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别闹,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第183章 崔大人的报恩项目,非常多
  丹姐儿正因为夏安茹让她们娘俩一起摆摊而高兴呢,就听阿狸突然嗷嗷嗷嗷嗷叫开了。

  之后,便有人声传来,“安茹,砌炕的师傅来啦~~~”

  夏安茹一个翻身,下了床板,丹姐儿惊叫不已,“姐姐,你慢点儿!”

  “没事儿,哈哈哈,我好了你看。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夏安茹乐呵呵的看着丹姐儿,就是眼神有些飘忽~~

  “呵呵,”丹姐儿把夏安茹的铺盖一卷,然后往边上的木头柜子上一放,这才转头说:“姐姐,想要逃避吃药,那是不可能的!”

  救命啊!!!夏安茹心中哀嚎不止。

  “我觉得张御医肯定搞错了,”夏安茹还在苦苦挣扎,“那药丸子你瞧见了?正常人根本没法咽进去吧?”

  “那你嚼啊。”丹姐儿说着话,还不忘扒拉下了夏安茹想要整理东西的手。

  夏安茹捂脸,好似很震惊的喊,“啊,好狠的人啊!你是不是想苦死我?!”

  昨天因为睡的早,所以张御医的药丸,夏安茹今早才吃第一颗。

  当然,她是提前做好药会比较苦的准备的,糖啊,糕点啊,蜜饯啊,都准备了。

  但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药居然会这么苦!!

  用夏安茹的话说,苦瓜的苦,如果是十的话,那这个药的苦,就是十的十次方。

  虽然大顺他们不知道十次方是什么意思,但是看着夏安茹暴风吸入糕点蜜饯......他们非常怀疑,姐姐只是馋了,而药可能没那么苦。

  有口难辨的夏安茹,默默的记下了张御医这个人。

  盘炕的人很快就来了,而夏安茹也被转移到了客堂间。

  姚老八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躺椅来,姚外婆还拿了自己的垫被给孩子铺上,大舅母给夏安茹炒了把黄豆,让她吃着解闷,二舅母虽然没有炒黄豆来,却很好心的把三个围着夏安茹转了八百个圈子的孩子发配去做了监工,“咱们家今年能不能过个温暖的冬天,全看你们的了。”

  梅香,忽悠孩子也有一套。

  终于得到了安宁的夏安茹,感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她觉得是时候给孩子找个读书的地方了。

  虽然,这个地方好像暂时还没有学堂,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孩子们的事儿,必须安排上!

  一会儿等老爹回来了,她就跟老爹商量商量,怎么哄了郑大人,干脆办个县学得了。

  崔承允找砌炕的人,都是老手,七八个人,自带材料自带工具,不到一日功夫,就把所有卧房的炕都给砌好了。

  可等到老姚家付钱的时候,工头却说:“崔大人付过钱了,您这儿不用再给了。”

  “啊?”姚蓉多少有些惊讶,“崔大人这么客气,可怎么好?”

  虽说他们的确救了他一命,但是.......崔大人的报恩项目,是不是也太多了些?

  工头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毕竟昨日崔大人带着人来找他,说要一天砌七八个炕头的时候,工头表现出了一丝为难。

  可崔大人直接扔了一锭银子给他,说让他收下,并且不想听到别的。

  工头还能怎么办?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还会有被迫赚钱的一天。br>
  就崔大人这样的,居然还被说客气......工头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后得到了姚十二的亲切指引:“厕所在后面,写了男女的,您去用吧......”

  而站在客堂间门口的姚外婆,在听到了崔承允已经付了钱之后,则双目放出精光,她扭头看了眼正躺在客堂间里扭来扭去的夏安茹......

  老太太觉得,崔大人会不会对安茹有点儿意思?

  可她才起了这个念头,就听大儿媳嘎嘎笑着说:“要说崔大人是大家出身呢,办事儿就是大气!”

  大家出身......姚外婆眼里的精光,渐渐消散。

  且不说身份配不配,就说那些大家大族的,规矩可大了!

  她再次瞧了瞧想给自己挠背,却挠不到,眼看着就要急眼了的外孙女......算了,崔大人有钱,可安茹还漂亮呢!

  更何况崔大人年岁看着也不小了,让安茹嫁给糟老汉,姚外婆还不愿意呢~~

  老太太的内心戏,无人知晓,毕竟其他人根本没往那地方想。

  砌完炕的那些人,服务也非常到位,不止叮嘱了老姚家的男人们过三天再用,还教了他们怎么烧火,才能暖的快,保温时间又长。

  砌炕之事,在一片和谐的赞扬声下,落下了帷幕。

  等夏兆丰下衙回家的时候,就见家里头突然就冒出了许多的炕,听说又是崔承允叫人来砌的,他还不忘夸一句崔大人还是厚道。

  别的,老夏是一点儿不会多想。

  毕竟女儿才大学毕业,在他眼里还是个小孩儿呢,小孩儿连腰都没有呢!男女之事?老父亲压根就没想过。

  因为大伙儿知道今天衙门里头要招人,众人围着夏兆丰问东问西,不过问的无外乎是今天衙门里头招了多少人,怎么个热闹,铺子怎么样了之类的事儿。

  在外头喝了一天风的三白更是问夏兆丰,“咱衙门新开业,您看需不需要看看风水?我这儿收费便宜......”

  “谢谢啊!”夏兆丰对三白的技术,老实说,也的确不怎么信任,“等你把水脉给咱找到了,咱再说看风水的事儿,成不?”

  三白一听,就觉得夏兆丰肯定看不上自己的本事。等着瞧吧,等他找到十条八条的水脉,到时候老夏来求他看风水,他说不定还得看看有没有空呢!

  姚老八只关心耕牛,“咱家免费用的牛......郑大人没忘吧?”

  这句话的重音,在免费上。

  “没忘呢,牛先让咱们用两天,明天一早就让汤伯去赶了来就行。人我也喊好了,帮咱们搭铺面的工头,有个兄弟叫祝半月,明天他会带着人来上工的。

  咱们这回,先耕上......两百亩地?爹,你们也是种两百亩吗?”

  虽然拥有一千多亩的土地,但是老夏家几人商量下来,正常的作物并不打算多种,毕竟麦子什么的收成也一般,他们准备大部分土地要用来种果树之类的经济型作物。

  毕竟......果树不用每年重新种,夏安茹这种农业傻瓜觉得,这玩意儿肯定比种粮食方便。

  而且,这一千多亩地,她是准备按照农庄来发展的。

  以后什么鸡鸭牛羊兔子猪,都得安排上,反正想的是很美好,具体能不能干成......夫妻俩让夏安茹自负盈亏,别搞破产就行了。

  反正耕地耕着,也没啥大损失,姚老八便点头说地都先耕上吧,至于到底种多少,等明年开春了再说。

  大人说着正经事儿,三个孩子因为后院儿堆满了土坯砖没法转悠了,便在前院儿瞎玩。

  虽然大顺也想看看安茹姐姐给买的农书,可......弟弟妹妹玩投壶,玩的不怎么好,他不得教教他们?

  因为富丰庄周围的狼群被灭了,所以家里大人也放松了对这仨孩子的管束,这三人现在是越来越释放天性,皮实耐揍的很。

  “爹,您说县令大人,有没有想法,给咱这儿办个县学?”

  夏安茹说完,老姚家众人为之一静。

  还......不能放过他们吗?姚老八眼泪都要下来了。

  外头的仨孩子,只有小兜子没听明白,还在那儿拿着根棍儿往破陶壶里扔,大顺和谷雨已经手拉手,站在门边,祈祷姑父赶紧说郑大人不会办县学了。

  可小孩儿的愿望,十个里九个半是不能实现的。

  夏姑父只是沉吟了一下,便回说:“这事儿倒也不算太难,反正咱们八方县人少,县学有个教室再有个先生就行了,方便的很。”

  说到这儿的时候,夏兆丰心里已经有谱了,他觉得自己肯定能说服郑智明的。

  毕竟郑大人也是读书人,办县学也是件好事儿,夏兆丰连地方和先生都已经设想好了,郑大人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嘛!

  听夏兆丰这么回答,老姚家的男人们,集体陷入颓丧......连姚外婆都小声问小儿媳,“你说,咱们会不会被抓去......”

  “娘~”梅香是好气又好笑,“您想多了。再说能识字念书是好事儿啊,咱们大人也的确得......娘,您去哪儿?!”

  “啊?你说啥?”准备滑脚溜走的姚外婆转头说:“你好好听你姐夫说吧,娘去烧水,安茹这孩子啊,哪里都好,就是太讲究......”

  说完,老太太加快了步伐,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