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我靠养鸡发家致富【完结】>第72章 过新年

  “你在说什么?你到底知道什么?”薛老爷连声质问。

  薛成睿却只是摇了摇头, 站起来送客:“爹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吧,我还要读书。”

  态度强硬的把薛老爷从书房里推出去,薛老爷在外面气的锤门:“臭小子, 你不说以为老子我查不出来吗?”

  薛成睿后背抵在门上, 听着薛老爷骂骂咧咧的离开,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这些年他一个人守着这个秘密,真的太累了。

  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薛家大院里,外面的人无从得知。

  但是陶浩毕竟是这件事的受害者之一, 所以事情落定后,薛家特意带着礼物上门,跟他说了这件事儿。

  只说是已经找到了罪魁祸首, 并且人已经收到了相应的惩罚, 具体情况没说,算是给薛夫人留了一些为人父母的颜面。

  薛家来送礼赔罪的是薛成睿本人,他身为大舅哥,又是在即将科考的前夕,他还亲自上门,足见薛家诚意,陶家人也不能不给他们面子,接受了薛家的送来道歉的礼物, 将这件事翻了过去。

  站在门口, 看着薛家队伍离开, 陶浩转身走近院子里, 彪子不知道从那个地方钻了出来。

  他是来给陶浩送消息的,陶浩让他打听买药的人, 他打听到了, 只是现在这个情况,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这事,还往下查吗?”

  陶浩斜睨了他一眼:“你说呢?”

  他走进烧着火盆的正厅:“查的时候小心点,别让人发现了。”

  “行。”彪子应了一声,也到一旁坐下,拿着棍子兴致勃勃的在火堆里翻着板栗。

  陶浩看了他一眼:“郭家的事怎么样了?”

  “哦哦,”彪子反应了过来:“郭其的那些干女儿,愿意加入的已经被玉兰收归麾下了,郭家的那些族老,管事也都联系的差不多了,小年那天就把事儿给办了,也让大家过个好年。”

  陶浩这才满意,不过还是叮嘱了一句:“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

  彪子终于翻出了一个烤好的板栗:“放心,我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到时候我亲自去看着,只要郭子明能成功拿到郭家,我们就有途径发展南边的势力。”

  陶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这边一定全力配合。”

  南边多山峦虫瘴,还有土司割据一方,朝廷在那边的势力比较薄弱。陶浩打算如果以后新帝登基,要找他们麻烦的话,他就带着薛宁乐跑南边去。

  他想了想又道:“小年那天我去趟县城。”

  彪子把板栗扒开,扔到自己嘴里:“那你还不如提前去帮忙呢,小年那天都尘埃落定了,你去就只能看看热闹。”

  陶浩斜睨了他一眼:“谁说我是去郭家的?”

  彪子吃板栗的动作一顿,这才想起来县城里还有个未来老板娘呢,他撇了撇嘴:“行吧。”

  陶浩哼了一声:“真不在这过年?”

  “不了,到时候你这人多眼杂的,被人看见不好,我跟几个兄弟在宅子里过就行了。”他又道:“要是狗子想在这儿过年的话,就让他在这儿过。”

  狗子体弱多病,彪子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想让他参与,正好陶子石夫妻带着小儿子去县城开铺子,大儿子陶杰放心不下他的蚯蚓场,留在了村子里,彪子就把狗子送来给他做伴了,现在狗子在村子里已经算是混熟了。

  正好此时,狗子和陶杰端着刚炸好的肉丸子走了进来,听到他说的话,连忙表示:“大哥,我跟你回去过年。”

  彪子见状也不反对:“行,不过我最近还有些忙,等过几天再来接你。”

  狗子是个听话的乖小孩,闻言也不闹,只说:“那我跟小杰玩几天,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呀。”

  “没事,”陶杰拍了拍他的肩膀,很仗义的道:“到时候我送你去也行。”

  这一年他在县城和村里来往频繁,对路线都熟悉:“正好到时候看看县城里的人都是怎么过年的?”

  彪子打趣道:“想知道他们怎么过年还不简单啊,在县城买个院子,搬过去住。”

  陶杰拿着丸子往嘴里扔,闻言摇头:“不行,我还要养蚯蚓呢,我的蚯蚓厂离了我怎么行?”

  陶浩闻言看向他:“不是跟你说了培养些人手出来吗?现在还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人?”

  陶杰吃丸子的动作一顿,随后又重新嚼了起来,有些心虚的道:“快了快了。”

  陶浩看了他一眼,心想先让他过个好年,等来年再跟他好好说一说,不会带团队,光自己干的好有屁用。

  陶杰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逃过了一劫,把丸子放到了一边的桌上,直接溜了。

  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今年的最后一天。

  这个时候火药早就发明了,同样也有了烟花爆竹。

  除夕这一天特别热闹,从早上开始,村子里就零零碎碎的响起了爆竹的声音。

  又是一年风调雨顺,安阳村的大部分人家都能过个好年,尤其是那些跟着陶浩去安阳村当来伙计的人家,这样家都有了不小的进账,每个月领的月钱,加上陶浩发的年货,足够他们过个肥年。

  其中以何友良家为最,他家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以前家里穷,吃不上好东西,穿不了新衣服,知道他家拿不出回礼,来拜年的人都很少,每次过年都是冷冷清清的。

  可是今年不一样了,何友良不光去县城里的酒楼当了伙计,还被提拔成了管事,除夕这一天刚开门,就有不少人拿着东西上他家拜年。

  何母口不能言,那些人也能围着她的新衣服夸上几句,嘴里跟裹着蜜似的,将何家二老哄的合不拢嘴。

  刘向晨拿着家里煮的花生来找好朋友玩,差点都以为自己进错了门。

  看到那些人拿来的丰厚礼物,刘向晨将手里的竹筒藏到了身后,正准备离开,何友良却发现了他,连忙叫了一声:“向晨!”

  刘向晨回过头来,就看到何友良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朝他挥了挥手:“快进来坐。”

  何友良身边坐着的都是饭店里的伙计,他们虽然每天的活很辛苦,但是吃的好睡的好,每个人都长开了一大截,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裁了好布新做的,和村里的同龄人差距还是蛮大的。

  刘向晨突然觉得心里堵得慌,他攥进了手里的竹筒,却没有走进去:“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儿,就先回去了。”

  “等等,”可是何友良还是叫住了他:“我之后去找你,你在家吗?”

  刘向晨胡乱点头,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他回到家里,他爹和大哥都出去拜年了,家里的小孩儿也都跑出去玩了,整个家里只有他娘和大嫂在厨房里忙,他看了一眼,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了门,把竹筒扔到了桌子,一头扎进了被子里,没过多久,就有隐隐的呜咽声从里面传了出来。

  ————————

  “向晨,刘向晨!这孩子跑哪去了?”

  刘向晨听到有人叫他,迷迷糊糊的醒过来,发现自己居然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刘向晨!”

  他娘一声高呼,刘向晨浑身一抖,立刻反应了过来:“我在这儿!”

  刚睡醒,声音有些劈叉,好在外面的人已经听见了。

  “这个孩子待在房间里叫那么多声也不应,”他娘的抱怨声在外面响起,然后突然就听她的声音,变得温柔起来:“友良啊,向晨在屋子里呢,你进去去找他吧。”

  “谢谢婶子,这是给你们带的一些小礼物,还请收下。”

  “你这孩子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声音里带着笑意,可以听得出来她有多开心了。

  友良来了!刘向晨立刻从被子里爬了出来,飞快的整理自己衣服和头发,然后门就被打开了。

  何友良看着他脸上的印子:“你这是——刚醒?”

  刘向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他指着房间里的凳子:“你坐。”

  何友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了洒在桌上的花生。

  刘向晨瞪大了眼睛,有些慌乱的将花生重新扫回了竹筒里,原本煮出来还是热的花生,这会儿已经凉了。

  刘向晨收拾好花生,重新抬起头,就看到何友良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些大了,举起手里的竹筒:“那个,你吃吗?”

  “谢谢,”何友良从里面拿了一个,坐到凳子上,把花生剥开放到嘴里:“嗯……刘婶煮的花生还是这么好吃。”

  刘向晨强行扯了扯嘴角,也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侧过身去,并不看着何友良:“你说笑了,你在县城吃了那么多好东西,我娘煮的这点花钱又算得了什么。”

  何友良把头凑了他面前,看了一会儿,突然道:“你生气啦?”

  刘向晨鼻头一酸,把脸扭到另一半,死鸭子嘴硬:“你又没惹我,我生什么气呀。”

  何友良眼里划过一丝笑意:“哦~原来是生我的气了。”

  刘向晨身体一僵,并不说话。

  何友良把剥好的花生送到他眼前:“我给你剥花生吃,别生我气了,好不好?”

  看何友良这么哄着自己,刘向晨心里酸酸胀胀的,半响终于妥协似的转了回来,从桌上拿了一个花生在手里,用手指摸搓着也不剥开。

  突然道:“我其实没有生你的气,我是在生自己的气。”

  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被选上,现在和小伙伴的差距越来越大。怕有一天,自己再也追不上他的脚步,从此两人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