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认错爹,怂恿他造反>第64章 我平时怎么教你们的?
  次日,大朝会。

  朱允炆端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文武百官山呼万岁,心情很是复杂。

  这么多人表面上对自己毕恭毕敬,实际上呢?

  自己这才登基几个月,就已经面临着这种局面了吗?

  当年皇爷爷在的时候可是威服四海,势压八荒,发布的政令有任何人敢反驳吗?

  没有。

  甚至在四大案中杀的血流成河都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因为敢于干涉的人最终也会臣服于他的屠刀之下。

  可到了自己这儿,这些朝堂诸公就是这么对待自己的?

  可眼前这个局面要是不解决的话,那时间一长了,就算没人谋反,自己这皇帝做着还有意思吗?

  “众卿平身吧。”

  朱允炆有气无力地道。

  “皇上,臣有本要奏。”

  朱允炆循着声音看去,看着出列的卓敬,“卓爱卿有何事要奏?”

  卓敬躬身道:“皇上,如今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都在讨论如何处置湘王,民间也是众说纷纭,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几名大臣纷纷站出来附和卓敬的话。

  朱允炆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看了三位大儒一眼,问道:“那众卿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卓敬对此事自然早有打算,禀奏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应该释放湘王及其家眷,恢复其爵位,以彰显陛下仁慈。”

  朱允炆跟三位大儒虽然早有打算,但是朝堂之上,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下来。

  假意看了黄子澄一眼,朱允炆道:“以行先生觉得如何?”

  黄子澄见朱允炆点到自己,自然是知道他的意思。

  今天这局面,原本就是他们计划好的,那些跟着附和的大臣很多都是黄子澄这一派系的人。

  就算卓敬不站出来,他们也已经安排了自己的人手来奏报此事。

  黄子澄上前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卓大人此此言欠妥。”

  朱允炆微微皱眉,这跟自己几人私下商议的不一样啊?

  难道以行先生又想到了什么主意?

  连忙问道:“那依先生之意,此事又该如何处置?”

  黄子澄轻轻捋了捋胡须,朗声道:“当初皇上下令捉拿湘王,乃是因为采访使黄真黄大人上书弹劾湘王有僭越之举,意图谋反。”

  “如今因为朝堂上的一些风言风语就将湘王给放了,不予追究,岂不是显得太过儿戏?”

  朱允炆一想也对啊,如果就因为这天下百姓和朝堂上的一些言语。

  我就把湘王给放了,那我颜面何存啊?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允炆看向黄子澄,见他成竹在胸的模样,想来已经有了对策。

  “不知以行先生意见如何?”

  黄子澄目光扫向朝堂诸公,笑道:“此事起因乃是采访使黄大人举报湘王意图谋反,那就应当派人前去核查湘王的谋逆之举。”

  “如果为真,那纵使天下百姓觉得不该如此,湘王也难逃罪责,如果此事不实,那也好还湘王一个清白。”

  “到时候再恢复其爵位,也是理所应当,天下百姓,朝堂诸公自然也会感念陛下公正严明,对诸王并无赶尽杀绝之意。”

  听着黄子澄的话,朱允炆眼神越来越亮,仿佛又找回了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以行先生所言甚合朕意,那就依先生所言。”

  “卓爱卿!”

  “臣在!”

  “朕命你即日前往荆州,查明湘王谋逆之事,此去务必秉公断事,不可以权谋私。”看書溂

  “臣,遵旨。”

  北平,燕王府。

  王妃在偏殿里那是急的团团转,手里拿着徐增寿从金陵寄来的信。

  见朱棣进来,急道:“王爷,这可如何是好啊?”

  自从得了朱瑾的计策,朱棣现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怡然自得,每天没事儿就躺沙发上,小点心吃着,朱瑾那儿诓来的肥宅快乐水伺候着。

  见王妃这一脸焦急有些奇怪道:“咋了?你这么着急干啥?”

  “增寿来了封秘信,说小妹因为代王的事儿跑去谨身殿冲撞了皇上,被皇上下令禁足。”

  “小妹气不过就跑出来了,说是要来北平。”王妃焦急地道。

  “来了也好啊,何必在那儿受这等鸟气?”朱棣语气轻松地道,“说来我也好些年没有见过妙锦了,就让他来这儿玩玩嘛。”

  “主要是她一个女孩子从金陵来北平,为了掩人耳目还不能带许多护卫,这要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儿可如何是好啊?”王妃其实是担心自己妹妹的安危。

  “这样啊?”

  “无妨,如今张玉布下的探子一直在沿途打探消息,输送物资,俺传消息让他暗中关照一二就是,不要担心。”朱棣思索了一阵,给王妃吃了颗定心丸。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济南城。

  张玉此时化身一位富商,押运着一批财物品前往北平,顺便联络联络路上埋下的暗子。

  手里拿着的正是朱棣传来的密信。

  心中暗忖,小郡主出发已经好几日,按一般人的脚程应该也差不多到济南城了才是。

  我且在这等上两天,让人沿途多多观察才是。

  徐增寿为了掩人耳目,从自己手底下挑了一个心腹老卒,沿途护送自己妹妹一路前往北平。

  得了朱棣的书信,张玉也是不敢怠慢,迅速吩咐了下去,沿途查找一男一女做父女打扮的两人。

  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日常重要的消息其实不多,张玉有心将这件事儿当做考验手底下人的一次历练。

  手底下的人也格外上心,但愣是找不着。

  张玉是气的直跳脚,“平日里我怎么教你们的?现在你们就只会跟我说找不着?我白教了?”

  “我要你们有何用,要你们有何用?”说着还气不过,上去一人踹了一个屁股蛋。

  手底下的人很委屈,一个胆大的忍不住回了一句,“老爷,我们学的不都是卖糖葫芦画糖人儿吗?”

  “最多再加个搓澡。”有人小声补充。

  张玉也对,但要是承认了那不就是自己的问题吗?

  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反正老脸通红,“我是让你们学会观察,观察,滚滚滚,再给我去找,找不到我扒了你们的皮。”

  等张玉找到徐妙锦和那名老卒的时候,二人已经饿了两天了。

  这一日,张玉正在客栈等消息,正想着小郡主会去什么地方,就见手底下一个人敲门来报。

  “老爷,有消息了。”

  张玉闻言虎躯一震,“在哪儿?”

  手底下的人赶忙汇报道:“就在城中一家酒楼,有人吃了霸王餐,有个兄弟正好从那儿经过,见一个脸色黢黑的女孩儿和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正被店家揪扯着要去报官。”

  “女孩儿反驳了几句。”

  “那兄弟为人机灵,着重留意了一下那二人的口音。”

  “是南直隶那边的人,而且……”

  “还有什么?”张玉听着听着就兴奋起来,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在几人拉扯推搡之间,那兄弟发现,那女孩儿的肤色可能是故意涂了层东西,有意改变过的。”

  “那人呢?”张玉赶忙问道。

  “那兄弟已经救下二人,听女孩儿说自己有亲戚在北平,到了北平必有千金相送,基本已经确认了身份。”

  “他传消息回来问老爷是否前去确认身份,还是将二人直接送到王爷那儿。”

  “既然已经确认过了,将人送过去就是,我们随后跟上,让弟兄们暗中护卫,出了任何差错,军法从事。”张玉吩咐道。

  “是,老爷!”

  随即,张玉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对了,那小子叫什么名字,咱手底下还有这能人?”

  “回老爷,他叫纪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