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现代言情>十年守候:玫瑰花儿香>第五章好一朵玫瑰花(2)

肖晖与香玫肩扛锄头出得门来,想到刘场长悉心的关照,顿时喜形于色。但经过寺前的土坪,当看到寺堂墙上贴满的标语,心情又沉重起来。心想;革命的风暴,已经波及到这个偏远的山村。今后的形势和自己的命运又该如何呢?

早晨的太阳血迹斑斓的。红光照射下,人影被拉扯得又瘦又长。秋风萧萧,寒意嗖嗖。

举目望去,四十多人散落在一片山地里挖红茹,场面真是热闹。叽叽喳喳的讲话声、嘻嘻哈哈的说笑声,此起彼落。他们有的手拿镰刀割茹藤;有的舞动锄头挖红茹。人们口里虽然没闲着,但干活都十分卖力。这其中有一位外号叫做“大喇叭”的春香阿姨,四十多岁年纪。她的笑话最多,声音震山响。

经济场里共有八位女工,人称“八仙女”。个个能说会道,她们都是种植组和养殖组里的能人。

肖晖和香玫刚到地头,就被春香阿姨叫住了:“小姑娘、后生仔,快到这边来,我教你们怎样挖红茹。”

香玫答应一声,拉着肖晖高兴地跑了过去。

还真是应了一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似贫瘦的红土地里,挖出的红茹大如拳头。

挖红茹这种农活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大有学问。叔叔阿姨们挖出的红茹,没见几个破烂的;而肖晖和香玫挖出来的,没有几个完好的。春香阿姨给他俩边示范边指教,半天下来,倒也有些长进。

一阵急促的口哨吹响,场长在寺外大声招呼人们;开饭了!

青壮年的劳力、特别是男劳力,毎当收工时,每人必须要挑一担红茹或茹藤回去的。好心的春香阿姨,将一担装得满满的红茹各倒出一半来,另用空筐接着,分成了两个半担。她对肖晖和香玫说:“你俩必定是未曾挑担的,这两个半担就留给你们挑吧!”

看得出来,这位春香阿姨是一位热心的大好人。

肖晖看看阵势,拉住正欲挑担的香玫,急忙从她的箩筐里捧出几把红茹,放入自己身边的箩筐。

肖晖一使劲,能行!还挑起来了。只是双腿一开步,箩筐就开始晃悠。人也跟着前后左右地摇摆不定。他俩不懂得要抓住箩筐或绳索,只知道用双手紧紧握住扁担。担子在肩上摇摇晃晃,脚步在下面踉踉跄跄。香玫没走几步,“扑嗵”一声,连人带担扑倒在地。更糟糕的是扁担压在了后背上,爬都爬不起来。这场景,逗得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肖晖慌忙放下担子,帮着扯出香玫背上的扁担后,把她拉了起来。

种植组的凡组长捂住肚子笑着说:“小姑娘,学着点。下回挑担时一定要抓住箩筐,担子就不晃动了。这一趟你就别挑了,空手回家吃饭去吧!”

想想自己弄得如此狼狈,香玫真是哭笑不得。她拍拍身上的灰土,紧走几步,跟上了大伙。没走多远,忽闻“铛铛、铛铛”的钟声敲响。香玫不解其意,好奇地问春香:“春香阿姨,刚刚吹了哨子,这时又敲响钟声,它是什么意思?”

春香告诉香玫:“口哨声,表示我们经济场出工、收工的;而钟声,则表示学生们上课、下课专用的。因为我们与学生都处在同一个寺庙里,所以就用口哨与钟声来区别各自的作息时间。”

原来如此。

外面挖红茹的人还没到家,屋里已有十多个男女,早已捧着饭碗吃上了。香玫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一帮宣传队排练的人们。

现在吃的算是早餐。

饭碗里装的是掺了红茹丝的大米饭;菜碗里盛的是撒了辣椒面的冬瓜汤。都是先由厨房人员舀好的,各人自取。每人一份,強者不多占,弱者不少分。

吃罢早饭还没下肚,又听哨声催人出工了。

宣传队员也开工了,锣声鼓声一阵阵响了起来。

学生们的读书声;演员们的吼叫声,一浪盖过一浪。这两帮人马,把一座古寺闹腾得轰轰烈烈。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做了一天的农活,肖晖和香玫的手掌都打起了红红的血泡。

当天晚上,他俩疲惫地坐在寺外那堆土台的踏级上。各自抚摸着手上的血泡,含着满腔的苦水,抬头遥望天空的流云,无限感慨;人生如戏啊!

沉黙了好一阵,肖晖抚弄身旁随处可见、顽强生存的野玫瑰。抬手碰碰香玫,苦笑着说:“我的香妹子,看来你这朵美丽的玫瑰花,就要在此落地生根了。”

香玫顺势把头靠在肖晖的肩上,随口说道:“我若是在这里生根,你也必须跟我在一起开花、结果。”

肖晖听后激动地搂住香玫,情不自禁地亲了一下她的脸蛋。套用戏文的话说:“就让你我做一朵并蒂红玫,终生扎根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

肖晖那突如其来的亲密举动和知心表白,令香玫惊喜不已。出自少女的羞涩,她推开肖晖。香玫瞪着杏眼,娇声斥骂:“梦里讨媳妇,你想得美!”

经过几天的共同生活,肖晖及香玫的家人都觉得这里的人们既亲切又朴实。先前的惊恐和愁闷都悄然释怀,心情渐渐地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