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第37章 残害百姓?
  “大人,你说定王殿下真的会如吴孟明那家伙说的一样残害百姓吗?”

  “他说的话,你信吗?”

  李邦华和身边最亲近的属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面对李邦华的反问,属下没有说话,反倒是李邦华心中有了些许的想法。

  像吴孟明这种如此惜命之人,再加上刚当上锦衣卫指挥使,显然正是人生春风得意的时期。

  如果不是千真万确所发生的话,他怎么可能敢拿自己的性命来担保?

  这一次吴孟明之所以会愿意顶着崇祯帝的怒火也要上奏,多半是想要报定王殿下先前阵斩骆养性的仇,好让他借此机会收服锦衣卫中骆养性的属下,重新将锦衣卫整合。

  要知道这定王殿下要是没有残害百姓的话,那吴孟明得罪的可就是大明所有武将勋贵以及一位手握兵权,杀伐果断的皇子,就连陛下也绝对会为定王殿下讨回公道。

  到时候,他就算是逃到天涯海角,也无用!

  可就是这么一个惜命之人,竟然真的敢用自己性命担保,这让李邦华不得不怀疑昌平城之战究竟是不是真的如前线传回来的战报上叙述的一样。

  大明多少年没有打一场能跟昌平城大捷相提并论的大胜仗了。

  大明需要这一场胜仗,同时也需要定王殿下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人,我们差不多还要半个时辰就到了。”

  李邦华满是忧虑的望着昌平城的方向,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書喇

  ......

  昌平城脚下战死数十万具尸体,其中有大秦锐士和背嵬军阵亡的尸体,更多的则是大顺士卒的尸体。

  大顺士卒的尸体被朱慈炯命人集中在一起焚烧,以防细菌滋生再度爆发鼠疫。

  而这些英勇牺牲的大秦锐士和背嵬军尸体,朱慈炯则是命人在昌平城城郊的地方选上一块风水宝地下葬,并在此立碑,供后世敬仰!

  战前大秦锐士共有十万人,背嵬军共有一万人,昌平城守军共有三千余人。

  此战过后,大秦锐士阵亡一万余人,背嵬军阵亡两千余人,昌平城守军仅剩最后三百余人!

  朱慈炯将这些阵亡的将士名单都跟着战报一并上报了上去。

  大秦锐士和背嵬军的将士们降临大明的时间还太短了,都没有各自组建的家庭。

  但是原先的昌平城守军不一样,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参军之前都有各自的家庭。

  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都是家中的顶梁柱!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谁不想过?

  可尽管如此,国难危难之际,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跟随昌平城守将刘一天死守昌平城,寸步不让!

  当时昌平城城墙被闯贼的红衣大炮击穿的时候,是刘一天悍不畏死的率领麾下仅剩的三千余名官兵冲向缺口处,用身体堵住了冲上来的大顺士卒,一点一点的重新填平了城墙缺口。

  单论对大明的忠心,朝中何人敢说比得了他们?

  所以这一次朱慈炯上报的阵亡名单上面,特意向崇祯帝索要了他们的抚恤金。

  若是这一次朝中还有哪个贪官敢把手伸向这笔抚恤金上面,那就休怪他腰间挎着的轩辕剑要见血!

  “殿下,朝廷来人了。”

  蒙恬来到朱慈炯身边轻声说道。

  “带他过来吧。”

  虽然朱慈炯不知道朝廷为何派人过来,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便让蒙恬去将人带过来,让他们也好好见一见此战阵亡的上万名将士!

  他们将永远被埋葬在黄土之下!

  李邦华领着三名属下驾车刚到昌平城城门,还没有进城便被负责守城的大秦锐士给拦了下来。

  面对有士卒阻拦,李邦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嚣张跋扈惯了,反而是简单的跟负责盘查的士卒说清楚自己的来历,让他帮忙转达朱慈炯。

  得到朱慈炯的准许后,蒙恬这才亲自过来将他们领去将士们埋葬的地方。

  这一路上,尸横遍地,血迹将整片黄土大地都染成了血红色,无数箭矢插在地上以及尸体上......

  李邦华亲眼目睹了眼前的种种,心中已经相信战报上所叙述的战况了。

  正当李邦华还沉浸在刚刚血腥的场景时,前面负责带路的蒙恬突然停住了脚步,站在一处刚刚立碑的黄土前缓缓将头盔摘下,面色凝重的注视着墓碑。

  “怎......”

  瞧见蒙恬站在原地不走了,李邦华身旁的一名属下正欲开口催促时,却被李邦华立即出手给制止住了。

  “不知李大人登临昌平城,本王有失远迎,还请李大人恕罪。”

  朱慈炯缓缓朝着李邦华走来,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朱慈炯还特意向李邦华拱了拱手,以表歉意。

  若是换做朝中其他官员的话,恐怕现在已经在心里默默的记恨朱慈炯了。

  但李邦华却是不一样,向来重礼法的他,哪里会在意这个,还赶忙俯身对朱慈炯行礼:

  “微臣惶恐,邦华可受不起殿下的歉意,殿下为国出力,立下这泼天大功,微臣何德何能能让殿下拱手。”

  邦华?

  朱慈炯连忙打开系统想要让系统帮忙查询一下关于眼前这名官员的信息。

  “查询当前任务信息,需要宿主支付100仇恨值。”

  “支付!”

  很快系统便将关于眼前这名官员的所有信息都同步上传到了朱慈炯脑海中。

  邦华?

  明末忠臣李邦华,当前官职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为人清廉,刚正不阿,主张国家法治。

  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京城后,崇祯帝煤山上吊自杀,李邦华于家中投缳而绝!

  “殿下?殿下?”

  李邦华仔细打量着僵在原地的朱慈炯,瘦弱的身板让他怎么也跟战报上所描述的阵前斩贼将田见秀的无双猛将联想到一起。

  被李邦华的呼喊声叫回来的朱慈炯赶忙转过身去整理了一下思绪,再次看向李邦华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对于朱慈炯而言,忠于大明的臣子,那便是忠于他的臣子!

  “李大人,你此次来昌平城,所为何事?”

  “不瞒殿下,微臣此次乃是奉陛下命令,前来昌平城调查殿下残害百姓一事!”

  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蒙恬和身后驻守在原地的大秦锐士纷纷怒目而视,一手已经搭在腰间佩剑剑鞘之上。

  “放肆!”

  朱慈炯怒斥众人,众人赶忙将搭在剑鞘上的手再次放了下来,但仍然是死死地盯着李邦华及三名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