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六零空间:我囤百亿地皮当大佬>第163章 见缝插针地偷闲躲懒
  众人赶紧往后山走去。

  众人中有一个带着老花镜的老太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却有种学术的气息,她也是和省城那些地理专家一起过来的。

  老太太岁数虽大了,但却老当益壮,行走起来健步如飞。

  她充满激情地问道:“大队长同志,你们这儿的温室大棚在哪里?能让人带我去看看吗?”

  肖大可愣了愣。

  之前那名老人笑着介绍道:“这是咱们省城农业局的钟颜同志,出发之前她特地找上了我们。听说你们大队弄出个温室大棚的项目,对这事儿很是在意,想跟着学习学习。”

  肖大可一听,顿时受宠若惊。

  省城农业局这单位一听就很是了得,可这样的大人物竟然来他们生产大队学习?!

  肖大可脑子一空整个人都懵了,就感觉很不可置信。

  “肖叔。”

  宋乔伊悄悄地捅咕肖大可一下。

  看来他们生产大队已经小试牛刀,在省城那边也算是传出点名声了,但是宋乔伊却知道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肖大可猛地回过神来,一拍大腿激动地说:“好好好,正好咱们的温室大棚选址在山脚,煤矿是在后山,正好顺路啊!”

  肖大可喜不自胜,那嘴丫子都快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他赶紧一马当先,“走走走,我这就给你们带路。”

  一行人欢天喜地地走着,但此时却蹦出个不太和谐的声音。

  “这路怎么这么难走啊,坑坑洼洼的雪还这么厚,人走在上头都容易摔跤,你们生产大队难道就没铲铲雪了。”

  肖大可听见这话愣了愣,而宋乔伊循声一看,发现那是一个身材枯瘦的小老头。

  满脸的皱纹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看着就很不好相处。

  齐老爷子和钟老太太俩人听到后皱了皱眉。

  “老苏,咱们下乡之前就知道这边是什么情况,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过来考察的。”

  齐老不禁这么说了一句,但那位苏老却脸色一沉。

  这个姓齐的糟老头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敢这么让自己掉面子。

  苏老一脸的不高兴,顿时就拧紧了眉头。

  “老齐你啥意思。”

  齐老无言地叹息了一声。

  钟老太太看见了这一幕就打着圆场地说:“走走走,这天怪冷的,别在这耽误了,咱们先去看实地考察考察。”

  这话一落,钟老太太就赶紧让走在前面让肖大可带路。

  这两个死老头子以前就是不对付的,如今都已经下乡了,竟然还在那闹别扭。

  不过这事儿也真是不怪齐老头,倒是那个姓苏的,听说前些年这苏家曾是个地主。

  苏老本人也算是饱读诗书,后来在局里担当了重要位置。

  但年轻时毕竟是个少爷,过惯了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在吃穿用度上难免矫情了些。

  钟老太太一念至此不禁无语地摇了摇头。

  而宋乔伊看着苏老头那边,她眉心轻轻一拧。

  姓苏!??

  不管是前阵子参加雪崩救灾,还是如今在他们生产大队的团队中,小性子发作,耍起矫情来的人,都是姓苏!

  这一瞬间,宋乔伊突然就想到张家村那边的苏秀荷。

  接着,她不禁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不能吧?应该不会那么凑巧。

  她甩了甩头,压下脑子里的那些胡思乱想。

  而此刻,正在被宋乔伊惦记的苏秀荷,不小心摔进了雪堆之中。

  等她挣扎着从雪堆里面爬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四周众人,该干什么就还是在继续干什么。甚至都懒得往她这边多瞅一眼。

  苏秀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真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她嘀嘀咕咕着拍了拍粘在自己身上的雪。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朝她跑过来。

  “苏秀荷,听说红星大队那边发现了煤矿已经上报省城了。我记得你爷爷是个地理学家。你说上头会不会把他派下来?”

  苏秀荷一听这话愣了愣。

  “应该不能吧,我爷都一大把岁数了,再说了……”

  她嫌弃又鄙夷地扫视了一圈。

  “这个地方多苦啊,天气多冷啊,动不动就零下三四十度,而且之前发生过两场雪崩,死了不少人的。”

  所以,苏秀荷认真地想了想。

  就算上头想派他爷爷过来,他爷爷应该也是不会同意的。

  ……

  就在这个时候,当地的民兵营武装部那边。

  大队长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朝他看过去。

  “大伙儿都收拾收拾,你们也累了这些天了。这七星公社受灾挺严重的,不过没和大队那边倒是没受什么影响。稍后带上东西排队上车,咱们送你们去红星那边歇歇脚。”

  之前宋建军从边疆带回一支部队,还调来了铲雪的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救灾行动进行的热火朝天,只是一夜之间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之前从省城调派来的那些医护人员,也因为部队军医的加入,总算是能喘口气儿。

  “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苏秀荷一听这话长吁口气。

  “累死我了!!”

  她整个屁股顿时坐在了地上,但旁边却有人鄙视地撇了她一眼。

  什么累死了,就她累吗?

  自打大伙来到这边帮忙救灾,他们这些学医的一刻也没能停歇,几乎都忙成了陀螺。

  可这个苏秀荷倒好,见缝插针地偷闲躲懒。

  比如眼皮子底下正有好几个伤患等待救援。但回头一喊却发现,苏秀荷早的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类似的情况屡劝不止。

  叫大伙心里生出几分不悦来。

  “这个苏秀荷!!亏她之前还好意思说人家谭医生呢,人家谭医生救起灾来兢兢业业。”

  “当初从省城带过来那么多的粮食,就是知道这边的情况。”

  “怕吃了乡亲们的粮食,为灾区这边造成负担,所以才提前带了那么多的储备粮……”

  “还有!!”

  “谭医生从家里带来的那些衣服全都分发给大家伙了,他多好的一个人啊!”

  “可再看看苏秀荷,哪有像她这样的!?”

  有人为谭医生打抱不平,但也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行了,犯不着跟她置气,我听说咱们这次下乡救灾的经历,往后会被写在职业履历上。”

  “这苏秀荷家里挺有关系,她不过就是一个来打酱油的,来这边镀金的。”

  那人顿时一脸无语。

  “我看谭医生的家世背景也不差,但也没像着苏秀荷一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