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43章爷孙的身份
  朱元璋被这句话吊的胃口高高的。

  何为以战养战?

  何为大势利之?

  身子微微前倾,一脸肃穆地望着朱乙贵。

  “小子,快坐下,给爷爷讲明白一些。”

  朱乙贵有些搞不懂自家的爷爷。

  不过是一个有势力的富绅,为何对于这种事情也极为关心。

  不过,他对八爷爷,向来言听计从,感激不尽。

  当即给八爷爷续了一杯水,缓缓开口道。

  “海禁打开,沿岸的渔民将会如何?”

  “为生利而奔波,去大海捕鱼啊!”

  朱元璋一挑眉头,似有所悟地看着对方。

  朱乙贵点头,“不错,但是外有海寇,他们便不得不防范。”

  “而我们的朝廷可以趁机在沿海建立水师基地,从这些与海盗争斗的渔民中招募兵卒。”

  “水师各部也可以时常与海寇争杀,积累经验。闲暇时候,他们还能捕鱼以练兵,资馈国库。”

  “久而久之……”

  朱元璋两眼放光地接口道。

  “久而久之,兵员有了,战斗经验有了,国库也充裕了。”

  “最为主要的是大明水师的保护,沿岸的百姓个个盆满钵满。”

  “平安发财,谁还冒着断头的风险与海寇勾结。”

  “不错!”朱乙贵对八爷爷毒辣的眼光,极为佩服。

  海寇之患。

  归根到底,不过是一个‘利’字。

  海寇为何不怕大明王朝水师的猎杀。

  似附骨之疽,不计生死袭扰沿海。

  因为抢掠只是一部分。

  最主要的是,他们要冲上海岸线,与那些贪利的富绅做瓷器、蚕丝、香料等生意。

  富绅们提前备好货,由海寇采买后远销海外各国。

  这才是最大的利润。

  但若海禁解除,一切贸易都会浮现在明面上。

  大明王朝完全可以走官商的路线,把这笔钱给挣了。

  亦能,借此提高水师的战斗力和朝廷工部的造船技术。

  百姓们有了新的活路。

  不再单单依靠内陆稻田维持赋税,出海捕鱼也成一条保障线。

  这些优点,朱乙贵没挑明。

  但朱元璋亦能看透。

  可自古以来。

  历代帝王对于开海禁这事,都讳莫如深,只恐生祸端。

  比如临近的倭国,早就对明朝的商业,虎视眈眈。

  不过。

  朱元璋旋即想起了,方才那本破旧的军武秘籍。

  眼中又升起了一抹亮光。

  当年,陈友谅就依仗强大的水师,把自己的大军堵死在了集庆等地。

  可惜陈汉政权灭亡后,再无合适的人才,能够帮助大明训练水师了。

  若是小乙能做的到。

  那些弹丸的小国,若敢有异动。

  咱派一支部队,直接灭之即可。

  想到这里,心中浮现了一抹火热,朱元璋紧紧抓住朱乙贵的手腕。

  “小乙,告诉咱,你希望开通海禁,是不是想打造一支强悍的水师。”

  聊到这一步,朱乙贵也不隐瞒了。

  “不错,开通海禁,朝廷能有白花花的银子。”

  “我也有法子蓄积实力,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

  “不,是海军!水师不过在江河作战,海军却能统御五湖四海,如履平地,那些倭国和安南等地,都会臣服于我们。”

  轰!

  朱元璋苍老的躯体有些颤抖。

  似有一股汹涌澎拜的豪情,从他的颅顶喷涌而出。

  他很想高呼一声。

  苍天啊!

  你们听到了吗?

  这是咱的皇孙。

  他不像咱,只把目光局限于陆地,要威震四海。

  这可是当年野蛮蒙古铁骑,也没有做到的事情啊。

  也难怪朱元璋激动。

  大明王朝有的是纵马征伐的好男儿,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却唯独没有人敢拍着胸脯保证道:“我可以驾驶战船,统御四海。”

  海里面有无数的鱼群。

  那都是天赐的粮食!

  这么多年。

  朱元璋顾忌海禁开放后的祸乱不休,一直咬牙割舍这些东西。

  朱乙贵见到八爷爷的表情,立刻明白这是说通了。

  当即搂着朱元璋的脖子,霸气道:“爷爷,一定要说服那些京官。”

  “让他们当咱爷俩的枪头,去捅皇帝的老虎屁股。”

  “这件事一定要有人先开口,否则咱们的皇帝是想不到这些的。”

  “一旦海禁打开,小乙便带着爷爷您驰游四海!”

  拿京官当枪头,捅咱的屁股。

  朱元璋听到这里,脸色黑如锅底。

  这小子,越来越不尊重咱了。

  侍立在不远处的宋忠二人,更是汗毛竖立,偷偷擦着冷汗。

  这公子爷是真敢说啊!

  他们偷偷撇过来目光,就见到陛下扬起的手掌,又缓缓地放下。

  抚摸着公子爷的后背,宠溺道:“今日有涮毛肚吃吗?”

  “有有!”

  朱乙贵霍然起身,兴奋地抬手,“爷爷,你坐这里歇着,小乙这就去准备。”

  看到小乙进了厨房忙碌,朱元璋恢复了威严的气势。

  “你们两个过来。”

  “屋里的小姑娘,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在院中和小乙说话间,早就暗暗观察屋里的情况。

  宋忠心头一颤,忙拉着李归跪地禀明一切。

  良久。

  朱元璋深呼了一口气,淡笑道:“咱就知道,这小子像咱。”

  “没忘记自己过过的苦日子,现在生活好了,仍对那些穷苦人心存善念。”

  “是,公子高义,如今在应天府基本是人尽皆知了。”

  宋忠连忙趁机拍了一个马屁。

  但朱元璋只是大笑一半,便骤然满脸杀机。

  “他妈的,各部各司,每个人都要都告诉咱,如今天下太平了。”

  “这就是他娘的天下太平?连应天府都涌进来了这么受灾的难民。”

  “他们这些睁眼瞎的狗玩意,个个尸位素餐,手握权力,却不干人事,怎么没人出头安置灾民?”

  宋忠和李归二人,大气也不敢出。

  只是唯唯诺诺地说:“卑职,这就去查!”

  “哼,让你们的指挥使亲自去,你们还要替咱看好小乙呢。”

  朱元璋不满地瞪了他们一眼,旋即质问道:“这两人的身份查清楚了吗?”

  “谁在养瘦马,你们不用去查了。”

  “只需要记得若有人敢来闹事,你们直接打残扔出去,剩余交给应天府衙门。”

  “是!”宋忠二人吃了个定心丸,又躬身回了句。

  “老爷,那爷孙俩有大身份!”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