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43章 昭宁十年送进士出长安
  转眼间便已经到了董默穿越过来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的时间内,董默由一个懵懂的后世穿越男,逐渐的成长为了一个老谋深算的枭雄。

  虽然在很多方面他的手段并不残忍,似乎不怎么符合枭雄的定义。

  但是他的胸襟与谋略,比起三国的任何一位枭雄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想要打倒的第一个敌人从来不是某一个诸侯,如果他愿意的话,甚至早就可以凭借着董家的势力与世家联手鲸吞了天下。

  然而董默不想要第二个被世家操控的董汉王朝,穿越以来的他,觉悟了改天换地的信念之后,便一直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在历史之上,汉朝的世家不是没有为这个国家的强盛贡献过力量。

  事实上任何世家的出现,其根本的起因都是他们曾经为这个国家付出过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的青春与鲜血。

  然而权力终究会腐蚀人心,当他们成为特权阶级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逐渐地忘却了自己的初心,最终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趴在百姓背后吸血的吸血鬼。

  正所谓屠龙勇士终成恶龙,不单单可以用来形容某一个人,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这个国家的那些世家贵胄。

  他不知道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世界是否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但至少,在他未曾变成如今这般糟糕的程度之前,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民们,不用再经历易子而食的惨剧。

  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人与数代人,至少可以享受数百年他董默用心血铸造而成的太平盛世。

  如果他的子孙后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那便由后世的王者,再将他推倒重来就好。

  初升的朝阳照射在长安的城头之上,董默静静的看着那些带着天子诏书走向这片土地的年青一代们。

  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董默的门生,虽然董默亲自教导他们的时间很少,但是董默早已经将自己思想的萌芽印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他们去到地方之后,或许能够顺顺利利的为官一方,造福百姓。

  也许还会遭受磨难,暗杀等等,但是董默坚信他们依旧会咬牙给他们脚下的土地带去新的希望。

  当然他们中也会有人被权势与欲望腐朽,与当地的世家同流合污。

  但是董默不会因此而畏惧,不会因此而妥协。

  那个时候的他会毫不犹豫的斩下自己手中的剑,将他们连同那些腐败的根源一同抹去。

  改天换地的契机已经到来,希望的种子已经被洒下。

  种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萌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给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带来新的生机。

  董默的内心感慨万千,站在他身边的贾诩与陈忌也是沉默不语。

  长安大学副校长的郑玄也步履蹒跚的拄着拐杖上了城头。

  尽管只有那么几十步的路程,他也依旧被累的有些气喘吁吁。

  然而他却并没有靠在城墙上歇息,而是静静的来到了董默的身边,与他一同眺望那些远去的士子。

  送这群士子出城的是长安大学的教习,还有那些依旧在长安大学之中读书的年轻学子。

  当代大儒蔡邕亲自带队,他们依依不舍的与自己的同窗好友道别。

  那些从来自长安以外的进士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暗自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到长安大学来读书。

  同时他们心底也生出了些许的紧迫感,也许要不了多长时间,长安又会有一批新的进士诞生。

  每个人都牵着一匹董默提供的黄马,或多或少的带着两三名随行的随从。

  他们在初升的朝阳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成群结队的奔向了远方。

  平日里总是喜欢窝在藏书楼里看书的诸葛玄也被庞统拉着来到了城门边上。

  他们并没有与其他学子们打交道,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白煜方才在诸葛瑾的陪同下来到了城门口。

  白煜平日里与诸葛瑾关系并不算笃厚,但是此时此刻,他却喋喋不休地与诸葛瑾交代。

  “君侯平日里日理万机,你在朝中为官,一些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就不要去劳烦君侯…

  对了,你家小弟乃是君侯的弟子,让他有空的时候多孝敬君侯,帮助君侯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政务,也好帮君侯分担一些。

  君侯既然收他为弟子,想必他定然是有着非同凡响的才能。你这个做兄长的,也要多关注一下他,不要让他总是躲在君侯庇护下无所事事…

  偶尔也要去长安大学里面看看,咱们离开长安大学之后,大学里面就只剩下士元了,也没人能够管得住他!

  这小子平日里就无法无天,可别让他做出一些混账事来,到时候气坏了郑师的身体。

  对了,还有郑师与蔡师,他们现如今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你若是有空闲的时候,也要到大学里面帮着先生们讲课…你的才学,我还是信得过的…”

  白煜要离开长安去定州,到并州太原去做个郡守。

  太原郡乃是并州治所晋阳所在,太原郡守基本上就在卢植的眼皮子底下。

  虽然双方有着一段师生情谊,但是要一同共事可就不见得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然而临行之前,白煜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前程的坎坷与重重困难,他担心的始终都是身在长安的君侯与老师。

  诸葛瑾因为是一甲的缘故,他最终选择了留在长安。

  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被任命为文臣,而是被任命为从事中郎,隶属于大将军府,秩六百石。

  也正是因为董默对诸葛瑾的任命,还引发了朝中的一场动乱。

  王允等朝臣们纷纷揣测,董默意图进位为大将军。

  但是董默没有主动提及,朝臣们便也只能够进行揣测。

  总之董默将诸葛瑾留在了自己的身边,所以白煜方才会对诸葛瑾喋喋不休。

  诸葛瑾也清楚白煜的心思,十分笃定地安慰对方道:“我定然会好生辅佐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