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递过来的银票,江二舅没有接,“老板,从津西运菜到景田不容易,卖得低了我们也不划算,不过你要的多,我们就算你便宜些,三百五十文价,你要是能接受我就接这个定金。”

  “兄弟,我订金都掏了,绝对诚意,你也先别把价格定定死,给个商量的机会,以后还要继续合作呢!”

  老板戴着黄金指环的手,拍了拍江二舅的肩膀。

  江二舅的视线落在全是黄金打造的指环上,觉得这个老板是故意的。

  不过,五个粗大的金指环,也不便宜。

  “老板,菘菜是北边才有的,我们羲和城能种出菘菜来,全靠羲和乡君,这菜可独一份啊。

  今年乡君府的菜田,还种出了菜王,咱们那儿的首富出一千两想拿下菜王,乡君都不肯,说是要送去京城,先给陛下呢。

  老板半信半疑,“真种出菜王了?”

  “要是假的,首富也不可能出一千两的天价,那可是菜王啊,百年都未必能种出一颗来。

  你是不知道,锦绣村的菘菜都卖疯了。

  要不是我家住在山旮旯,离镇上远,我也不会来这边。”

  赵竹林:……

  江二爷可真会忽悠!

  住不住山旮旯老板不知道,但景田的水路没人走是真的,这菘菜也是货真价实的。

  菘菜的紧俏,他是亲眼目睹的。

  眼看没几天就过年了,若是错过这一次,就要等明年。

  权衡利弊后,老板干脆道,“兄弟,就按你说的价格来吧,就当是交个朋友!”

  “爽快!”江二舅当场写字据,“我姓江,羲和城津西镇人,家中还种有卷蓝菜,这菜也是羲和乡君培植的,整个大庆,就羲和城种有。

  明天我让人带几把卷兰菜过来,你要是觉得好,年后继续合作,你看怎么样?”

  江二舅从善如流,“孟哥!”

  孟老板高兴了,满是黄指环的手掌又拍了拍江二舅的肩,“明日菜到了,你让人去东街孟家说一声就成。”

  “好!”

  事情敲定,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孟老板才离开,临走时,江二舅送了他两颗菘菜。

  “二爷,还去县里么?”赵竹林问。

  “孟老板是专门跑县里的,他拿我们的菜,肯定也是送往县城。

  他一口气订下七八千斤,我们的菜也不剩什么了,只能散卖或者卖给酒楼。”

  江二舅眯着眼睛,“叫人去县里打探一下情况,至于年后是否继续合作,到时候再说,先卖一批再说。”

  顿了顿,又说道,“让人摘几把卷蓝菜过来,家里的皮蛋和咸鸡蛋,顺道也拿来一些。

  如果有人看上,也是一条出路。”

  青瓶的鸡蛋价便宜,可卖到外地,却要十二十三文一斤,都快要赶上猪肉了。

  若是在景田找到出路,那么以后家里的鸡蛋也能多挣几个铜板。

  “沈村长家有自制的咸鸡蛋和皮蛋,我让他们去村长家拿两篮过来试试吧。”

  赵竹林道,“二爷,我们的船一天跑一趟,能不能叫乡君多加几张竹排?”

  “咱们这一带,会开船划排的人少,又是年底,不好找人。

  三里湾村倒是有几个会,可他们有自己的竹排,这会儿应该忙着运菜过江。”

  “好可惜,若是有人,我们也能多挣一些,三百六的价格,比周七爷出的两百高出整整一百六啊。”

  一斤价都快要顶两斤了。br>
  “瞧你这可惜样。”江二舅笑了,“咱们卖个十亩八亩的还行,多了也吃不消。

  光是人、车队,我们就不占优势,而且这菘菜一年就不次。”

  可赵竹林还是觉得可惜。

  “眼光放长一些,明珠走这条路,可不光是为了卖菜,你若是有闲钱,可置办一些田地。”

  回到住所,两二舅立即给明珠写信,汇报情况。

  明珠收到信的时候,双溪山的三亩菘菜已经收割完毕。

  “去工房问问,竹排做了几张。”

  路女官立即出去,回来的时候语气激动,“乡君,有三张,赵掌事说是专门用来载货,承载量比之前的要大,应该能装五六百斤。”

  “叫人拉出去吧,一张留在三里湾,两张给张量。”明珠看向路女官,“告诉二爷爷,他们家的菘菜可以收了。”

  他们种的不多,只有三亩,运到景田再卖,也差不多年二十七二十八了。

  明珠想了想,“叫人去江家看一下,若是大舅家的菘菜没卖,就让他们收割两亩送到三里湾渡口。

  他们要是问到,就说二舅在景田。”

  “是。”

  路女官退下后,明珠提笔回信时,衙差匆匆来报,“乡君,京城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