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铁血利刃之特工鏖战>第一百三十章曲折的历程
  东方剑二次探访铁阳市西部的杨柳镇。

  他在几名长住镇上的老乡的带领下,察看了当年武术名家陈延珪的独家小院。(外围)

  察看完毕后,东方剑驱车将三名老乡分别送到家中,然后回到镇政府向潘镇长秘密的交待了其它一些事情,随后驾驶着军用吉普车返回了市公安局。

  就在东方剑察看当年陈延珪所居住的独家小院过程中,东北角儿的小树林中有个人一直在暗中窥视着。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延珪的二徒弟卢小伟。

  卢小伟不是浪迹天涯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这里面又有一段波为曲折的故事。

  日军占领铁阳市以后,对市内的百姓展开了疯狂的屠杀。陈廷珪为掩护妻子和两个女儿,与日本兵搏斗时中弹身亡,其妻子和女儿逃离险境后便下落不明。卢小伟满怀悲痛掩埋了师父的遗体,怀着国恨家仇参加了民间的抗日团体,在暗中与敌人展开了斗争。

  后来铁阳市的抗日团体被日寇与伪军联合绞杀,遭到了严重破坏。被敌人通缉的卢小伟被迫离开了铁阳市,辗转到了异地他乡。可当时近半个中国的土地被日寇侵略者占领了,城区乡镇到处是一片白色恐怖,敌占区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颠沛流离多地的卢小伟此刻深深的意识到:只有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战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一年卢小伟只身处在北方某省的浏城市南部的效区。

  卢小伟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性格直爽开朗,但又有些倔犟。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但又从不参与政治,也不加入任何党派组织,这一点与他兄弟竭然相反。卢小伟平时做事情一般都是喜欢独来独往,有时候自己住所也不是很固定。

  暗杀鬼子和汉奸,惩罚地主恶霸,劫富济贫,做了很多对抗日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卢小伟有一身的功夫,更兼轻功十分了得,行动时常出没于夜晚,所以当地百姓给他起了个绰号“黑夜独行侠”。

  浏城市敌占区有抗日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组织的打击,已经使得日寇及汉奸和伪军够头痛的了,现在又出现了这么一个武艺高强的“黑夜独行侠”的袭扰,使得敌人惊慌失措。

  日军驻浏城司令部闻讯大怒,命令特高课及宪兵队加强搜捕和打击力度,务必消更这股抗日武装,同时限期抓捕这个所谓的“黑夜独行侠”。这便使得整个浏城市被笼罩上了一层恐怖的阴云。

  在这期间有许多的抗日志士被捕甚至被杀,到处是一片腥风血雨。

  斗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有民族信仰和顽强斗志的华夏儿女没有被敌人所吓倒!他们掩埋了同伴的尸体,撑干了身上的血迹,继续英勇的和敌人战斗着……

  此时的卢小伟为了安全起见,自己暂时居住在浏城市东南郊区的一个小山洞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些,但还总算是能挺住。

  在平时的闲暇之余,卢小伟心里一直掂记得失散了的家里的亲人:师母,陈淑仪,陈淑英以及师兄。另外,也更加怀念自己的师傅陈延珪。

  有时候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着远方大声的呼唤:亲人啊,你们在哪里……远处山谷处传来阵阵回荡的声音,但每次换来的却只有无限的惆怅与暇思。

  某一天的下午,头戴黑色礼帽,身穿黑色圆领布扣粗布衫,下身穿一条黑色粗布裤,脚穿一双黑色粗布鞋的卢小伟到浏城市区办了一点私事,然后在街上随便的逛了逛。

  这时他走到了一个胡同口处,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张告示。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一张悬赏300大洋抓捕“黑夜独行侠”的通缉令。

  卢小伟微微轻蔑的一笑,将礼帽向下轻轻的压了压。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阵轰鸣声,卢小伟侧身一看,只见几辆日军宪兵队的挎斗三轮摩托车沿着大街疾驰而过。卢小伟望了一眼,随后转身离开了。

  此时卢小伟觉得腹中有些饥饿,于是他来到大街斜对面的一家包子铺。他进门后一看,里面的顾客还挺多。于是自己走到最里面的一张方桌旁坐了下来,要了两笼屉包子,然后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时,卢小伟听到周围有些顾客在聊天议论着:

  “我说,听说了吗,今晚八点半咱们这儿的春江茶楼有位歌女为大家在台上表演琵琶弹奏。”

  “嗨!这有啥新鲜的,春江茶楼不是常有这样的节目吗?”

  “老兄,你还不知道吧?这位歌女是前些日子刚来的,她那弹琵琶的手法可是与众不同。那小手弹出的曲子让人听起来可真是如醉如痴。”

  “这位仁兄说得对,前两天我在春江茶楼喝茶时就曾听过。特别是那曲《月儿高》把我听得……嘿!那个小女子不但手艺好,人长得也俊俏!哎哟,那脸庞,那皮肤………”说罢,这人连续坏笑了几声。

  “真的?那行,晩上咱们都去茶楼瞧瞧去!”

  顾客的这些言语被卢小伟听得一清二楚。

  卢小伟平时生活中有个习惯,便是从小就很喜欢品茶。还有就是也比较喜欢听一些乐器的曲子。特别是古琴,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所演奏的乐曲。当然了,在这个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就罢了,但只要是条件合适,卢小伟还是会去欣赏一番的。

  于是卢小伟决定晚上到春江茶楼去观赏一下。

  春江茶楼位于市区南部的商业街附近,它也是浏城市一家规模最大的茶楼。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八点钟了,卢小伟步行来到了春江茶楼。

  他站在门口抬眼望去:只见这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青砖结构的灰色茶楼。茶楼的顶部由一片片的青砖瓦铺成,大门口上方有一条宽半米左右的木制彩绘横梁,横梁的两侧凸起部分别挂着一盏红灯笼。横梁上面有一块长方形的黑色牌匾,牌匾上书“春江茶楼”四个鎏金篆刻大字。

  门口左侧的墙壁上贴有一张广告画,中间画着一位盘着发鬓,身穿旗袍,怀抱琵琶的女子,画的下方写得是各个曲目的名字。

  这时天渐渐的黑了,卢小伟走进了茶楼。

  只见茶楼一层左侧最里面的位置横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浅棕色的木制柜台,距离柜台一米多紧靠墙壁放置着一个中间带有隔断的三层横格的浅棕色的木制货架。架子左侧空格层上摆着印有各种花纹茶具,右侧空格层上摆着各种罐装名茶。

  一层右侧厅堂处摆放着几排相互间隔两米左右的浅棕色方形木制茶桌,桌子四周各配有一张木制方凳。这里便是客人在此品茶的场所。

  一层柜台的右侧是较为宽阔的浅棕色梨花木楼梯,沿着两层楼梯上去便是茶楼的二层。这里是客人欣赏节目的场所。

  宽阔大厅的中间纵向排列着八排长方形木制桌椅,第一排中间的桌子最大,两侧的次之(皆是贵宾座位)。

  二层中间墙壁的最里面则是一个长八米,宽三米,高一米的木制简易戏台。戏台中间放有一张方木桌,桌子的右侧有一把木制高背座椅。整个戏台的台面铺满了红色简易地毯。

  戏台的左侧有一条通道,通道里面便是经理室。戏台的右侧有一条通道,通道里面的房间分别是化妆室和员工休息室以及库房。

  春江茶楼仿佛就是一个小社会:官场中人,文人骚客,过往客商,阔佬及公子哥,帮会中人,七行八作,三教九流等人时常来到此处品茶吟诗,欣赏乐曲,高谈阔论,寻欢作乐,就连负重赶集的脚夫也到此喝茶止渴,略作休息。所以春江茶楼的生意非常的兴隆。

  此时已经快到八点半了,卢小伟买了张戏票,然后走上了二楼,在第六排靠左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每张桌子上摆着带盖的茶碗和几只托盘,托盘里盛放着水果,花生,瓜子以及各种糕点小吃。茶楼的伙计手持长嘴铜壶,凭借自己多年练就的手腕功为客人们斟茶。只见壶中滚烫的开水如银练般泻下,茶在碗中翻滚,水却不曾滴落桌面。冲泡完毕后,茶客将茶盖儿盖上一会儿,这样茶便泡出味儿来了。然后再碗盖打开,用碗盖荡去浮沫,这时便可以开始品茶了。

  “哟!太君,您几位里面请!”

  随着这声音,卢小伟抬眼一看,只见茶楼的老板点头哈腰的请六名日本军人坐在了第一排的座位上。

  这六名日本军人则是浏城日军宪兵队的梅井大尉,小岛少尉以及手下的四名宪兵。

  “太君,这是专门给您留的最好的座位。”茶楼老板笑眯眯的说道。

  “哟西!你的大大的好!”梅井大尉拍了拍老板的肩膀夸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