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给古人来点小小的短视频震撼>第155章 五代十国

大宋世界。

赵匡胤看着天幕中前朝太宗皇帝穿越成后世赵构的故事。

他的心中也不禁开始期待起来。

若真是那唐朝的太宗皇帝,或许燕云十六州也能收复回来吧。

但同时他也在心里对赵构又是一阵无语。

这个赵构到底是有多废物?

竟然被后世人如此贬低羞辱,而且还说在龙椅上拴一条狗当皇帝都比他强?

......

大唐世界。

李世民当然也看见了天幕上后世人的幻想。

此时也是对于后世那所谓的大宋感到好奇。

毕竟后世人都说,这种情况他李世民可太熟了。

李世民手指捻着下巴的胡须,心神也不由得想着这种神奇之事。

他......真的能够穿越到其他朝代么?

......

视频标题:【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

【皇帝轮流做,今天到你家。】

【唐朝灭亡后,中原大地再一次进入了一个大分裂时期。】

【在这一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尽管这五个朝代共计只存在了短短的53年,但它们的存在与变迁并不为人熟知。】

【然而,这五个朝代中却发生了许多引人入胜、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纷乱的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公元875年前后,一个屡试不第的考生再次落榜。】

【他在愤恨之余挥毫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谁也没想到。】

【这首杀气十足的诗,最后竟真的成了大唐帝国的催命符。】

【唐朝中晚期,科举舞弊制度风行。】

【每年的状元早就被世家门阀垄断。】

【往往考试还没开始,主考官就已经将中举者的名次列好了。】

【想当年,以一首《阿房宫赋》闻名天下。】

【又博通经史,十几岁就能献计。】

【平虏前宰相杜佑之孙杜牧托人找关系,也只得了个进士第五。】

【宰相的孙子都排不上前三。】

【这说明当时的科举暗箱操作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底层百姓唯一的上升通道也被世家大族垄断。】

【再加上税赋沉重,地方官员横征暴敛,民间暗流涌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写菊花诗的黄巢毅然弃笔从戎。】

【加入了濮阳私盐贩子王仙芝的造反队伍。】

【黄巢也不是个普通百姓。】

【他家也是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

【很快就得到了王仙芝的信任。】

【王仙芝死后,黄巢变成了义军首领。】

【公元880年,黄巢攻克洛阳、长安两京。】

【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第一件事就是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对唐朝的官僚士族集团进行了清洗。】

【天街踏尽公卿骨。】

【甲第朱门无一半。】

【一时间长安城尸横遍野,从东汉以来长盛不衰的世家门阀集团被连根拔起。】

【起义军虽深深动摇了唐朝的统治根基。】

【但逃到蜀地的唐僖宗迅速重振旗鼓,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之前已经投降起义军的藩镇纷纷开始倒戈。】

【黄巢一度被迫退出长安城,心腹大将朱温也于围困之中投降大唐。】

【公元882年,出身沙陀族的河东太原李克用率一万沙陀骑兵进攻长安。】

【此人骁勇善战,13岁便能一箭双雕,15岁就上过战场。】

【因其发号施令时声音嘶哑似乌鸦,大家背地里都称他李鸦儿。】

【他率领的部队也被称作鸦儿军。】

【李克用的加入让战局迅速发生逆转,沙陀起义军大败,黄巢逃走。】

【在朱温和李克用的联合攻击下,一代枭雄黄巢最终饮恨狼虎谷,黄巢起义就此平复。】

【灭黄巢后入长安。】

【李克用战功位居诸侯之首,和朱温并称晚唐双雄。】

【但是这两个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却还有一段血海深仇。】

【讨伐黄巢期间,李克用曾经救过朱温的命。】

【但朱温却将李克用视为心腹大患,欲找机会除之。】

【于是黄巢平定之后,朱温设宴招待李克用。】

【他将李克用灌醉之后,便放了一把火,企图将其烧死。】

【没想到当晚突然天降大雨,李克用在部下的掩护下才得以逃脱。】

【但是包括义子史敬思以及随他赴宴的300亲兵却全部力战而死。】

【从此两人结下生死大仇。】

【李克用这个人脾气急躁,喜欢意气用事,但却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

【虽然有时候对皇帝也是听调不听宣。】

【但每逢皇帝有难,他必定第一个率兵勤王。】

【公元895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人叛变攻打长安。】

【唐昭宗出逃。】

【又是李克用第一个出兵击败李茂贞,把唐昭宗完好无损的送回了长安。】

【李克用因功获封晋王,掌控河东之地。】

【而朱温却借平定李茂贞之机,进入长安。】

【成为首辅大臣,把持了朝政。】

【李克用手下刘仁恭也火上浇油投靠了朱温。】

【此后与朱温一起,每每与李克用针锋相对。】

【公元907年,朱温废除唐帝,公然称帝,建立后梁。】

【李克用拒绝承认朱温政权,仍然继续沿用唐朝年号。】

【五代十国自此拉开序幕。】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第十三个儿子李存孝。】

【此人力大无比,堪称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

【素有“将不过李,王不过项”之称。】

【而建立五代十国第二个政权后唐的开国皇帝就是他的亲儿子李存勖。】

【李克用临死前交给李存勖三支箭。】

【这三支箭分别代表了曾经背叛过他的三个人:朱温、刘仁恭和耶律阿保机。】

【他要李存勖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以告慰他在天之灵。】

【李存勖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善战,也继承了他的遗志。】

【此后,他每完成一件事,就将一支箭送回家庙。】

【后来他平定刘仁恭,攻灭后梁,大败契丹,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他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的决心和毅力。】

【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几乎都是平民出身,以军事起家。】

【这些从底层走出的皇帝自然了解民间疾苦。】

【执政初期都能做到亲历亲为,比较敬业。】

【然而,权力的腐蚀和诱惑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后期都变了味儿。】

【朱温滥杀无辜,好色无度,被后世称为禽兽皇帝。】

【他的残暴统治使得人民怨声载道,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而攻灭后梁的李存勖,在初期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治国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

【然而后期却因宠信伶人、怠惰政事而被称作伶官天子。】

【他的失败,再次印证了权力对于人性的腐蚀作用。】

【李克用可能没想到,他的十三太保中竟还能出现了两位皇帝。】

【他的子孙们在五代十国的历史舞台上各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命运和选择也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时代的走向。】

【公元926年,河北一带发生兵变。】

【李存勖派13太保中排名第一的李嗣源前往平叛。】

【没想到走到半路,李嗣源的部队也发生哗变。】

【要求李嗣源自立为帝。】

【可李嗣源并无反意,不顾众将阻拦,执意要亲自面见李存勖说清楚。】

【但却被一个人给拦了下来,这人就是石敬瑭。】

【石敬瑭曾多次救过李嗣源的命,不仅骁勇,还十分聪明。】

【这让武将出身的李嗣源非常欣赏。】

【后来,李嗣源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石敬瑭力劝李嗣源应当顺应时事,不能犹豫不决。】

【并表示自己愿为他做开路先锋。】

【石敬瑭的话让李嗣源拿定了主意。】

【然而,大军还未抵达洛阳,李存勖自己就先乱了起来。】

【守城士兵逃散,昔日宠信的伶人也趁机发动叛乱。】

【一代枭雄最终竟死于伶人之手。】

【李嗣源大军进洛阳后,在李存勖陵前称帝。】

【但并未改国号,仍旧称唐。】

【李嗣源是五代少有的明君。】

【他提倡节俭,兴修水利,关心百姓疾苦。】

【他执政时期是五代少有的稳定时期。】

【但可惜他却是个文盲皇帝。】

【由于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李嗣源便专门请了一个名叫冯道的大臣为他读奏折。】

【冯道是个博学之士。】

【整个五代之中,他一人就经历了四朝。】

【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四朝元老。】

【后来冯道升为宰相,读奏折一事便落在了枢密使安重诲身上。】

【但晚年的李嗣源也犯了所有五代皇帝的通病,猜忌重臣,屡屡诛杀大臣。】

【读奏折的安重诲也被怀疑假传圣旨给处死了。】

【君臣离心,父子反目。】

【儿子李从厚起兵造反,而李嗣源也在动荡中离世。】

【他的去世,让姑爷石敬瑭深感悲痛。】

【然而,谁能想到后唐最终就是葬送在了他的手里。】

【石敬瑭原本没有反心,但岳父的去世却让他失去了庇护。】

【继位的李从厚也架不住朝中大臣整日在他耳边说石敬瑭必反,于是便打算事先图之。】

【大受刺激的石敬瑭起兵叛乱,向契丹人求援。】

【并向耶律德光承诺割让幽云十六州,年年进贡,以儿国相称。】

【这一屈辱的条件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尤其是石敬瑭手下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刘知远。】

【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许诺这么多,只给钱就可以了。】

【但石敬瑭坚持一意孤行,最终留下了千古骂名。】

【正愁没理由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发兵营救石敬瑭。】

【在击退后唐大军之后,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

【石敬瑭也履行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从此中原北方失去屏障,门户大开。】

【石敬瑭称帝的第二年,就在契丹大军的帮助下攻入洛阳,后唐就此灭亡。】

【石敬瑭在位期间,对契丹百依百顺。】

【看不惯他的刘知远渐渐与他离心离德,在河东拥兵自重。】

【石敬瑭死后,契丹果然开始大肆进攻中原。】

【继位的杨光远根本无力抵抗。】

【公元947年,契丹攻陷京师,后晋灭亡。】

【此时,刘知远的亲信郭威劝他趁机称帝。】

【郭威原是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

【刘知远投靠后晋时,郭威才前往投奔。】

【此人勇武而又知兵法,刘知远走哪都喜欢把他带在身边。】

【后来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改国号为汉,郭威也因拥立之功成为刘知远心腹。】

【刘知远称帝后,马上下诏禁止为契丹扩取钱帛,处死还在中原的契丹人。】

【此举深得民心,晋朝旧臣也纷纷前来归附。】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948年,刘知远病逝。】

【临终前将儿子刘承佑托孤给了郭威等重臣。】

【但刘承佑却对郭威这些父亲留下的老臣十分猜忌,总想找机会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他趁郭威出兵平叛,竟将他留在京城的所有家眷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盛怒之下的郭威当即引兵攻破京城,刘承佑在逃亡途中被杀。】

【郭威进京后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拥立了刘知远的养子刘晕为帝。】

【然而,不久之后,北方突然传来契丹军南下的消息,郭威亲自率军出城北上。】

【大军途经澶州时,士兵突然发生兵变。】

【将一面黄旗盖在郭威身上,拥立他称帝。】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郭威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顺应天意民心。】

【他返回开封,夺取政权,建立了后周。】

【这一幕被郭威手下的一名禁军军校记在了心里,并在将来学以致用。】

——“难不成这个禁军军校就是赵匡胤?原来黄袍加身是在这里来的!!”

——“赵匡胤:很好,我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