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从1566开始>第419章 平台召对也黄了
  一念至此,

  徐阶决意要跟严嵩正面争一下了,当即道:

  “太子殿下,严阁老,我以为,变法既然是非常之事,自然就不能因循惯例,否则还谈何变法啊?变法大臣自然要直接听命于监国太子,如此才能及时应变嘛!商鞅之与秦孝公,李德裕之于唐武宗,乃至王安石之于宋神宗,不都是如此嘛!

  老夫以为,张居正熟稔变法诸事,仍由他主持变法最为恰当,可将诸事陈奏太子,太子殿下再告谕内阁,有什么疑难的大事,到时候大家再商议嘛!如此,方可谓之事权划一啊。”

  哼,

  严世藩暗嗤了一声,冷冷道:

  “内阁代天理政,这是大明朝的根本!岂能混乱?但凡军国大事,一律由辅臣拟议,而后披红,这是天下安危的纲纽所系,岂能说没就没了!徐阶,你难道忘了正德年间的事?莫非要陷太子于正德昏君之境地吗?哼!”

  什么?!

  正德昏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

  徐阶又惊又怕,脱口道:“严世藩!你何出此言?!谁是奸臣,谁是忠臣,天下自有公论!”

  哈哈哈,

  严世藩顿时大笑,而后变色道:

  “徐阶!你休要混乱朝纲!国家养士,乃是为了行圣人之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辅,如此才能天下太平。你,今日竟敢信口雌黄,教唆太子蔑弃圣人之道,你究竟是何居心?!”

  他说罢,又转向裕王,大声道:

  “太子!奸臣就在眼前啊!太子殿下,您可要把持住啊!别让奸臣给误导了,否则天下大乱啊!”

  哗!

  嘶!

  嘶!

  身份证-563743675

  众人全都惊呆了。

  裕王也是脑门上嗡嗡的。

  若换在从前,他是怎么也想到其中缘由的,但仅仅昨日一天,他就已经明白了大明朝的症结——

  严世藩之所以豁出去发飙,大呼小叫不说,直接就是蹬鼻子上脸,那是因为事情确实到了这一步了。徐阶大概是忘了,或者不小心,竟然忘了内阁票拟之制?这,自然是大明朝的根本。他说正德昏君,就是指正德往往蔑弃内阁大权,自行其是。

  而严嵩、严世藩父子死死咬住自己,一定要让自己释奠,又张口闭口圣人之道,那就跟父皇登基时的杨廷和父子一样,要让君王服从内阁。否则他们就要说昏君,那大明朝就没有一天安宁了……

  想到这里,

  他心底涌出一股莫名狂躁,看这样严世藩嚣张跋扈的嘴脸,忽然生出一股极其厌恶之感,同时也有一种深层恐惧,自然,还有一片迷惘……

  “太祖时肯定不会这样啊……”

  “就算永乐朝也不是这样啊……”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须知,

  这是大明朝的一个根本问题,无数的大学士也弄不明白因由,裕王自成年后就很少读书,又怎么会弄得清楚?但即便弄不清楚前因后果,他作为监国太子,感受却是比谁都清晰——

  大明的皇帝是无权的!

  大明朝一定发生过什么大的变故,君王的大权已经旁落了。

  或者,

  太祖立国之道就有问题?

  这些念头在一瞬间一闪而过,特别真实,特别犀利,也让他特别清醒,甚至说,还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让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绝对不能做了亡国之君,一定要把群臣压下来……

  他却不知,

  他爹嘉靖刚登基时,跟他此刻的感觉一模一样。本以为当皇帝会像书上说的那样,臣子全都听命于己。可情况刚好相反,杨廷和父子拼了命,也要把嘉靖压下去,要让皇帝服从内阁。

  嘉靖震惊之下,也觉得大明朝要么就是立国有问题,要么就是出过什么大的变故……花了数年时间,他把太祖到正德的实录全都看了一遍,又对照祖训录,以及名臣的奏对,这才弄清楚前因后果。他于是拒绝上朝,拒绝内阁的一切玩法,再也不发一言。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email protected]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同时,嘉靖又用太监、锦衣卫、东厂广布耳目,扶持群臣中的几个人做自己的亲信,让他们去跟内阁里的刺头斗。严嵩当年也正是看穿了这点,一心一意效忠嘉靖,对内阁诸臣百般陷害,这才成了明朝最大的权臣……

  裕王虽然四十多了,可哪里明白这个?直到这两天才发现是是非非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的……

  但此时此刻,

  裕王已经没有功夫来考虑这个了。

  他摆摆手,严厉道:

  “严世藩,这是平台召对!你不可大呼小叫!徐阁老乃是天下重臣,岂能无端羞辱?”

  严世藩犹自恨恨,哼了一声,这才坐下来。

  徐阶脸色已经极其难看,怒道:

  “若是不让人说话,老夫这就请辞!”

  哗!

  塔读@
  众人均感不是滋味。

  这太子监国才第一次召对,就被严世藩搞成这样了,以后还怎么办?严世藩这样是不是爆粗口,甚至说到了奸臣忠臣,事情还怎么议?

  严嵩这时候只好出来打圆场,厉声道:

  “严世藩!还不快给徐阁老赔礼?!这事召对!不是你自己家里!以后不可无礼!”

  “爹!……”

  “这里没有爹!这里是召对!”

  严嵩一脸怒色,顿时气喘吁吁。

  但这种事,大家可以说见得太多了,父子两个一会儿红脸,一会儿白脸,原来在玉熙宫就是如此,现在又来骗谁呢?但无论如何,裕王的第一次“召对朝会”,算是黄了。

  裕王自然也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接下来施政,还得找到合适的办法,照这样下去,那是什么也做不了了……

  他终于摆摆手,厌倦道: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散了吧……”

  说罢,

  他转身离开,留下一道特别孤独的背影。

  群臣望着他消失在长廊尽头,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

  当夜,

  玉熙宫。

  吕芳问完了话,让三个太监出去,而嘉靖始终都在帘幕后的偏殿里,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短短两天,发生的事情似乎必一年还多?

  吕芳摇了摇头,真不知这大明朝究竟是怎么了?一个堂堂的太子监国,竟然没法施政?连用人也用不了?更有甚者,实际上连朝会都开不下去。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这其中的缘由,以吕芳这样的行家来看,自然是没有权所致。假如皇上此刻已经禅位,裕王也许会好一点,也许还是一样?他也说不清。反正,这大明朝的皇帝实在是非常难当,自从跟着嘉靖从楚王府来到京城,四十年里,他是深有体会……

  这位皇上,若非天资特高,四十年前就会像今日的裕王一样,被跋扈大臣给压下去了。只要做了大明的皇上,这个坎是一定要自己去过的,过得了,那才是真皇上,否则,就不好说了……

  嘉靖方才也听到了太监所述的细节,霎那之间,也想起了四十年前的往事。当时他寸步不让,无论杨廷和带着二三百个臣僚如何施压,他都丝毫不让。当时的朝政,也是僵持了数月之久,直到他物色到了张璁,这才稍稍改变了局面,而后,他一边让群臣放开讨论大礼,一边悄然施政,从内到外,把所有人都换了一遍,这才稳稳坐定位子……

  而裕王的,实际上处境比自己当时还要糟糕一些,毕竟,严嵩还是必杨廷和厉害多了,也更没有底线。如果说,杨廷和还是个儒生的话,严嵩则是什么也不信,完全就是个权臣。裕王要想让严嵩父子臣服,可不是件容易事。

  正沉湎之际,忽听吕芳低声道:

  “皇上,咱们是不是也帮他一下?这朝政的事,都误了……”

  哼,

  嘉靖嗤了一声,淡然道:

  “你忘了?当年朕也没有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