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317章 废除户籍制度,解决宗室问题
  “废除吗?”

  朱慈炯干脆的给了补充。

  这还没完。

  今日讨论的大事,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件而已。

  还有让朝廷更为头疼的存在。

  二十万宗室。

  这是一个什么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这二十万宗室,可都是记录在册的朱家子弟啊!

  这二十万宗室,他们不需要从事劳动生产,就能从朝廷这里获得俸禄,并且还能借着身份的优势,进行恶意兼并土地商业,甚至欺男霸女,严重影响到大明的社会治安问题。

  尽管大明已经喘过气了,更是有了中兴之势。

  但这可不代表朱慈炯愿意白白花钱养着他们。

  要知道就这群所谓的宗室,当初流民四起的时候,可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竟然选择跟流贼干,一起干着推翻大明王朝的活。

  朝廷发的起钱,这些宗室就是老朱家的好子孙。

  但朝廷一旦衰弱,发不出俸禄了。

  他们就开始举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帜,要推翻大明。

  如此狼心狗肺的行径,却还能享受到大明每月发放的俸禄。

  当真是,讽刺!

  换做其他一位君王,或许还会因为他们是老朱家的子孙,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俸禄照发不误。

  但朱慈炯不行!

  他就是看不惯这群什么都不作为,仗着宗室身份就游手好闲,胡作非为的宗室子弟。

  就算朝廷有钱了。

  也坚决不给这样的人,发上一分钱!

  户籍制度群臣还能进谏,各抒己见。

  但宗室问题,可就是老朱家自己的问题了。

  大臣们就算是想管,也不能管。

  王景略不敢说,萧何也不敢说,诸葛亮也同样不敢说,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和宇文成都,都罕见的沉默不言。

  尤其是张飞。

  平日里看得像个莽夫。

  但实际上啊,精得很!

  “陛下,依微臣之见,户籍制度若是想要改革,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就单单一个全国范围性的户籍统计,怕是就得耗资巨大,并且耗时也会很长,完全统计的难度极高。”

  顿了顿,诸葛亮冷静的分析着改革户籍制度的困难之处。

  “并且在统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遭受到当地的富户地主甚至是官府抵制,欺上瞒下是他们惯用的套路。”

  “......”

  接下来诸葛亮还说了很多,一次性将改革户籍制度的困难全部都讲了出来。

  能讲的,不能讲的,都讲了出来。

  宫殿内站着的可都是朝中的股肱之臣。

  畅所欲言即可。

  尽管朱慈炯明确的表示不会追责,但当诸葛亮结束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之后。

  论到二十万宗室的问题时,大家十分默契的选择了沉默。

  沉默有些时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见。

  只是这个意见他们在权衡到底该不该他们说。

  最终一番权衡下来。

  他们没有说。

  但朱慈炯却说了。

  “你们啊,一个个比谁都精。”

  朱慈炯有些无奈的指了指众人,苦笑着道: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说,那朕就在此先表个态。”

  顿了顿。

  “朕不想再供着他们了!”

  “朝廷也不养闲人!”

  “他们一个个有手有脚,为何需要朝廷每月发放俸禄来过活?难道他们对大明有何贡献吗?”

  “大明能走到先前近乎亡国的田地,他们是‘功不可没’啊!”

  朱慈炯大手一挥,当即决定废除宗室,让这所谓的二十万宗室,都自力更生去!

  这一刻,礼部尚书邱瑜再是想躲也躲不了了。

  此政策,不合礼法。

  违背祖宗祖训。

  就算邱瑜不说,朝中也会有人说,甚至民间文人也同样会议论纷纷。

  以及那被裁员了的二十万宗室。

  定然也不会安生。

  “陛下,如此行事不合礼法,有违祖训,定会引起争议,微臣......”

  不待邱瑜说完,朱慈炯便粗暴的打断。

  “朕今日召集你们前来商议这两件事情,乃是视你们为心腹。”

  “合不合礼制,朕不想听,也不愿意听。”

  “今天你们要么给朕说出个解决的法子来,要么就按照朕的法子来办。”

  “反正出了事,有朕顶着,你们怕什么?”

  朱慈炯的这一番话,顿时让邱瑜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才好。

  继续说礼制?

  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他邱瑜算身为礼部尚书,但可不傻。

  这种近乎送死的行为,他不会干。

  众人又是讨论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由朱慈炯拍案叫停,下诏。

  任命永王朱慈炤为宗人令。

  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蝶、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事宜......

  宗人令,正一品!

  朱慈炯先是将宗人府的职责从礼部剥夺出来,单独由宗人府负责。

  邱瑜对此没有丝毫意见。

  毕竟他也知道宗人府接下来所要处理的事情是多么的棘手。

  这个时候将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他还得偷着乐呢!

  虽然册封了永王朱慈炤为宗人令,位列正一品。

  但朱慈炤毕竟年纪尚幼,资历无法压得住宗室内一些老一辈的人物。

  这个时候就需要搬出一位有分量的人物坐镇了。

  太上皇,崇祯!

  朱慈炯倒是想看看,哪一位宗室老人,能跟崇祯搬搬手腕。

  此次宗人府所需要的事务繁多。

  除了核对民间的宗室成员,若是冒充宗室成员为祸一方,或以此盈利的,统统充军发配辽东干劳役。

  至于那些被核对身份,确认无误的宗室成员,统一召入京城。

  根据他们每人擅长的事情,加以培养一年。

  若是一年之后过不了考核,宗室身份取消,不再享受朝廷每月所发的俸禄,更不可再用宗室的身份牟取利益,违者统统送去辽东或者西蜀充当劳役。看書喇

  至于那些个还未成年,需要接受教育的宗室子弟。

  朱慈炯专门为他们开办了皇家学堂。

  聘请天底下有名的老师教他们儒学经典,再由王景略教他们商学启蒙,再由萧何教他们大明律法......

  朝中大臣基本上都得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