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118章 贤士西来
  “莫非是颜家三子颜平舆?”

  郑玄眉头微微皱起,而后缓缓开口向颜玉作出了询问。

  郑玄并没有丝毫隐瞒,而是直言不讳的点头开口说道:“三弟平舆年幼无知,被袁家的些许恩惠收买,最终竟然私自出仕袁家!

  之前袁家在洛阳城势力不小,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故而在下对此一直不闻不问。

  然而就在数月之前,董卓血洗洛阳城,袁家一门上下尽皆蒙难。

  在下本来以为平舆也该折在洛阳,却不曾想月前收到书信,说是平舆此时正在董卓手中!

  只是为了一个不肖子孙,倒是不值得我颜家轻易涉险。

  但是郑公既然提及董伯言,那我倒是要去洛阳见一见这个让郑公都直言赞叹的少年。”

  在听到了颜玉的话语之后,郑玄却是笑得开口说道:“伯贤有王佐之才,自然是不甘真如祖训所言,一生屈居于北海,往见董伯言,也算是亲眼看一看这董家少主是否当得起颜家的明主。

  只可惜老夫年迈,对于朝堂之事已不感兴趣!”

  他话音落下之后,一旁的言语却是似笑非笑的说道:“难道郑公就不想亲眼见一见长安大学?”

  郑玄身形一顿,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并没有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但是一旁的颜玉,却是了然于胸。

  “待颜玉先行见过董伯言,若对方当真是值得辅佐的明君,那颜玉再派人来请郑公如何?”

  郑玄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道:“伯贤有心了。”

  与此同一时间,北海太守孔融也已经与曹操相谈甚欢。

  在二人的谈话之中,孔融能够听出曹操的野心,对方想要成为青州之主,并且还想要北海臣服。

  若是平日里,孔融是定然不会答应曹操的条件,但是曹操却做出保证,他如果能够入主青州,便定然能够保障青州的安全,使青州不受黄巾贼的侵害。

  孔融对此十分意动,随即询问曹操麾下兵马。

  曹操直言不讳的开口说道:“有精兵一万,新兵两万。”

  三万兵甲齐备的军队,要对付十万黄巾贼并不困难。

  但是青州似乎都已经快要成为黄巾的根据地,那十万黄巾贼回到青州之后,短短十余日的时间,恐怕便又能够新增数万人。

  孔融内心隐隐约约有些担忧,随即开口问道:“孟德有何良策可破黄巾?”

  曹操知道孔融这是在考教自己,如果自己真的只是打算以精兵强将武力征讨青州黄巾贼的话,恐怕孔融当即便要与自己翻脸。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之后说道:“黄巾大多都是一些出生贫寒的穷苦百姓而已,原本他们的生活就已经非常困苦,又遭受到了其他黄巾贼的劫掠与裹携,所以不得不从贼而已。

  故而操以为,对于黄巾贼,应当诛其首恶,而后收服其众。

  以精兵强将威之,以宽仁服之,若使青州百姓皆有粮有屋,则黄巾自消矣。”

  曹操的策略并没有通过直接暴力的手段来征服黄巾,一点非常符合儒家的仁义,所以孔融对此非常满意。

  他有些激动地拉着曹操的手说道:“若是孟德能够还青州百姓以安宁,我孔融愿亲自上书朝廷,举荐孟德为青州刺史。”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曹操的内心也是非常的激动。

  他一直被董卓“污蔑”为逆贼,按照常理来讲,已经不能够再继续担任汉室的官职。

  但凡事总有例外,如果举荐之人身份地位足够崇高的话,恐怕董卓也不能够驳了他的面子。

  孔融自身的官位虽然只是一个北海太守,但是他的出身却是孔圣世家。

  汉代以儒为尊,虽然尊儒而不尊孔,但是孔子之后依旧是儒门领袖。

  如果董卓连这个面子都不给儒家的话,今后又如何立足于儒林之中,如何去收服天下的儒门之士为其所用?

  二人之间很快就达成了一个令彼此相悦的协议。

  数日之后,在渤海被公孙瓒撵回来的黄巾贼果然来到了北海,为首之人乃是青州黄巾有名的猛将管亥。

  管亥今年三十岁左右,长得高大魁梧,善使一柄大刀,武艺高强,距离顶级武将之列只差一线。

  在整个黄巾阵营之中,武力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然而他的武艺虽高,统兵能力却有所不足,故而之前一直作为副将追随青州黄巾贼之首的黄邵与何仪二人。

  但是自从被公孙瓒击败之后,黄何二人便在乱军之中走散。

  当管亥打听他们的消息之后,得知他们竟然率领亲信往南奔汝南去了。

  管亥实际上也很想逃,但是青州尚有十几万的黄巾军队需要有人管辖。

  况且这十几万的军队背后,还有着数之不尽的家眷。

  要养活这些人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而黄巾贼这么多年来劫掠惯了,大多数人已经不愿意继续耕种。

  黄巾的粮食消耗大多来源于劫掠,数年来青州已经被他们搜刮得差不多了,故而青州黄巾贼方才有取渤海,而后往投黑山张燕的想法。

  自从在渤海受阻之后,黄巾的粮草便完全见了底,张邵何仪能够忍心拍拍屁股走人,他管亥却做不到如此无情无义。

  在命人围困北海之后,管亥便亲自拍马来到北海城下,向着城内的孔融喊话道:“某家管亥,黄巾之渠帅,北海太守乃是圣人之后,故不愿与太守大人为难。

  听闻北海太守孔融乃是一仁义之君子,而今我黄巾的家眷妇孺已无粮米,故而特意前来向太守大人借粮五十万石。”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城头之上的孔融气得脸都绿了。

  他孔融虽然是一个仁义的君子,但又不是一个傻子。

  管亥吹捧他两句话便要向他要五十万石粮,这真的是把他孔融当成一个弱智了吗?

  就在孔融内心不满的时候,一旁的曹操却是两眼放光。

  城外他早已经设下了伏兵,只是苦于黄巾数量众多,若是正面阵战,恐怕折损不少。

  而今既然黄巾要借粮,那便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