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149章 行动代号“大兴辽东”
  “如今天牢,诏狱内的囚犯已经快要满了,若是继续这么留着怕是会白白的浪费朝廷的粮食。”

  “依微臣之见,可将这些犯人流放,朝廷便可不用再负担他们的伙食。”

  萧何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立马有人站了出来反对。

  督察院的一位年轻御史大夫挺直腰杆,纵使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也没有露出半点惧意。

  “微臣以为萧大人的建议并不妥当。”

  这名年轻的御史大夫先是开口表明自己反对萧何的观点,顿了顿又继续开口说明其中缘由。

  “如今天牢与诏狱关押的罪犯,几乎都是前些日子京城中恶意哄抬价格的奸商,以及一些罪孽深重之人。”

  “微臣对于这类有害于大明国本之人,向来都是十分唾弃的!”

  只见这名年轻御史大夫抬手拂袖,掷地有声的说道:看書喇

  “依微臣拙见,如今大明刚收回辽东,大可将这些有害于大明国本的犯人,统统送去辽东改造,加入重建辽东的队列中去!”

  “此举不仅可以使朝廷不需再承担他们的每日开销,并且还能减少重建辽东的人力开支......”

  此话一出,顿时朝堂一片寂静。

  面对这突然尬住的场面,这位年轻的御史大夫仍然表现的十分镇定,只不过藏在袖间的右手却是忍不住的微微颤抖。

  “哈哈哈,不错...很是不错!”

  朱慈炯对这位年轻御史大夫的提议简直不要太满意!

  把这些罪犯都派去重建辽东,当免费劳动力。

  这个提议简直就是说到了朱慈炯的心窝子里去!

  眼见朱慈炯都开口夸赞,这位年轻的御史大夫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你叫什么名字?”朱慈炯现在对这名年轻的御史大夫很是感兴趣。

  “回殿下,微臣姓仲,名文,字飞白。”

  “仲文...仲文...你,本宫记住了。”

  朱慈炯伸手指了指仲文,随即亲自点名仲文让其回到队列中去。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每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朱慈炯要做的便是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将自己的看法建议表达出来。

  大殿陷入短暂的寂静后,文官队列中又走出数名官员反对仲文提出的建议。

  其大概意思便是,大明乃是礼仪之邦,若是压榨这些狱中罪犯怕是会坏了大明的名声。

  名声?

  这种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正如后世一位著名的军事学家所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自古以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只有一个道理。

  拳头才是硬道理!

  “静!”

  朱慈炯一声,顿时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朱慈炯缓缓站起身,眼神扫视下方站着的文武百官,大手一挥最终宣布旨意。

  “御史大夫仲文提议与本宫的想法不谋而合。”

  “特此,本宫宣布,从今日起,凡是触犯大明律法至斩首抄家者,一并送往辽东,协助重建辽东。”

  此计划名为:

  【大兴辽东】!

  辽东

  盛京城

  李靖带着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亲自登上城头,望着远处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心情颇为感慨。

  辽东,大明与大清足足争抢了数十年。

  正是因为辽东连年征战,所以辽东的百姓各个也是异常的彪悍。

  这数十年的争斗,最终辽东还是回归到大明的怀抱中了!

  从今以后,辽东便是大明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谁若是胆敢染指辽东,那便是挑衅大明!

  就得接受来自大明数千万人民的无尽怒火!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将辽东全境收复,但仍然不能不防大清贼心不死,卷土从来。”

  李靖微微皱着眉头,有些担忧的望向东北方向。

  顺着李靖所望的东北方向,正是此次退去的祖地。

  李靖的担忧确实不无道理,此次虽然多尔衮力压朝中所有声音,不仅签下赔款协议,还主动将辽东让了出来。

  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说是得罪了国内大部分的贵族势力。

  这些贵族迟早都会率军重新回来占领辽东。

  相较于李靖的担忧,程咬金则就轻松许多,行事说话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哎呀,大哥,俺说你就是太杞人忧天了!”

  “俺们玄甲军什么时候怕过这区区的蛮夷了?”

  “日后若是这大清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来找我们的麻烦,那俺老程便再去他们京城走上一趟!”

  自从程咬金将顺治帝和孝庄太后从盛京城俘虏之后,说话的底气都变硬了许多。

  平日里一向跟程咬金不对付的尉迟恭,这一次罕见的没有反对程咬金,反而开口应喝道:

  “是啊大哥,咱们玄甲军什么时候怕过蛮夷了?”

  “到时候他们要是敢来,那咱们就给他们来个一锅端!”

  尉迟恭越说越起劲,情绪激动到青筋暴起。

  秦琼和翟长孙也无声的对着李靖点了点头。

  李靖也知道诸将在让自己安心,但是李靖又何尝怕过大清?

  之所以此刻会产生担忧的情绪。

  那是因为李靖一想到日后辽东再起战事,势必会对各方面本就落后的辽东,造成严重的打击。

  李靖担忧的是,如何才能避免日后战事起,不会殃及到辽东。

  就在这时,突然一位本应该守在辽东边境的玄甲军将士驾马飞奔而来。

  情况紧急,军情紧急!

  李靖诸将见状纷纷跑下城楼。

  驾马疾驰而来的玄甲军将士,气喘吁吁的下马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亲自交到李靖手中,随即解释道:

  “这封书信是昨天晚上大清一名将军一箭射过来的,我们的伍长觉得这封书信事关重大,便责令我快马加鞭送了过来......”

  李靖一边听这名将士讲述书信的来历,一边面色凝重的缓缓打开手中的这封书信。

  “吾亲自邀请大明玄甲军主帅李靖,副帅秦琼......于后日赴宴,望大明诸君务必到场,共商大业。”

  落笔处: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