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591章 南皮城破
  “将士们浴血奋战,若是连家中妻儿都不能保全,又有何颜面做这冀州之主?”

  袁谭最终用这句话收尾,仿佛是在嘲讽袁尚,又仿佛是在向自己麾下的将领们保证,袁谭绝不会做出如此让人寒心的事情。

  众多闻言之后纷纷深受感动,各自向着袁谭夸耀道:“主公仁德,吾等之福也!”

  而在听到了众将士的话语之后,袁谭大手一挥道:“将士们,今夜可还能战?”

  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颜良当即抱拳开口说道:“末将愿为先锋。”

  袁谭顿时大喜,随即以颜良为先锋,他亲自统帅大军。

  然后又命人找来了二弟袁熙,命他率领骑兵随时待命,只待南皮城破,便立即率领大军攻入城中。

  袁熙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对于袁谭的命令却是十分的顺从。

  大军很快便整顿完毕,当天夜里,南皮城头火光通明,一队队士卒在城头之上巡视。

  大多数的士卒都疲惫不堪,完全是拖着一副疲劳的躯体在那里游走。

  至于那些站岗的士卒,更是眼皮子打架,迷迷糊糊的盯着城门外面。

  尽管战争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但是因为夜间攻城并不便捷的缘故,故而城外的袁谭军从未有过夜袭。

  也正是因为如此,值夜的士卒大多都没有相应的危机感,从而给了王五带人偷城的机会。

  数万大军在黑暗中摸索靠近,刚刚抵达南皮南城门的时候,王五便从怀中取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一个火把之后,独自到了城外左侧的密林之中晃了三晃。

  城头之上的几名士卒注意到了火光,刚刚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城门令赵大山便摆了摆手说道:“不碍事,不用声张。”

  有了城门令的命令,那几名士卒便又默不作声的在原地值守,不过这眼皮子却是越来越沉。

  那城门令却是在城头之上举起了一个火把,站在城头舞动了一番,仿佛是要借助火把的光泽看清城外的情况。

  而在舞动火把之后,他又径直将火把丢到了城门处。

  城头之上的士卒有些不解,赵大山却是摆了摆手说道:“本将军不小心把佩剑掉下去了,哪位兄弟愿意出城帮本将军把佩剑捡回来?”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些与赵大山关系并不亲密的士卒纷纷别过头去,敌军就近在咫尺,哪怕是在深夜,谁又敢在这个时候出城?

  眼看着众人默不作声,赵大山冷哼了一声之后说道:“既然你们都是一群孬种,那本将便自己出城去寻。”

  他话音落下之后,便向着自己的几名心腹使了一个眼色,随即便一路骂骂咧咧的来到了城门口。

  城头之上的士卒互相对视一眼,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劝说赵大山不要出门。

  作为城门令,在守城之时还是拥有着不小的权力。

  赵大山与心腹径直将城门洞开,但是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城,而是直接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守在了城门口。

  埋伏在远处的颜良一眼便看清了洞开的城门,又看到了那些手持兵刃把守城门的士卒,他当即双眸一亮,随即毫不犹豫地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战马奔腾之声响起,当即便响彻了整个南城门。

  所有士卒都警惕地看向城门外,而后便见颜良一骑当先纵马冲来,身后跟随着密密麻麻的袁军士卒,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马。

  无数的火把在刹那间点亮,几乎将整个南城门照得亮如白昼。

  一名反应过来的士卒急忙敲响警钟,又有几名士卒想要去关闭洞开的城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些守在城门口的士卒直接将手中的刀子向他们身上招呼,城门令赵大山的声音也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袁尚那小子不把兄弟们当人看,兄弟们又何必要替他送死。

  今日本将军便献了这南皮城,不想死的都给本将军退下。”

  有了赵大山的这一声厉喝,一些之前没有与他通过气的士卒互相对视一眼,随即便有大半士卒陆陆续续的丢下了手中兵器。

  城门令的官职并不高,如果不是人格魅力特别强的人,也不可能收服所有的守城士卒跟他造反。

  为了防止被人背叛,赵大山只是提前与几个心腹通了气。

  但是赵大山平日里便一直受到城门守军的拥戴,对于他的命令,很多士卒都选择了进行服从。

  他们本就不想再继续打仗,也因为王五的事情对袁尚有些心寒。

  当颜良率领着人马来到城门口的时候,便愕然的发现竟然没有几个人来阻止自己前行的道路。

  当颜良的军队冲入城门之后,他们便直接向着城中心的郡守府而去。

  袁绍在南皮城中经营多年,颜良对整个南皮的地理环境了如指掌。

  他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浑身上下的战意节节攀升。

  与此同一时间,原本的渤海太守府中,此时的袁尚正搂着一名美貌的少女与他下首的一位少年敬酒。

  这少年乃是徐家嫡长子,乃是未来的徐家家主。

  他嚣张跋扈惯了,哪怕是在战争时期,依旧倚仗着家中的势力在城中欺男霸女。

  前几天他看上了一名貌美的村中少女,就在他准备抓人的时候被一名少年阻拦。

  恼怒之下的他带着几名狗腿子将那少年围殴致死,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守城士卒王五的子嗣。

  那王五带着几名袍泽到徐家府邸来了,还真就给徐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然而徐家也耗费了不少的钱粮支持袁尚,在遇到麻烦之后第一时间便找到了袁尚。

  袁尚自幼一帆风顺,从小便过着高高在上的日子,哪里会顾及那些普通百姓的死活。

  故而他也不问缘由,直接便出手按下了此事。

  也正是因为他的出手,让他赢得了徐家的感激。

  于是近几天的时间,徐家公子便经常到太守府中拜访,并且借机送出各种各样的礼物用于讨好袁尚。

  这更加坚定的袁尚最初的想法,果然还是应该拉拢这些城中的世家,至于那些泥腿子的死活与他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