寂雪提道。

  穆清彦摇头:“我不信这个。”

  “去后山看看?”佛光寺不大,很快就逛完了,没什么意思。

  “嗯。”穆清彦点着头,又朝求符的地方看了看。虽说自己不信这些,但来了一趟,或许给穆家弟妹们求个护身符,也是个心意。

  恰在此时,寺门外传来嘈杂,似乎发生了争执。

  佛门净地讲究清净,哪怕香客们进进出出,但没谁会大声喧哗,唯恐亵渎了菩萨佛祖。当看到闹起争执的双方,更是惊讶,居然是来时路上见过的那对主仆,他们跟佛光寺的大和尚对峙了起来。

  “又是他!这人说他妻子妹妹在佛光寺上香的时候不见了,非得说是寺里和尚藏起来,都来闹了好几回了。”

  “这话可不能乱说,大殿里都是菩萨呢。”

  “谁说不是。都报官了,衙差们将整个寺庙都搜了一遍,根本没找到人。后来呀,是在后山一条下山的小道上发现了一只绣鞋,那人辨认后说是他妻子的,这就说明他妻子妹妹不是在寺庙里丢的嘛。他不信,执意闹腾,三番两次去衙门鸣冤,前几天县令大人也烦了,说他扰乱公堂,打了一顿板子。谁知这才几天,又来了。”

  寺庙外有不少小贩,相互议论着,道出了事情始末。

  果然,那拦着不让主仆进去的大和尚满面慈悲,宣了一声佛号:“施主,贫僧知你心中悲痛,但尊夫人与令妹并不在佛光寺内,未免惊扰到其他香客,施主还是请回吧。”

  “你说不在就不在?我不知你们这寺庙里有什么猫腻,只要把我夫人和妹妹还回来,我便不再来,否则……我可是打听清楚了,在你们寺庙里失踪的香客可不是一个两个!大不了我舍了这条命,去京城击登闻鼓鸣冤!”男子愤愤说着,面上泛起病色潮红。

  历朝历代都设有登闻鼓,本朝于阙门外置一登闻鼓,受理百姓申诉。

  这相当于越级上诉,自然有一定的前提。朝廷规定,只有经过县、州、府三级官府审理而不服者,才准许到京城敲登闻鼓申诉。当然,若是牵涉原告的长官、朝廷命官,或机密要事,也可以直接敲登闻鼓。另有规定,若申诉之事不实,要杖八十棍,这么打下来,基本不死也残。

  然而谁都清楚,规定是一回事,实际如何是另一回事。

  如今登闻鼓规定更严苛,敲响登闻鼓便是惊动圣上,要先挨一顿板子才能面圣。一般不是大冤屈,没人冒险去敲鼓鸣冤。

  “阿弥陀佛。”大和尚双手合十,垂下的眼里闪过一抹阴狠。

  穆清彦被勾起了好奇,格外关注,因此大和尚的神色变化没逃脱他的目光。

  他将精神力放开,笼罩寺庙,发现后面禅室聚了不少和尚,其中一个披着袈裟的正是方丈。这些和尚此刻不念经,不颂佛,也没了慈眉善目,个个脸上带着狠厉。

  “这姓季的阴魂不散,纠缠不休,就该按我当初说的,弄死他一了百了。”说话的和尚膀大腰圆,如怒目金刚,啪的朝桌子一拍,险些将桌子拍散架。

  “大老爷说的话你忘了?”方丈阴冷一笑:“早就警告过你们,佛光寺不能引人注意,那么多女人还不够消遣?幸好县衙那边打点过,否则闹出事来,你们几个……”

  几个和尚面色变了变,气焰低了下去。

  “那、现在怎么办?我看那姓季的是铁了心,这回再把他赶走,说不定他真会上京敲登闻鼓。”

  方丈冷声道:“先前顾忌着季家,如今是他自寻死路。等他离开光岷县,悄无声息的把人做了,不要留破绽。”

  穆清彦把整件事拼凑个七七八八,总觉得有什么忽略了。

  他越过人群,来到大殿左侧,这里立着一块功德碑。之前他并没有留意,如今一看,功德碑为首一个人名赫然是“钱胜”,并附有简单介绍。

  果然,这佛光寺正是钱胜于十年前捐钱重新修缮的。

  尽管早知钱胜有此举,但谁能想到会是香火鼎盛的佛光寺呢。

  如今再看寺内隐藏的龌龊,豁然开朗。

  他靠近闻寂雪,低声道:“佛光寺是钱胜捐钱重新修缮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闻寂雪道:“跟上去?”

  “嗯,先问问具体情况再说。”尽管穆清彦怀疑寺庙里也有酒坊地窖类似的地方,方才季姓男子的一番话,表明早先佛光寺就曾发生过香客失踪之事。在联系探查时几个和尚提及打点衙门的话,让他不得不猜疑县衙在拐卖团伙中所扮演的角色。

  佛光寺声名在外,多数人都觉得季姓男子是无理纠缠,不仅帮着和尚们阻拦,还跟着谴责。季姓男子又气又急,伤未好,病未愈,又走了一路,直觉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有人可怜他,就劝他。

  仆人也劝,是担心他的身体撑不住。

  最终,季姓男子只能黯然离去。

  穆清彦三人坐着来时的马车,远远缀在后面。

  本来打算离寺庙远些,再寻个机会跟对方认识。谁知那人到底没撑住,走了没多远就昏倒在路边,仆人急的满头大汗,见了他们的马车就拦。

  “好心的公子,救救我家少爷吧。”仆人只差跪地磕头了。

  闻寂雪摆手,高天立刻下车,将男子抱入车内。

  高天和仆人一左一右坐在车夫身侧,车夫本来不乐意,人实在太多,马也累,许诺给双倍车钱,车夫才勉强同意。

  进城后,马车直奔医馆。

  *

  傍晚时,穆林来城里通过消息,之后又出城去了。

  穆清彦两人因意外遇见季姓男子,干脆直接在其住的客栈开了客房。

  季姓男子身子底子不错,若非如此,连番折腾之下也不能熬得过来。医馆里灌了药,挨板子的伤有些开裂,处理一番,大夫再三嘱咐好生静养,不可再奔波劳累,身子也要补一补元气。

  仆人连连道谢,一脸苦意,原来是囊中羞涩,药钱诊费都出不起。

  穆清彦帮着把银子出了。

  顺带,直接去季姓男子落脚的客栈住宿。

  想当然,季姓男子手头的银两几乎花尽,去佛光寺连车都舍不得坐,又哪里有钱付房费。好在当初来光岷县时他颇有钱财,吃用都是好的,客栈掌柜也知道他妻子妹妹出了事,更清楚他那些银钱都拿去打点衙门了,同情之下,便让他赊欠着,只是原先的好房退掉,另住了一间下等房。

  用过晚饭,穆清彦和闻寂雪来寻男子。

  “闻公子,穆公子,快请进。”仆人开的门,见了两人十分感激。

  “多谢二位兄台相救,季明铭感在心,恕我身体不便,不能起身相迎。”男子坐在床边,虽依旧是一脸病容,却比白天时好得多。

  “季兄客气了。”闻寂雪一句称呼,瞬间把双方关系略微拉近了些。

  “季某之事,想来二位也知道了。”季明苦笑,想起失踪多日的妻子妹妹,眼睛赤红,痛苦又无助。

  闻寂雪朝穆清彦看了一眼。

  穆清彦道:“季兄之事,略知大概,不知季兄能否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