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陛下何故造反>第845章 邀天子同行
  经过了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的二十人脱颖而出。

  他们手中都掌握着大量的粮票,只要他们能够到达凉州,可以直接在凉州兑换大量的粮食。

  在这种粮食贸易尚且被国家垄断的关键时候,在世家大族上前未曾考虑过粮食贸易之时,只要他们动作够快,他们便可以谋取到巨大的利益。

  等到这些人被选出来之后,董默将郭钰派往了凉州。

  不论是徐荣还是陈宫,他们都在凉州待了太长的时间,也是时候给他们挪挪地方了。

  董默的心底已经做出决断,在回到长安之后便需要进行吏治改革。

  三公九卿制的职权许多都互相冲突和重合,这样极容易造成互相掣肘的局面。

  董默心底已经有了构想,在回到长安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把六部给弄出来。

  现如能够担任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便是徐荣,其次的工部尚书恐怕要在墨家之中找人了。

  张煜与墨虚二人虽然在科技技术无人能及,但是他们却并不懂得如何做官,所以并非是工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其他几部尚书的人选倒是十分容易确定。

  而徐荣离开凉州之后,凉州主事之人便成了马超。

  然而马超的脾气着实有些让人担忧,所以,董默便决定任命郭钰为凉州别驾。

  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有着一定矛盾。

  但是郭钰跟随在自己身边的时间比较久,身上打上了自己的亲信标签,马超多多少少要给自己一点面子。

  而这正好可以用来制衡马超,让马超不至于在关键的时候犯浑。

  而郭钰到了凉州之后,还可以推行平民粮商的机会,可谓是一举多得。

  等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董默便乘上了大船,而后从运河逆流而上,径直黄河上游而来。

  数万大军通过水路来到了洛阳北面的渡口,而后董默也亲自领略了一番百姓拥护的风光。

  一路西行,每到一处地方往往都会有百姓呼老携幼而来,各种各样的蔬果瓜菜,鸡鸭鱼羊都准备了不少,董默一行数万人都吃不下。

  当然,除了那些献礼的百姓之外,还有一些百姓便纯粹是为了瞻仰大汉丞相的风采。

  从董卓入京以来至今已二十年的时间,年轻一代的青少年们未曾体会过以前大汉的疾苦,他们要么是心怀崇拜的前来瞻仰,那么就是纯粹的凑个热闹。

  然而那些老一辈的中老年人却是大多经历过朝不保夕的岁月,他们非常清楚,如果不是有董家入主关中,如果不是有董家治理这片土地,他们现在恐怕还在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也许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何况是像现在这般每隔几天都能够吃上一餐肉。

  故而那些头发花白的平头百姓们自发的跪了一地,在见到董默之后大多都热泪盈眶。

  而那些衣着朴素却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们却是站在道旁向着董默招手,似乎一点也没有敬畏的意思。

  董默看着那些年轻人脸上的朝气,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时隔二十年的时间,他也已经由一个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个中年大叔了!

  董默忍不住伸手掀开车帘,想要挥手与这些百姓打个招呼。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之中却是突然间响起一个少年的惊呼之声。

  “哎呀,董丞相怎么比我们还黑?”

  那少年的呼声响起之时,其他人此时也注意到了董默的形象。

  虽然他的头发依旧乌黑如墨,他的目光依旧炯炯有神,透露着无尽的威严。

  但是董默因为时常在工地巡视的缘故,所以他的皮肤晒得黝黑,从肤色上来看,当真是比那些乡间少年还要黑上几分。

  如果只是从肤色来看,他身上哪里还有半分贵气,真是如同乡间老农一般。

  而伴随着乡间少年的惊呼之声响起,周围其他百姓也都纷纷看了过来。

  少年们不知敬畏,大多在那里议论纷纷。

  一名英俊的少年甚至昂首挺胸的说道:“我与董公孰美?”

  周围董默的护卫瞬间变得面色阴沉起来,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丝毫也不加遮掩的杀气。

  董默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神灵一般不容亵渎,而这少年竟然敢跟自家主公媲美?

  少年此时也注意到了士卒们的杀气,原本还兴致高昂的少年们终于察觉到了氛围的不对,顿时间缩起了自己的脖子,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正在马车内看着这些乡间少年的董默却是突然间噗嗤一笑。

  “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自然是,少年更美。”

  周末在轻笑了几声之后,随即向着那要与他比美的少年展颜一笑。

  他在大汉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为的不正是让大汉多上一群这样不媚权贵,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同学少年吗?

  而伴随着董默的话音落下,原本还想要与董默比美的少年却是羞的面颊通红。

  急忙隐遁于人群之中,随即快步向着远处狂奔而走。

  周围少年见状之后纷纷大笑,而其他中老年人却多面色疾苦。

  他们都知道董丞相生来富贵,以他的富贵又怎么会生出这样的老态。

  董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老态,还不是为了替他们这些大汉的子民们操劳吗?

  少年们为董默的风趣与宽宏而发笑的时候,一些中老年人却是已经开始偷偷的抹起了眼泪。

  他们自发的跟随在董默的马车后面,各自送出了十里地之后方才停下脚步。

  而当董默来到新的地界,往往又会有其他收到消息的百姓前来迎接。

  一旦董默的车队停下休整,百姓们便会聚集上来送上食物与清水。

  董默就这么一路回到了长安城外,结果却意外的发现,常年身处深宫之中的天子刘辩竟然亲自候在城门口。

  对于天子刘辩,董默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

  如果他是一个道士,他可以过得逍遥自在,一生放荡不羁。

  如果他只是一个富家翁,他也可以过的平安喜乐。

  如果他是一个农夫,他也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他却是一位天子,从即位以来就从来没有过实权的天子。

  开辟大运河之前,董默的内心是十分的纠结的。

  很多人都想要他当皇帝,只需要他振臂一呼,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便会迫不及待的把天子刘辩的人头摆在他的面前。

  到后来,乡野之间的百姓或许也都开始期盼着他能够当皇帝,希望着董默当皇帝后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董默自己实际上有时候也想当皇帝,谁又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呢?

  然而当他耗费数年的时间开辟大运河之后,他突然间就觉得当皇帝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每天醒来都要为朝廷大事而忙碌,一但松懈,便要担心国家动荡,朝局不稳。

  稍有懈怠,便有无数人蹬鼻子上脸的跑来骂你。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身份地位越高,受到的关注与约束也就越多。

  如果董默是皇帝,他如果要修大运河,那么很多人都会跳出来怀疑他的用心。

  一些史书之上或许还会堂而皇之的给他泼脏水,说他是为了一己私利劳民伤财。

  而他如果只是大汉的丞相,天下人都会说他是一心为公。

  还有许多许多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再一一辩述,而真正让董默犹豫是否要走出那最后一步,还有自家子孙后代的想法与意愿。

  董默自己是不想当皇帝的,他可不想干了一辈子为国为民的好事儿,结果史书之上却记载为:“董太祖初为汉臣,创学变法,收拢民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天下,而后篡位为帝…”

  后世董家子孙如果代代强势倒也罢了,但凡董家出个不怎么爱管事儿的皇帝,朝廷多了个权臣,到时候也给他来一个“某某太祖…”

  不论到时候董家兴盛多少年,最终后世子孙恐怕都要被杀个血流成河吧?

  故而在董默想来,与其费尽心思的去篡权夺位,不如想办法把大汉的基业搞得再牢固一些。

  至于他的后世子孙有没有什么野心,那就不关他董默什么事儿了。

  真正让董默下定决心的事情,却还是他在外面开辟大运河的这数年的时间,他的妻儿不止一次传信说思念他。

  而他也不止一次想过直接回长安陪伴妻儿,就算是把大运河交给其他人负责也无所谓。

  但是就在他下定决心要准备离开的时候,便总能够瞧见那些百姓们殷勤期盼的目光。

  他非常的清楚,自己就是这群百姓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百姓就有定心丸,百姓的心底就不会慌。

  等大运河完全修建完成之后,董默回过神来一思量,他的儿子恐怕都有十一二岁了吧!

  他几乎已经错过了自己儿子的整个童年,将来难道还要错过他的少年与青年?

  一旦成为皇帝,便几乎没有退下来的可能。

  那个时候后退一步就是深渊,天底下有无数野心家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不单单是要防备着自己手底下的臣子,同样还要防备着自己的儿子。

  一年到头恐怕也出不了几回宫,忙忙碌碌一辈子能混个“明君”的好名声。

  一旦松懈,享受享受便成了“昏君”。

  如今董默权也不缺,势也不缺,干嘛要去趟这一趟浑水?

  董默想了很多很多,自己算是放弃了要当皇帝的想法。

  当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之后,站在他面前看上去有些畏畏缩缩的刘辩就让他有些同情了。

  “瞧瞧,这可是大汉皇帝陛下呀——”

  董默不会傻到将权力交还给刘辩,因为那是取死之道。

  所以董默方才越发同情刘辩,他是皇帝,又不像是个皇帝。

  他这辈子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傀儡,如同宠物一般被关在深宫之中。

  为了皇位的延续,他的母亲害死了他心爱的女人。

  而他为了活命,甚至亲手喂自己怀有身孕的女人吃堕胎药。

  他害怕生下皇子,估计这位权臣会要了他的命。

  每天都在惶恐与不安中度过,害怕自己这个权臣突然间就要当皇帝,让他九泉之下没有办法去面对列祖列宗。

  大多数时候都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时刻恐惧着未知的危险。

  他是大汉身份最为尊贵的人啊,但他也是大汉最为可怜的人。

  董默如何不知道他的遭遇呢?但是董默又同样不能够心慈手软。

  权力之争,大多数时候都是你死我活。

  董默留下了刘辩的命,就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心慈手软了。

  董默在看清了刘辩之后他叹了一口气,随后他远远的便下了马车,之后步行来到了刘辩的面前施礼道:“臣拜见陛下。”

  刘辩的脸上挂着招牌式的微笑,他上前伸手将董默搀扶起来,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

  “董卿辛苦了!”

  伴随着刘辩的话音落下,董默顺势站起了自己的身子,而后向着刘辩笑了笑说道:“这是臣应当做的。”看書溂

  刘辩面色有些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董默的话,便只好悻悻的笑了笑说道:“朕在宫中为卿备下了庆功宴…”

  没有等他的话说完,董默便摇了摇头说道:“臣的妻子已经在家中等了数年,请容臣先归家见过妻儿。”

  他话音落下之时,刘辩微微一顿,随即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寡人便在宫中静候董卿。”

  董默点了点头,刚刚准备拜送天子先行离开的时候,脑海中却是突然间想起了与自家小子青梅竹马的刘平。br>
  他的身体微微一顿,又想起了刘辩那不知所踪的儿子。

  “陛下…”

  略微一沉吟之后,在天子刚刚准备上车的时候,董默却是突然间开口唤住了刘辩。

  刘辩愣愣地看了一眼董默,想不明白董默是想要干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董默直接开口说道:“陛下,可否与臣同行?”

  刘辩的脸上越发疑惑,随即便听董默继续开口说道:“平儿还未曾见过陛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