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50章母子的手段
  御书房内。

  朱元璋正专心地伏案批阅奏折,忽听得殿外急促的脚步声。

  顿时不喜地厉声道:“朴大吕,谁在外面喧哗?”

  朴大吕吓得浑身一震,忙托着玉板跪拜进来。

  “回陛下,老奴该死,外面来了黄子澄和齐泰两位大人。”

  “他们着急觐见,被老奴挡回去了,接了上书的玉板。”

  嗯?

  朱元璋冷漠一撇,“他们教完书不回家,又在闹什么急事。”

  朴大吕擦着一把冷汗,嗫嚅道。

  “老奴该死,老奴不……不敢说。”

  砰!

  朱元璋重重一拍龙案。

  吓得朴大吕浑身一软,趴在了青石板上。

  “他们说要请教陛下只顾朝堂政务,而大明的将来却遭受风霜,难道要置之不顾吗?”

  这些话。

  既算是铮臣的谏言,但也是身为学堂先生的痛惜。

  朱元璋微微一顿,便明白了跪在地上的朴大吕。

  他是在用心避免君臣的冲突。

  所以径自才接了玉板,挡了那两位怒气冲冲的翰林学士觐见。

  其实,在明朝建国后。

  朱元璋对于太监的管控很严格。看書喇

  这类人种,大明王朝都是让高丽人进贡。

  入了皇宫后,被要求决不允许识字、干涉朝纲。

  朴大吕的上一任,就是因为在掌灯时,暖心地提醒朱元璋在奏折上写错一个字。

  没想到,皇上并不领情,直接让那位太监进天牢吃了断头饭。

  所以现在的朴大吕,尽可能地周旋于狭缝中。

  从小事上让朱元璋看到自己忠心。

  并且还借助自己常在陛下身边的便利,与将来能继位大统的皇子皇孙暗中搭上关系。

  “你有心了,先起来吧,他们两位要给咱说什么事?”

  闻言,朴大吕紧绷身子有些放松,拱手道。

  “两位翰林说,太孙朱允炆因过度思念父亲,未去学堂。”

  “把自己关在佛堂之内,读了一天一夜的佛经,不进一口水和饭。”

  “胡闹!”

  朱元璋噌地站了起来,厉声道:“不好好读书,净学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

  “这算什么,难道不顾及到咱吗,不也是惹亲伤吗?”

  朴大吕赶忙解释道:“两位翰林说太孙是至纯至孝之人。”

  “他与皇太子父子情深,让陛下多为关怀引导。”

  “这不马上就到了太子爷三七,做臣子的都担心,小殿下熬坏了身子。”

  朱元璋威严凌厉的脸色,缓缓地松动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情绪。

  他叹了一口气,“你带咱去东宫,准备上一大碗饭菜,一锅鸡汤随咱一起。”

  “这个孩子,哎,真是一个痴儿。”

  言到最后,朱元璋的脸上浮现一抹柔情。

  虽不成器,但也是他舔犊,从小看到大的亲孙子。

  东宫,朱元璋负手带着朴大吕走来。

  吕氏昨个就给朴大吕送了赏银,就盼着今早能提前得到个消息。

  她穿着朴素,毫无贵重饰品,脸上更没有任何妆容。

  她做了朱元璋那么多年的儿媳妇,能够从一个侧妃熬上了正妃。

  就是因为他吃准了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的喜好。

  老爷子生平最不喜欢的就是妖娆打扮的女子。

  他为皇室子孙选妃子,都是参照那位勤劳的马皇后而来行标准。

  同样,吕氏还自知太子妃的身份在这里。

  所以今日的气度,也要端正大气,朴素大方。

  自吕氏入东宫后,已改在闺中时娇奢习性,严格要求自己。

  那怕是常氏薨逝后,她扶正为正宫太子妃,仍是一直小心翼翼,从没有讲过一次排场。

  这些年,她精心经营出来的品质,确实深得老爷子喜欢。

  这些日子,因为急切了一些,露出了小心思。

  所以今日,吕氏要重新营起自己最擅长的手段。

  让老爷子想起来。

  自己当初以庶妃身份,把东宫管理的井井有条的能力。

  让老爷子忘记先前的不愉快。

  重新对她、对炆儿燃起希望。

  最好能够封为太子。

  “咱孙子呢?”

  朱元璋随意地打量一眼吕氏,开口问道。

  吕氏立刻惨然,跪地咬牙道:“炆儿把自己关在佛堂一天一夜了。”

  “为娘的怎么劝他都不听,这孩子,太倔强了,非要认死理为父亲守孝。”

  朱元璋瞪眼道:“那也不能不吃饭啊,你这个做母亲的就看着他挨饿受苦吗?”

  “启禀陛下,娘娘送了好多次进去,小主子都拒绝了,急的娘娘也跟着一天未进食了。”

  后面跪着的一个小宫女,慌忙开口替主人解释道。

  吕氏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没规矩的东西,谁让你多嘴的?”

  吓得那位小宫女脸色苍白,砰砰磕头认错。

  见状,朱元璋看了一眼吕氏,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好了,都起来吧,唉……你们娘俩啊!”

  说着,朱元璋眼眶一红,摆摆手。

  “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就好好活着吧。”

  “你且去吃饭吧,咱去看看咱的好孙子。”

  吕氏微微躬身,施礼作揖,恭敬地目送朱元璋离去。

  看着远处逐渐消失的背影,吕氏眼中缓缓升起了一抹笑意。

  看来这次是抓住老爷子的命脉了,痴孙变成了好孙。

  说不定,这次就可近水楼台再上一步。

  “小希,你这次做的不错,本宫要重重有赏。”

  “走吧,咱们一起去吃饭,别打扰到了老爷子。”

  吕氏说着一招手,领着方才的宫女离去。

  朱元璋缓缓地走进了佛堂。

  金光闪闪的佛像,黑白分明的眼睛。

  注视着殿内的一切。

  他不屑地收回眼神。

  佛无寸事之功,却享万民烟火。

  朱元璋对于它们是没有任何敬畏的,有的只是嫌弃和利用。

  他是大明朝的皇帝,为了巩固君权神授的思想。

  他不得不接受群臣,对于他做过和尚这段往事的竭力宣传。

  甚至有的佛堂,已在吹捧他是佛祖转世,救万民于水中。

  所以他虽不喜,却只得默认臣民对佛像的精美雕饰。

  做了皇帝,也有身不由己的事情。

  脚步声很轻,却惊动了念经的朱允炆。

  “不是说了吗,你们不要打扰我为父亲祈福。”

  “带着你们的饭菜,出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