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341章 反省了,可也没有太深刻的反省
  彦妃其实在宫里那么久,早就忘了真实世界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了。

  这会儿一碗镜面粥,三个大土豆,和一碟子小咸菜,让她想起了,宫中那些作死作活的日子。

  她不是不想忆苦思甜,而是进宫前的那些细枝末节,年代过于久远,她早就不记得了。

  记性就只有这么点儿,她也不是故意忘记那些苦的。

  不过彦妃也不是没有反思的。

  她此刻面对着简单的食物,就在反思曾经吃肉得吃五花三层,多一层少一层都不行,吃鸡只吃六十天的童子鸡,多一天都觉得口味差了,米得吃碧梗米,面得吃细筛过的精白面,一年四季,蔬果都只吃时鲜货.......等等,诸如此类的挑剔行为。

  奢靡!还是太奢靡了!

  其实她从来不是什么宠妃,这样的待遇,在宫中的一众嫔妃中,只能算中等水平。皇后宫中那才真正叫吃的仔细呢!

  浪费!还是太浪费了!

  彦妃拿起一个土豆,照着姚外婆的样子,剥了皮,啊呜,咬了一口,嚼吧嚼吧,“不错,有点儿香味。来,子青,你吃点儿。”

  然后她就把另外俩土豆也都给了子青。

  真的不是她挑剔,她都五十四啦,这味觉多少有些退化,太淡的东西,除非是逃难的时候,不然真的很难咽下去嘛。

  她深知自己检讨的果然不够深刻,但是......她都五十四啦,放过老太太吧!

  最后彦妃就着一碟子咸菜,把粥当水喝,唏哩呼噜倒是吃了个干净。

  那麻油酸菜味道倒是不错,至于粥嘛.......不提也罢。

  姚外婆问她,“不太好吃吧?可就这样的吃食,咱们八方县县令都是拼了全力才供得上的。别的县可没有咱们这儿这么好的县令。

  慈济堂的一天早晚两餐,可救了不少老弱病残呢。”

  “是,婶子说的没错,是我矫情了。”彦妃该承认的错误绝对会承认,“不过我也实话实说,这些吃食感觉还是少了些,这样吧,我也算做件好事,捐点钱财粮食给这慈济堂吧?”

  “娘娘.......”子青死死拽着自己的荷包,小声提醒,“咱们钱目前不是太多.......”

  彦妃不无遗憾的道了一声:“这样啊.......”然后浑身开始摸,最后摸出一个挂在脖子里的碧绿碧绿,能有小碗碗口那么大的平安扣,递给姚外婆,“这个给慈济堂主理人吧。算是我的一片心意。”

  .......................

  子青的心在滴血。

  那可是彦妃晋升妃位的时候,皇上赏赐的祖母绿平安扣啊!价值千金!!

  就这么,没了?!

  好在姚外婆看着这玩意儿也不是个平凡之物,推脱道:“这个可不敢收,看着贵的很。您要方便,捐些粮食炭火就行。”

  说着,就把平安扣递了回去。

  子青立刻接了过来,然后把自己的荷包掏了出去,“咱们还是捐点钱财吧,毕竟也是初到此地,买粮什么都不知道上哪儿买。就劳烦您用这钱换了粮食,捐给慈济堂吧。”

  姚外婆做多了生意,手上一掂,就知道里头差不多能有十两左右的银子。

  这金额倒也合适,于是她便收了下来,说好了明天让铺子里给送点儿粮食来。

  做完好事的彦妃,心情大好的回到了崔宅,猛然想起自己是叮嘱姚蓉做了饭菜的。

  “还好没吃多,真是福至心灵。”小老太太叨咕了一句,又让子青去喊人开饭了。

  吃了俩大土豆,已经吃撑了子青,哼哼唧唧的去通知了各房,彦妃回来了,大伙儿准备准备吃饭吧。

  不过这所谓的大伙儿,也就俞王府和世子妃,最多外加一个皇太孙。

  其余的嘛,正在前线吃烀肉呢!对了,还有一个吃不上的,正在房间里头睡觉。

  因为人少,彦妃又特地嘱咐了要吃清淡的,所以姚蓉准备的相对简单。

  主食是黍米白米掺一起熬的粥,配上韭菜鸡蛋蒸饺和猪肉馅儿的烙饼,小菜是糖醋黄瓜,芝麻拌菠菜,小葱拌豆腐,夏安茹准备带回去给小兜子当绳跳的长豇豆,也被姚蓉征用,做了道芝麻酱拌豇豆。

  简简单单一餐农家乐晚饭,三位贵妇边吃边聊,倒也吃了个精光。

  特别是皇太孙,光喝粥,就干掉了一小碗。

  吃完了,彦妃才想起一件事儿,“这大冬天的,他们哪儿弄来的黄瓜?!还有翠绿的菠菜和韭菜?!瞧瞧,居然还有这豆角?这不是夏天的吗?”

  “也是哈!”俞王妃夹起最后一片脆嫩的黄瓜,“还是新鲜的,脆生的很,他们这是种哪儿的?这天冷的,外头地里感觉都还没化冻呢!”

  还是世子妃活的比较通透,“肯定是宋管事去哪儿找来的嘛,估计他们哪里有温室吧?崔家也是名门世家,要啥没有?

  咱们虽然身份高,但是好歹也是客,问太多了,也不太好。”

  她现在就不想知道任何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事儿,事儿知道多了,活下去的概率就小了。

  俞王妃觉得儿媳也是难得聪明,这话说的倒也没错,于是硬生生换了话题,“照母妃刚才那么说来,这八方县倒是很有些气候啊。”

  “可不是?我就说郑家出不了孬人。”彦妃喝完最后一口粥,嘟囔了句,“这粥才像话嘛,刚才那叫啥呀,刷锅水都比慈善堂的粥厚一些。对了,你们俩,有钱的话都捐点儿给那慈济堂吧,八方县也不容易。”

  “咱们哪儿有钱啊。”俞王妃说到这个可要哭了,“王府都不知道还在不在,出来的时候,连张银票都没带.......”

  “要不让宋管事帮我去把这镯子当了吧?”世子妃说着话,就要摘手上那珐琅镯子。

  彦妃叹气不已,“典当了去做善事,你还真是.......算了算了,等老小回来,让他上家取点儿钱来吧。你们就蹭吃蹭喝,好生呆着吧。”

  说完,彦妃才想起身走人,却听俞王妃突然沉声道:“母妃,其实.....儿媳还有一笔银子,存在了银楼里。泰平城应该有那银楼的分号。”

  她,也要脸面的好不好?!什么叫蹭吃蹭喝?!他们俞王府再穷,骨气还是有的。

  “你不是说没带银票吗?”彦妃皱眉问。

  “不用银票,只要印章。”俞王妃说这话,感觉有点儿底气不足。

  彦妃略一点头,“哦,放的利钱啊。”

  呃.......世子妃看了眼婆婆,不敢吭声。

  这位常年住在宫里,可怎么什么事儿都知道啊?!

  放利子钱这种事吧,虽然不算新鲜事,但是总不太好,俞王妃老脸一红,想解释点什么,却又哼哼唧唧说不出话来。

  她不就是想多赚点利息,贴补贴补家用吗?谁能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啊?

  “行了,别哼唧了,明天让宋管事去把你那钱取出来,以后就别放了。

  你们俞王府都人去楼空了,到时候别收不回来,那就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说完,彦妃就搀着子青的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