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第41章看孙很欣慰
  做梦这件事对于朱元璋来说。

  现在基本上等同于跳大神了。

  这小子一有什么事情,要说给自己听,就会扯到梦话上。

  弄得他哭笑不得。

  可问题是,他偏偏还没法子直接反驳。

  朱元璋接过那本有些发黄的秘籍,皱着眉头翻阅起来。

  其实心底,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这种东西,题目还叫作:“最强兵种培训秘籍。”

  这不是胡扯的吗?

  咱从讨饭开始,就在军营的混了。

  怎么杀敌攻城,怎么带兵打仗。

  那都是用鲜血和生命堆积出来的经验。

  岂可是一本破书所能阐释出来的。

  不过,既然是自己亲孙子视若珍宝的东西。

  他也不好直接扔到一旁。

  翻开第一页后,他双眸突然圆睁,嘴里大呼道。

  “好想法!”

  一旁宋忠见到陛下如此惊叹,偏着脑袋瞥了一眼。

  就见到扉页写着一句话。

  “战争的目标是掠夺,而超级武器的作用则是威慑。”

  之后,便是详细的解释。

  “从古至今,不论哪一种战争都有一种的掠夺倾向引起,若有一支超越时代的军队,或是一垒大杀四方的热兵器,则可以进行霸主地位的威慑。”

  朱元璋读完这两段话,仔细品味了起来。

  当年他对着元廷发起复仇战争,不就是向元廷掠夺生存下去的权利。

  他打败张士诚,击溃陈友谅,不就是是为了掠夺这天下吗?

  甚至于对四川,云南,北元的征伐和镇压,不也是抱着掠夺统治权的目的?

  可是一支超越时代的军队和热兵器,怎么会成为威慑力呢?

  朱元璋没开口询问。

  不过,这本破旧书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之后,他分别看到了兵员的选拔,兵种的划分,以及训练的图示。

  更为重要的是,这后面竟然全是对热兵器的憧憬和规划。

  朱元璋阅读完,如获至宝地噌地站起来。

  “小乙,这都是你写的?”

  朱乙贵早就料到八爷爷的表现,故作谦虚地摆摆手。

  “八爷爷,都是梦话,都是梦话!”

  “若是与现实生活雷同,纯属偶然,纯属偶然。”

  中国古代的热兵器,从宋朝开始就有了迅猛的发展。

  当年蒙古大杀四方,就是利用各类火铳、火炮来攻城掠寨的。

  尤其是在元末明初时,由于常年征伐,各派系都极力发展自己武器。

  到明朝时期,热兵器已有了两大类别。

  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

  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

  朱乙贵有幸前世在博物馆内看到过,其作用有点类似散弹枪。

  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

  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

  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

  它们就厉害了,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

  尤其是海战方面,朱乙贵是深以为憾的。

  中国的造船业从宋朝开始,就进入蓬勃发展行业。

  这些造船技术,在明朝建立之前,都是握在陈汉政权的手里。

  当时朱元璋与其君王陈友谅对决时,就曾被对方巨大战船给震撼到。

  对方手握混江龙号、塞断江号、撞到山号等等战船。

  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备。

  而朱元璋的一派,当时还属于渔船级别。

  别说和对方刚武器了,但就是撞一下,他们乘坐的渔船就散架了。

  最后还是依据火攻,击败了陈友谅。

  朱元璋便下令把陈汉政权辖内的苏州、江浙、福建一带的造船师傅,全吸纳到工部中。

  明朝的船业便有了翻天覆地变化。

  这才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这里面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便是新型火炮的配置,作为保驾护航的威慑手段。

  不仅如此,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依据这些坚船利炮。

  可是后来呢?

  由于闭关锁国,陷入了夜郎自大的幻想中。

  这些远超世界的技术,彻底落伍了。

  所以朱乙贵在自己秘籍里面,注重提及了海军的发展和建设。

  朱元璋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点评什么,白眼回了小乙自谦的神色后。

  眼下还有最重要的事情,他递出了自己怀中的折子。

  “瞧瞧吧,这是最近咱收集的一些情况。”

  “淮河和之江淤塞难通,两岸各郡县陷入水患之中,大明王朝经历多秋之事。”

  “咱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你有没有法子给爷爷出个主意。”

  “让爷爷在那些京官面前,卖个实力出来,也好快速解决问题,皆大欢喜嘛!”

  这当然是朱元璋提前想好的说辞。

  利益纠缠,为朝廷操心的赈灾,也就有了动机和遮掩。

  “好!”朱乙贵也不做任何怀疑。

  毕竟这件事能够帮到八爷爷。

  他先看看,兴许能想出来好的法子。

  接手后快速阅读起来。

  “呵呵,八爷爷,您和这些京官相处的真好,他们不但告诉你受灾情况。”

  “怎么还有人把自己要呈奏给皇帝的建议,也都告诉了了你。”

  “哼!”朱元璋捋须淡笑一声,“我们利益相关,谁也不能藏拙。”

  “只有帮着陛下解决了这些事,大家才能躲过一劫。”

  “你不用管他们的咋想,直接说自己的想法。”

  朱乙贵微微一沉吟,轻声道:“得先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啊!”

  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随后咧嘴笑着点头道:“对对!”

  眼神里,抑制不住对朱乙贵的赞赏之意。

  他自己下意识忽略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是皇帝,这些基本条件,都在他心里面。

  所以在批阅奏折之时,并无什么阻塞之感,顺手拈来。

  可是小乙不一样,自己的这个亲孙子,对于朝政的基本情况不了解。

  朱元璋对于他这个敢于发问,考虑事情全面的态度很是认可。

  做事能瞻前顾后。

  不是那种为了逞能出风头,侃侃而谈,信口开河。

  不依据实际情况做分析,只会乱说一通的愣头青少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