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124章 临别之会
  在吕玲绮大胆的问出了这一句话之后,尚且没有等董默反应过来,她便因为羞涩而掩面离去。

  目光呆滞的看着吕玲绮远去的背影,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在他看来,吕玲绮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中巾帼,他在与对方的相处之中,丝毫也没有感受到寻常女子那般的娇柔做作。

  相比于温柔贤淑的昭姬,在他的内心深处,更加喜欢英姿飒爽的吕玲绮,这一点他的内心非常清楚。

  而他在挽留蔡昭姬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将昭姬收为己有,他只是不忍这位女子再一次经历前世历史中的人生,不忍心她再谱写出《胡笳十八拍》这样的曲谱。

  只是吕玲绮虽然豪爽,但是毕竟与他一般只有十七岁的年纪。

  虽然在这个时代,十七岁已经算得上是大龄剩女,但是对于董默来说,吕玲绮依旧还是一个未成年而已。

  所以哪怕二人之间已有婚约,他也一直没有急于与对方成亲。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吕玲绮与他相处了近半年多的时间,虽然只是偶尔聚在一起闲谈游玩,但是二人之间的感情已经水到渠成。

  当吕玲绮亲口向他问出迎娶之期的时候,董默确实是有些懵了。

  他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此时的吕玲绮已经因为羞涩而离去。

  在叹了一口气之后,董默随即便找到了自己的祖父董卓,向他表明了自己即将迎娶吕玲绮的心意。

  董卓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十分的高兴,他早就迫切的想要抱重孙了,只是董默一直不着急,他也不愿意逼迫自己这位亲孙。

  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董默决定在自己收复西凉归来之后,便正式迎娶吕玲绮过门。

  眼下吕布并不在长安,倒也无需提前当面商议出个时间。

  前世今生,董默也是第一次准备迎娶新人,他心底多多少少也有些腼腆,最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亲自去与吕玲绮许诺,只是亲笔写下一封书信,随后请董小白代为转呈。

  时间悄然流逝,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出征西凉的十万大军也已经整装待发,就在董默准备启程的时候,董卓却是突然派人来请董默。

  当董默来到客厅的时候,映入眼前的便是一个丰神俊朗的青年男子。

  原本以为赵云的那张脸便已经是儒雅帅哥的模板了,但是当他见到这青年男子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儒雅。

  只是从卖相上看,这青年男子便已经让董默心生出了诸多看重。

  眼看着董默走进大厅,董卓便十分兴奋的向着董默招手道:“这位是青州的颜玉,颜伯贤,乃是颜子的后人,真正的名门之后!

  吾孙伯言,快来拜见伯贤先生。”

  董默从未在三国的历史上听闻过严家的存在,但是他却曾经从李儒的口中知道过当下的一些隐世世家。

  因为颜平舆的缘故,所以董默对于颜家也有所了解。

  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油盐不进的青年,便忍不住一阵头疼。

  但是在面对颜玉的时候,董默表现得十分的敬重。

  “董默见过伯贤先生。”

  就在他施礼的时候,颜玉却是没有任何的回应。看書溂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董默的身上,仔细的打量着这位被郑玄予以了极高评价的董家少主。

  董默此时也发现他正在审视自己,随即再次施礼,拜了一拜之后唤道:“董默见过伯贤先生。”

  他声音响起的时候,瞬间便将颜玉从失神状态中拉回了现实。

  他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声,随即恭敬的向着董默回了一礼道:“早闻董家少主董伯言的贤名,今日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呀!”

  虽然明知道对方说的是客套话,但是董默内心还是十分的受用的,他随即又与言语客套了两句,而后便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

  董卓看了一眼颜玉之后,随即便向着一旁的董默开口说道:“伯贤先生这一次前来长安,第一件事情是想要请老夫释放他的三弟平舆先生,这件事情老夫已经做主答应了他。

  第二件事情嘛,却是想要见识一下长安大学。”

  他的话音方落,董默便又将目光落到了颜玉的身上。

  他见颜玉目光审视地盯着自己上下打量,随即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见识长安大学,恐怕不是伯贤先生的目的吧?”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的向着颜玉开口问道。

  颜玉丝毫也没有感到意外,他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开口回应董默。

  “临行前受郑公所托,前来长安一观长安大学,这二嘛,却是要见一见一手创立长安大学的董少主。”

  在听到了他的话语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董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自己的身体,李儒更是悄悄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一切都只是因为颜玉提到了一个人。

  能够被颜圣世家家主尊称一声郑公的,恐怕便只有名满天下的大儒郑玄了吧!

  “郑公既让伯贤先生来看一看长安大学,为何先生却是要先见小子呀?”

  董默虽然是穿越者,拥有着过人的见识与部分历史的掌握,但是他的心底根本没有郑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概念。

  他只知道郑玄很出名,在大汉可以说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相比较于董卓还有李儒,他还勉强能够保持平静。

  这一切落到颜玉的眼中,反映出来的东西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他看来,董默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就算是名满天下的郑玄,也依旧无法影响他内心的平静。

  “如此,泰山当前,面色不改者,雄主也!”

  他的心底悄然间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对于董默的评价更高了三分。

  又听到了董默的询问,颜玉眼珠子一转,随即便找了一个借口说道:“郑公门人弟子众多,要考虑这些弟子的出路,听闻董少主贤名,自然是要让颜某来辨别一二嘛!”

  “既然如此,不知伯贤先生以为,吾孙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