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147章 跟朱瑾正成连襟了,这找谁说理去?
  “嗯?”朱棣也懵了,心里嘀咕着这朱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吗?

  他没问朱瑾的态度,以朱瑾那色胚的行事风格,老朱家的姑娘一点悬念没有。

  肯定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啊。

  终于知道张玉为什么发这么大火了,“这……”

  朱能对张玉这番说辞嗤之以鼻,“王爷,这事儿不能怪我,是他老张家不积极不主动,还能怪我这个主动把女儿给送上门的?”看書溂

  朱棣挠了挠头,感觉朱能说的也有道理啊。

  张玉怒目圆瞪,“呸,你那叫不要脸。”

  “你才不要脸,你全家都不要脸,我都跟宝贝女婿说好了,你还横插一脚,也好意思说?”朱能大怒反驳。

  朱棣听得是一头雾水,“啊……那这意思是你们后来又掐上了?”

  “接下来呢?”

  他的兴趣突然被提了起来,忍不住追问道。

  “后来?后来我们带着女儿去朱瑾家,让他选啊!”朱能随口答道。

  朱棣很好奇朱瑾这小子到底会怎么选,问道:“那最后他选了谁?”

  张玉冷哼道:“还好那小子懂事儿,谁都没选。”

  “算他小子聪明。”朱能也附和道。

  这回连朱棣都惊讶了,那小子竟然能忍得住不选?

  还是他的风格吗?

  难道他不得是那个色胚性子?

  “还确实是出乎意料啊,看来这小子还是能把持住自己的。”朱棣满意地点点头。

  “嗯?把持啥?”朱能不禁问道。

  朱棣笑道:“我以为他年纪小,面对这些儿女之事会把持不住,没想到他竟然能忍住不选,实在难得。”

  他话才说完,就发现朱能和张玉两人奇怪地看着自己。

  “你们看过干嘛?”

  张玉摸了摸鼻子,“那小子虽然没选,但是那可比选了更厉害,这是一个都没跑,全都许配给他了。”

  “什么?!”朱棣愕然。

  他狐疑地看着两人,你们俩这脑子不会是被朱瑾给套路了吧?

  “你俩仔细给我说一遍。”

  然后张玉和朱能就绘声绘色地将自己几人如何打起来,又决定一起去朱瑾家的事儿说了一遍。

  朱棣一开始听着还挺正常的,等他听到王妃带着徐妙锦也去了,表情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等一会儿,你们刚才说啥?”

  朱能茫然道:“说王妃带着小郡主也去了,朱瑾那小子一起选,结果愣是一个都没选出来啊?”

  俺这才出门一趟,臭小子真的跟俺成连襟了,他娘的这找谁说理去?

  朱棣心里骂骂咧咧,脸色很难看。

  朱能没发现朱棣表情的变化,依旧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朱瑾是如何骗到三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的。

  “王爷,你是不知道,俺们陪着那小子做了一下午,天都快黑了,愣是一个都不选,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三个姑娘自己商量了一下,互相以姐妹相称得了。”

  这事儿过了朱能就想,这八成就是这小子故意的。

  他早就料到这结局了吧?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不争即为争?

  张玉听着他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黑着脸骂道:“要不是你老小子横插一脚,能这样吗?”

  看着两人又要掐起来,朱棣虽然黑着脸,但是也没有办法,长叹一口气,“唉,这小子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

  “行了行了,这以后都一家人了,还在这儿闹呢?”

  “下午跟俺出去一趟,好久没见那小子了,他怕是把老子都给忘了。”

  ……

  金陵皇城。

  此时又是三位大儒和朱允炆在谨身殿内议事。

  “这燕王入京以来的事儿都是谁传出去的?现在整个京城都闹的沸沸扬扬,说燕王忠君爱国,朝廷多加刁难,这究竟是谁传出去的?”朱允炆脸色很难看。

  这燕王似乎是自己的克星,自从削藩以来好像就没怎么顺利过。

  黄子澄拱手道:“锦衣卫已经派人去酒楼茶馆四处都打探了,都没有抓到那些散布消息的人。”

  “都说事儿倒是听说过,一问他们人就不见了。”

  “那街上那些小乞儿念的童谣呢?”朱允炆问道。

  这童谣传了许久,比他们当初为燕王入京准备的那首流传还广,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活脱脱把燕王塑造成了一个忠君爱国的贤王,如此一来,朝廷要是还对燕王下手那就等于是迫害忠良了。

  这藩还怎么削?

  “额……这个锦衣卫也调查了,就是有人给了些钱,让他们去哪儿念他们就去哪儿念,这就算抓了他们也无济于事啊。”黄子澄脸色难看。

  朱允炆大怒,“这一定是燕王搞的鬼。”

  “几位先生,依你们之见此事该如何应对?”

  齐泰在一旁不说话,反正自己说的最终都会被否决,如今都已经放虎归山了,自己还说个什么?

  就让他们去折腾就是,自己上一次擅做主张那是吃力不讨好,差点儿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所以他决定,自己再也不随便提意见了,他们说啥那就是啥。

  方孝孺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能不能想个办法,制衡住燕王?”

  “如今虽然在燕王府乃至北平内外都安排了人手,但是如果贸然动手,燕王很可能还有后手,到时候恐酿成大祸。”

  方孝孺这一番话仿佛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如今快到年关,不如就以藩王不得随意离开封地为由,令藩王子嗣在正月十五前入京祭奠先帝,尤其要说明燕王与先帝感情身后,如今又是诸藩之长。”

  “三子都需前来,不可推辞,如此既弥补了先帝驾崩之时不许诸王入京的敕令,也能看看燕王是否心存反意,如果不敢,那反心就已昭然若揭了。”

  “倒是皇上是叱问还是如何,都由皇上定夺。”

  “而如果燕王三子都在皇上手中,那还需担心燕王造反吗?”

  朱允炆听完黄子澄一番话顿时眼前一亮,“好!”

  “两位先生以为以行先生此计如何?”

  齐泰拱手,“此计甚妙!”

  方孝孺也点头赞同,朱允炆龙颜大悦,遂决定依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