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给古人来点小小的短视频震撼>第156章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

——“郭威那一套,后来被赵匡胤有样学样。”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复制。”

——“石敬瑭纯历史大罪人!割让燕云十六州,到明朝才将燕云十六州给收复回来[哭.JpG]”

——“郭威是黄旗加身,这也表明郭威一开始没想篡权的。老赵把黄袍都准备好了,显然是蓄谋已久。”

——“对啊对啊,郭威一开始就没有这种篡权的想法,老赵可是实实在在的蓄谋已久啊!”

......

【郭威建国后,他崇尚节俭、仁爱,百姓重用有才德的文臣,和之前几个军人政权大相径庭。】

【因此,他深受百姓爱戴,国家也逐渐富强起来。】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由于没有子嗣,便将皇位交给了养子柴荣。】

【柴荣原是郭威的侄子,一直追随在郭威身边。】

【刘承佑在京城制造的那场浩劫,也包括了柴荣的家人。】

【与他同命相连的郭威便将他收为养子,一直当做接班人培养。】

【柴荣继位后雄心勃勃。】

【他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他不仅在四处征讨的同时,还不忘体恤百姓。】

【使得后周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5年多的时间,他败后蜀,征南唐,伐幽燕,取天下十八州。】

【虽功绩不如秦皇汉武,但也堪称五代第一明君。】

【而当初亲眼目睹了黄旗加身的那名禁军军校,也官至殿前都点检,成了柴荣的心腹重臣。】

【此人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然而,随着柴荣的去世,后周的去数也戛然而止。】

【公元959年,39岁的柴荣不幸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

【此时,北方又传来了契丹兵南下的消息,赵匡胤亲自率军北上抵御。】

【大军行至陈桥驿时,军队哗变,赵匡胤披上黄袍被拥为帝。】

【十年前的一幕再次上演。】

【赵匡胤回师开封,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后周。】

【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至此,存续了53年的五代结束。】

【一个新的时代——宋朝,正式拉开序幕。】

......

大唐世界。

李世民之前还在好奇后世的大宋呢。

现在天幕就将大唐亡了之后的一段乱世给述说了出来。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黄巢,石敬瑭,郭威等等。

那段时间混乱无比,甚至比之前东晋五胡乱华的时候还要混乱。

燕云十六州也被那个叫做石敬瑭的人给割让给了外族。

最后才被那个明朝的朱元璋给收复了回来。

前后总共四百来年。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后世燕云十六州的割让,竟然会导致中原王朝几百年间门户洞开,边患频仍。”

李世民思量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朕当年平定四方,巩固疆域,领土完整对国家安定的重要非常。后世石敬瑭之举,实为短视之计,代价沉重,以至于后世子孙历经艰难才得以收回。”

......

大宋世界。

赵匡胤此时坐在皇宫内,望着天幕诉说之前几十年的事情,心中百感交集。

他清楚地记得柴荣临终前对自己的期望。

以及自己如何效仿郭威,以同样的方式登上帝位之后的那种欣喜。

自己能够顺利登上帝位,离不开当年郭威的那场黄袍加身。

但是当上皇帝之后,他才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有多难。

......

视频标题:【上古时期三皇五帝!】

【一口气看完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

【他们是华夏神话里顶级的神。】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燧人氏、伏羲、神农氏。】

【他们是创世之神,我们尊称他们为皇。】

【燧人氏是三皇之首,被奉为天皇,尊称燧皇。】

【他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燧人氏。】

【相传在很远的西方有一个燧明国,这个地方因为太平远荒原,以至于太阳的光芒和月亮的银辉都普照不到。】

【可以说是不见天日,不分昼夜。】

【一天,燧人氏游历到此。】

【他发现树上的鸟在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

【由此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

【他是华夏最早发明人工取火的人。】

【告别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

【称他为燧人氏,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三皇中的第二位伏羲是燧人氏的儿子。】

【伏羲是华夏古籍记载中最古老的王。】

【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夫妻。】

【还有的资料说他们是兄妹或兄妹结成的夫妻,他们两个都是人手蛇身的形象。】

【传说水神和火神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激战从天上一直打到了地上。】

【战争的结果导致一根天柱被撞断。】

【天的一角塌陷下来,出现一个巨大的窟窿。】

【洪水从天破处肆虐而来,人类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女娲不忍心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了天空。】

【这就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女娲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

【而在华夏人的精神谱系里,伏羲的角色就如同父亲。】

【伏羲更像一个发明家或是孤独的思考者。】

【白天,他俯察山川鸟兽的运行法则。】

【夜晚,他仰观天际星辰的位移变化。】

【相传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创造了先天八卦。】

【绘制出八种图形,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种图形分别对应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属性。】

【这就是八卦。】

【它是伏羲发现的宇宙的源代码。】

【也如同一个思维的纲领,堪称华夏哲学的原点。】

【八卦是古人预测未来的一个工具,从八卦发展到六十四卦。】

【然后发展成易经。】

【通过卦象之间的变化,就形成了一套华夏人解释宇宙的哲学。】

【除此之外,伏羲改进了渔猎方法,变革了婚姻制度,发明了符号乐器。】

【在洪荒初开的年代,伏羲的功绩就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远古时代的中华大地。】

【他也是人类的始祖,亦称人皇,是三皇中的第三位。】

【炎帝号神农氏。】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相传炎帝看到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

【因为这些巨大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神农氏不仅帮人们耕种,还帮助人们治病。】

【他亲自逐一品尝百草的药性,为此他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

【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被筛选出来的良药则永久的传了下来。】

【炎帝是华夏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

【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

【炎帝牛首人身,传位530年。】

【神农氏炎帝也被称为地皇。】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他们是上古时代的帝王,因其伟大被后世追尊为帝。】

【五帝中的第一位是黄帝。】

【据说黄帝和炎帝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都为伏羲的儿子。】

【少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黄帝也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人。】

【1000多年前的学者认为,黄帝叫轩辕是因为他发明了车。】

【轩是木,辕是车上的栏杆,原是前面驾车的木杆。】

【而司马迁的记载中说,黄帝居住在一个叫轩辕之丘的地方,所以黄帝叫轩辕。】

【传说黄帝出身的部落叫有熊氏。】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少典的大力士在山林中狩猎,遇到了一只巨大的熊向他求救。】

【少典拉开强弓,射杀了捕食熊的怪兽。】

【巨熊随即匍匐在少典的脚下,从此守护着少典氏族。】

【后来其他氏族就把少典氏族称为有熊氏。】

【黄帝一出生就很有灵性,不久就开口说话。】

【6岁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

【成年后聪颖而强壮,很快便从族群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部落首领。】

【黄帝之时,炎帝的影响和势力开始衰落。】

【各个部落趁机作乱,相互混战。】

【百姓因此遭殃,而炎帝却没有能力平息战乱。】

【于是黄帝站出来平定四方,安抚百姓,发展农耕。】

【许多部落前来归顺。】

【而炎帝不满。】

【炎黄二帝因此在阪泉爆发大战。】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

【阪泉之战大规模的战役一共三次,厮杀的非常激烈。】

【最终炎帝败下阵来,黄帝对战败的炎帝及其族人宽厚以待。】

【也因此得到炎帝的尊重,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

【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

【阪泉之战确立了黄帝的领导地位,拉开了英雄时代的帷幕。】

【因为炎黄二帝本就源自同一祖先,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世代通婚,也从此有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

【阪泉之战后,炎黄部落不断壮大。】

【史前时代,炎黄部落的东方是由蚩尤统领的东夷部落。】

【蚩尤部落正向西发展,为争夺生存地和奴役其他部落。】

【与炎黄两大部落发生冲突,上古传说中最着名的战争涿鹿之战爆发了。】

【传说蚩尤兄弟81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威震天下。】

【蚩尤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力量惊人,勇猛善战。】

【史籍记载,蚩尤作冶,以金作兵。】

【东夷部落冶金业比较发达,武器先进。】

【东夷部落的生产力水平似乎比炎黄部落更先进一些。】

【在战争的初期,蚩尤所向披靡。】

【黄帝率领炎黄联盟与蚩尤作战,久战不胜,陷入险境。】

【根据传说,此时被黄帝拜为天师的岐伯赶到了战场。】

【岐伯用古乐激励士兵的士气,用医药为伤者治疗。】

【全军士气空前高涨。】

【决战的那一天。】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黄帝的士兵敲响了岐伯发明的战鼓。】

【鼓声撼动天地,火光激荡人心。】

【蚩尤的士兵第一次听到如此令人震慑的声音,惊慌失措,溃不成军。】

【战争发生了转折,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

【蚩尤被黄帝身边的大将应龙杀死。】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始祖,而蚩尤则被奉为战神。】

【作为天下共主的黄帝,没有让天下人失望。】

【黄帝在位期间,播种五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

【大力发展生产,建造舟车,制定音律,做黄帝内经等。】

【今天地球上大约1\/5的人把它奉为共同的祖先,称他为人文始祖。】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他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

【依照其形象创造了文字,开创了文明的基础,尊奉为文祖。】

【仓颉的去世也充满着传奇色彩。】

【相传黄帝去世时是乘龙离开人间。】

【也有说法称黄帝是自然死亡。】

【史记中只用了6个字记录黄帝的离世:“黄帝崩,葬桥山。”】

【离开之前,黄帝把人间的基业交给了孙子颛顼。】

【颛顼也是五帝中的第二位。】

【相传炎帝的后裔水神共工曾与黄帝的孙子颛顼争夺地位,但竞争失败。】

【共工心中充满愤怒和不甘。】

【于是选择一头撞向不周山,以此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对权力的渴望。】

【共工似乎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