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442章 讨伐袁术
  纪灵的牺牲十分的令人感动,但是袁术根本来不及领情。

  不论他自己是否愿意,此时他都没有办法再继续派兵增援颍川。

  就在曹操攻打颍川,孙策派兵攻打庐江,刘备大军直逼灵璧之时,身在襄阳的刘琦竟然与孙坚达成和解。

  由荆州为孙坚提供粮草,孙坚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攻打汝南。

  原本三面被夹击的袁术,这下子直接被来了个四面开花。

  面对兵临城下的孙坚之时,袁术气得在城墙之上破口大骂。

  孙坚虽然并没有因此而退兵,但是他的心底也确实是生出了几分惭愧。

  故而在面对袁术的指责之时,孙坚最终一语不发。

  就算袁家积蓄再多,在面对四面夹击的困境之时,依旧逐渐的显出了疲态。

  然而四方兵马在攻打袁术之时,谁也不愿意耗费兵力去强攻城池,都担心自己兵力消耗过多,最终在瓜分豫州之时捡不到便宜。

  围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暂且不提,且说身在长安董默在收到了四方军队围困袁术之后,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招来了自己的心腹谋士贾诩与陈忌二人,向他们询问道:“各地官吏考核结果可曾出来了?”

  伴随着董默的话音落下,陈忌直接开口向着董默答复道:“启禀主公,年初的时候地方考核便已经完成。

  益州共有八郡,98县三道,总共考核官吏109人,其中合格者52人,其中世家子弟39人,地方豪强子弟5人,余者皆为寒门子弟与富商子弟,另外也还包括黄老将军等等。”

  董默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继续开口问道:“蜀中至关重要,不容半点马虎大意,优先将长安大学之中的进士填充其中。”

  伴随着董默的话音落下,陈忌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张竹简,径直递到了董默的面前说道:“这些都是臣提前拟定的名单,还请主公过目。”

  伴随着陈忌的话音落下,董默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自己这位心腹谋士十分的欣赏。

  对方能够主动的想到自己的需求,也能够提前做好安排与布置,那自然是极好的事情。

  将名单粗略的看了一遍之后,随即眉头微皱,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说道:“这个巴西郡太守的位置就不要安排给白煜了,本公已经对他另有安排。

  嗯,你先把鲁肃安排到这里去吧!听说鲁家长年在荆州与益州之间贸易,而他本人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这个位置目前看来最适合他。”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陈忌略微一犹豫,皱眉问道:“鲁肃乃是新科状元,让他去巴郡,恐怕…”

  没有等他的话说完,董默随即笑着开口说道:“让子敬自己去上奏,到时候本侯在朝会上批准便是。”

  陈忌没有再继续劝说,而是继续开口说道:“凉州共有…并州共有…至于雍州…”

  没有等陈忌的话音落下,董默便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虽然如今这样的良机难得,但是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

  先把益州凉州并州三地不合格的官吏撤换下来,尽量安排在成长安大学的学子。

  另外再把一些世家子弟安排到那些通过考核的世家官吏手下做个副职。”

  话音落下之后,又继续向着陈忌吩咐道:“另外你再派人传出风声,就说本侯有意提拔那些通过考核的官吏到京城为官…”

  陈忌闻言之后先是一愣,随即马上便想到了董默这么做的用意。

  心底一阵后怕,对于董默的心机与城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他点头答应了董默的命令,随即略微退到了一旁。

  而后董默又向着贾诩开口问道:“文和先生,有劳你通知张辽,黄忠,马超,李世四位将军做好平乱准备。

  一些地方上的那些个蛀虫,可不见得愿意就这么把手中的权力拱手让出来。”

  他话音落下之后,又继续向着陈忌开口说道:“再从长安大学的武科之中挑选出一批学子,让他们跟随着文科学子们到地方上任。

  从暗卫之中挑选出一批暗卫,让他们以各种方式加入到那些忠于本侯的进士麾下。

  负责保卫他们安全的同时,又让他们肩负起当地县尉之职,争取在今年之内,把所有地方上的武装把整个三州之地地方上的县城与武装势力都掌握我们自己的手中。”

  董默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面色平静,但是他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坐在他身边的贾诩与陈忌二人本能地站直了腰杆,牢牢记下了他的每一个命令。

  随后董默将手中名单转交给了贾诩,陈忌作为董默的心腹,很多时候他的话几乎等同于董默。

  但是他并没有在朝廷上有实际的官职,一直以来的身份都是董默的首席幕僚。

  贾诩除了是董默的谋士之外,同样也是朝堂上替天子掌管一切政务的尚书令。

  然而实际上,贾诩便相当于是董默对外的代表。

  这二人一外一内相互配合,一般董氏集团的事情都由陈忌拟定,然后交给贾诩审阅实施。

  如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则会经由董默亲自审阅之后,再交给贾诩去执行。

  贾诩郑重的从董默的手中接过了三份名单,就如同是接过了三座大山一般。

  在袁术面临孙曹刘三家围攻暴打之时,董默也将借机清洗自己掌握的州郡下的地方势力。

  虽然名义上四州之地都是属于董氏集团,然而实际上地方大多数的官吏,都是由原本的当地世家子弟在担任。

  就如同天水的太守马遵,其本身就是天水最大的世家家主。

  就算是董默平定了凉州,没有第一时间撤换掉他天水太守的位置。

  根本原因便是当时的董默麾下有强大的兵马,却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以供他撤换。

  就像是益州,表面上看就那么七个郡,但是细分下来却有一百多个县。

  如果要全部换成自己人,至少便需要一百多个士子。

  董默要做的不是维持原本的汉室统治,不准备与地方世家合作瓜分他们想要的利益。

  所以这些人就必须得换成长安大学培养出来的士子。

  但如果要做这件事情,势必会引发地方世家的反扑。

  毕竟谁也不会愿意自己手中的鸭子飞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