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称帝尊>第22章 答辩开始
  徐永怀没有信仰,如果有,那这个信仰也只有可能是他自己吧。

  徐永怀敬佩徐永军这种人,但他不认为自己会成为徐永军这样的人,他也不想成为徐永军这样的人。

  毕竟,人的命只有一条,人死了就什么也没了。

  他和徐永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他,来到这个世界,无论做什么都只有可能是为了他自己,而不可能是为了这个世界。

  平静地看着徐永军,徐永怀一时间想了很多。

  明天,就是文武之斗开始的日子......

  他抬头看向徐永军:“四弟,但愿这次的文武之斗你能让我站到最后,也祝你真的能够救得了这天下。”

  徐永怀笑意盈盈看着徐永怀,伸出右手举在了两人之间。

  徐永军面露疑惑。

  徐永怀用下巴指了指徐永军的手,徐永军看着徐永怀的眼神顿时会意。

  两只手一拍即合,握在一起,相视而笑。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徐永怀淡淡答道。

  虞国王宫,朝政殿,朝会开始。

  虞王闭目不语,高坐朝堂,殿下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文武之斗虽然还未开始,但其中的利害关系却是大多数人都分析过的。

  文武之斗还未开始,有些人实则已经为自己选好了主子。

  “王上,时间差不多了,可以请皇子们答辩了。”前任司祭邵庸的大儿子跨步来到殿中,恭身向虞王说道。

  虞王这才睁开双眸,高坐王座之上,神情不怒自威,眼神淡淡从所有人身上一扫而过。

  “开始吧!”虞王淡淡答道。

  今日的朝堂之上,几位皇子有意无意的拉开了距离。

  徐永怀,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朝会,徐永怀有什么变化别人不知道,但其他几人的变化群臣还是看在眼里的。

  二皇子徐永安一改往日的狂傲,气色上莫名地增添了几分阴柔,却是让人更加不敢靠近。

  三皇子徐永乐,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身披战袍,自信更胜寻常。

  四皇子徐永军变化不是很大,倒是平日里一脸稚气地站在朝堂上的徐永志,今日却更显得沉着、冷静,其身上莫名地多了几分沉稳,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呈策论,答辩开始,第一论:文武之道,何以能定国安邦!”

  随着司祭宣布,皇子们原本刻写好的竹简被呈送到虞王手中。

  虞王一个个阅览一番,在看到徐永怀用毛笔书写的字迹后微微愣了一下,待全部看完后,虞王看向几位皇子:“永怀,你为本王长子,答辩就从你开始吧。”

  徐永怀一愣,心中略微有些忐忑。

  文斗中第一个说话的人,其实是有些吃亏的,因为后面发言的人若是看好你的言论还好说,要是不看好,你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给踩上一脚。

  虞王发话了,徐永怀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上前说话的时候,徐永军微微向徐永怀点了点头。

  环视群臣,徐永怀淡然自若,从容面对虞王:“父王,儿臣以为,若将治国安邦的功劳全部归结于文道,未免有些片面,若将治国安邦的功劳全部归结于武道,更是在以偏概全,乃为谬论。文武二道之所以能治国安邦,其根本在于文武二道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与另一道相辅相成。

  文道......

  武道......”

  徐永怀一开口,就是一堆废话。

  紧随其后,他列举了虞国的历史上存在过和现有的文臣武将,讲明文道和武道都有哪些作用,并对文道和武道加以肯定。

  看起来,所有的话都是废话,却在极大程度上表明了徐永怀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同时堵死了后面答辩之人的话。

  他含笑收场,神情淡然地迎上众人的目光,仿佛已经是胜券在握。

  文武之道何以能治国安邦?

  你要么讲文道,要么讲武道,徐永怀现在都讲了,他倒想看看接下来的人说什么?

  无论说什么,都只能是在他提出的论点上加以延伸,却不能完全否认他的观点,更不能完全驳斥他的论点。

  而一旦有人反对,那就是打脸。打的不是徐永怀的脸,而是朝堂上站着的一部分人的脸,毕竟徐永怀刚刚引申他们可不是单单为了给他们树立正面形象。

  徐永怀举例在朝堂上提了一部分人在武道或武道方面的一些突出贡献,有些人沾沾自喜,有些人却是暗暗皱起了眉头。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徐永怀在拿他们当靶子。

  神情各异,心思各异。

  徐永怀讲完后,皇子们与各自的支持者悄然交流着眼神。

  镇北侯看向徐永安,犹然不知徐永安已与王储之位无缘。

  镇东侯看向徐永乐,帧及看向徐永军。

  司祭邵奇看向徐永志。

  虞王作壁上观,面含笑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群臣坐立不安,一个个都看向虞王,虞王这才不急不缓地开口:“众卿家,以为大皇子答辩如何?”

  殿中无人说话。

  群臣都知道,这是虞王对皇子们的考校,他们就算有想法也不能在这儿说话,他们说了皇子们说什么?

  “王上,臣私以为大皇子所言甚为在理,甚合老臣心意。老臣虽为武将,却不否认文臣的功劳,文使以政令通行,武使以四方敬服……”

  朝堂之中,除却那些已经选择好了阵营的,还有一些一直以来从未想过站队的人,一些是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的,还有两人就是虞国老将蒙、武两位老将军。

  两人说话,自然是无所顾忌。

  可他们一说话,却是隐隐为后面答辩的皇子增添了难度。

  徐永安面容微沉,他知道这第一题,头甲必然是属于徐永怀的了,剩下的的答辩只是他和其他皇子的较量。

  ……

  没有人知道,在虞国朝堂中文武之斗进行的时候,虞国国关之外,一文臣、一武将、一宦官踏马挥鞭,向虞国疾驰而来。

  “吁!”

  三人在虞国国门前拉住马缰:“我等奉天子令,前来面见虞王,还不快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