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316章 仁慈不知多少倍
  今日此举,远不如当初这些草原人屠戮大明子民,在大明地界犯下的累累罪行。

  战争是会流血的。

  不是将士们流血,那便是民众流血。

  ......

  高丽

  王都

  “陛下,朴寒立此举乃是卖国,按律当诛啊!”

  金秀文将朴寒立出使大明与大明小皇帝谈判的细节事无巨细的禀报,义正言辞的从卖国层面谴责朴寒立这种令人可耻的行径。

  “陛下,微臣怀疑朴寒立与大明私通,企图想要从我高丽骗取利益,此人当斩啊!”

  “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一时间宫殿内全是附和声。

  他们都想要朴寒立去死。

  高丽王脸色阴沉,环顾宫殿四周竟无一人愿意为朴寒立辩解。

  此时就连朴寒立自己都懒得辩解,闭上双眼跪在了地上。

  面对金秀文的当众指责,朴寒立权当什么也没有听见。

  面对群臣都站出来附和想要将他处死,朴寒立没有任何反驳,一切似乎就这么认命了。

  朴寒立是认命了。

  但高丽王可不想!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朴寒立乃是他打出去的牌。

  如今群臣纷纷站出来附和,想要逼迫他处死朴寒立。

  这不就是想要逼迫他堂堂一国之君向臣子低头?

  天底下的君主,岂会向臣子低头?

  岂有此理!

  高丽王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心情极度糟糕。

  眼看着群臣一条心,高丽王也只能将怒火撒在一直不说话为自己辩解的朴寒立身上。

  高丽王强压着怒火,尽力扯出一抹笑意,勉强的问道:“朴爱卿,刚刚金爱卿所说可是事实?”

  这是高丽王给朴寒立的最后一次机会。

  生的机会。

  高丽王出声询问,全场寂静。

  原先嘈杂的环境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朴寒立缓缓抬起头看向高丽王。

  脸上丝毫没有惧意。

  只见朴寒立深吸一口气,正视高丽王,正声请求道:“陛下,容请你准许我斗胆问殿内的所有大臣一句话。”

  “准。”

  瞧见朴寒立总算是要开口为自己辩解,高丽王绷着的神情总算是松了一下。

  得到准许后,朴寒立当即起身看向两侧的一众大臣,又转头看了看右边正跪在地上的金秀文,不屑的笑了笑。

  这带有嘲讽的一笑,顿时让金秀文心里直骂娘,同时也让殿内的官员们纷纷皱眉。

  “在场的诸位皆是我朝的大臣,能坐到现在的这个位置,再怎么差劲也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朴寒立的语气十分平淡,丝毫没有因为被围攻而慌张。

  “相反的我却是一个初入朝堂,彻彻底底的新人。”

  这看似平淡的叙述,反倒让这些个大臣们有些心慌。

  “今日有幸与诸位大人同朝为官,乃是我的荣幸。”

  顿了顿,接下来朴寒立的话锋一转,瞬间变得犀利起来。

  “只不过不知诸位大人身居高位这么久,可曾见到王城外的白骨,那无家可归的上万难民,他们啃食树皮、吃观音土、甚至易子相食,他们想活下来,可一年比之一年还要重的赋税,这国家哪里有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看書溂

  “小人今日斗胆一问诸位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要与大明断交,要积极投入大清的怀抱,甘愿做大清的附属,可大清一年比之一年高的贡品,我们真的承受得起吗?”

  “难道保护国家的代价,就是要拿百姓的命来填吗?”

  “还请诸位大人解我心中困惑!”

  噌!

  朴寒立心中藏着的怒火终于燃烧了起来!

  图穷匕见。

  这一次,朴寒立真正与他们撕破脸皮了,双方再无回旋的余地。

  殿中一众官员被问的哑口无言。

  这些官员早就养尊处优惯了,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

  朴寒立倒成了他们当中的例外。

  朴寒立环顾四周,却无一人愿意主动出声回答。

  就连刚刚咄咄逼人的金秀文,此刻也低下头不敢直视。

  眼瞅着朴寒立重新夺回上风,高丽王冷冽的脸上也终于是多了一丝笑容。

  只不过有些时候姜还是老的辣。

  尽管刚刚失了气场,但他们这些朝中老臣还是很快就重新调整了回来。

  “陛下,他这是混淆视听,如今国内流民四起,那是天灾导致关我等何事,再说朝廷已经组织救灾了,岂会如朴使臣所说,民间生灵涂林,简直一派胡言!”

  “他这是想要借机混淆他通敌叛国的罪行!”

  大臣们不过寥寥两句便将话题又转移了回来。

  顿时局面又呈现了一面倒的趋势。

  只不过这一次已经不用朴寒立上场了。

  只见高丽王大手一挥,原先叽叽喳喳的大臣们,纷纷住嘴。

  “朕观朴爱卿并非通敌叛国之人,多铎陈兵高丽已是事实,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反观大明离我高丽甚远,再加上又与满清有世仇,故此。”

  “朕决定朴爱卿之言,联明抗清。”

  哗!

  高丽王此言一出,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只不过这些轩然大波,都不关远在京城的朱慈炯。

  大明

  京城

  乾清宫

  左边站着王景略、诸葛亮、萧何、方岳贡、李邦华、邱瑜等人。

  右边站着岳飞、宇文成都、黄得功、关羽、张飞、杨再兴等人。

  今天的私下会议,人来的很齐。

  基本上在京城的朱慈炯心腹都已经到齐。

  “诸位可知朕今日叫你们来,所谓何事?”看書喇

  “回陛下,知晓,臣等昨夜都已收到通知。”

  内阁首辅王景略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道。

  今天的阵仗很大。

  但今天商议的问题,配得上这么大的阵仗!

  朱慈炯双手一摊,坐在龙椅之上询问众人:“说说吧,你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萧何站了出来。

  “回陛下,昨夜当我们收到陛下的诏书时,这一晚上都没睡好,都在想解决办法。”

  朱慈炯闻言点头,示意萧何继续说下去。

  “户籍制度自从太祖皇帝确立,历经二百多年,如今这户籍制度已经成了大明的累赘,应当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或者...或者...”

  接下来的话萧何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意思已经表达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