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27岁俱乐部【完结】>第24章 “你迟早暴富。”

  江城十月的天气向来不错,今年更是金风送爽,一整个秋天,空气中都弥漫着清甜的桂花香。

  度过开学季的大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社畜也在国庆长假后安心打工,因而光湾街的面馆、烧烤店、大排档……在这个十月迎来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节。

  兼之光湾街酒香不怕巷子深,市井之地卧虎藏龙,是不少江城老饕们惦念的地方,因而各家的老板也拿出自己的镇店手艺暗中较劲,势要比出个状元榜眼探花来。

  只是今年,光湾街杀出了一匹实力炸裂的黑马,把向来睥睨群雄、当第一名当习惯了的【老五烧烤】都压了一头。

  【乐甘面】。

  【乐甘面】店里只卖一种热干面,开业期没活动,后续没宣传、没推广,堪称典型的“三无店家”。

  甚至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

  它不入江湖,江湖却依旧因它而腥风血雨。

  蒋晓博刚上给学生上完考研英语课,搭地铁在终点站光湾广场下了车。

  今天新东方发了他大几千的课时费,他原本准备奢侈一把打个出租车,拿出手机思忖再三,最终还是脚步一拐,进了光湾街。

  他目光让【乐甘面】门口小黑板上的三行醒目大字震住了:

  【小店只卖热干面,售价叁元

  人手不够,自备零钱不设找零

  空间不足,尽量打包或站着吃】

  规矩也太多了吧。

  饶是如此傲娇,【乐甘面】的等位食客还是排成了超长的S形,叽喳的吵闹声比公共澡堂还杂乱。

  蒋晓博有一种直觉,如果【乐甘面】的规矩再多些,人数还能翻番。

  他捂着耳朵,一边腾挪闪转,一边念叨“借过一下,来找人的”,在众人或气愤或鄙夷的眼神中,挤了两三分钟才挤到店门口。

  “江……”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蒋晓博眼珠当场弹出了眼眶,嘴巴张成了个完美的圆形。

  一起当了三年的“硬扛少男”,他头一次看到江念博如此模样。

  湿热的水汽缭绕之间,只见江念博穿着白大褂,带着透明的餐饮口罩和手套,将码好的碱水面依次放进五六只漏勺下到锅中,不消片刻拿出漏勺摆荡两下沥干水分,接着将面条盛进碗中,蜻蜓点水一般,从旁边的烧杯中盛起芝麻酱小咸菜,洒进碗里。

  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而漏勺和筷子仿佛长在他手掌中似的,更显他的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蒋晓博以为一碗热干面就这样大功告成,未料江念博用筷子在桌旁的一个乐扣密封杯中蘸了蘸。密封杯盖得紧,只留了一个方便筷子出入的小口,里面似乎是清水。就在蒋晓博诧异之间,江念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筷子上的水珠点在面条上。

  香气这才像解除了封印一般,直往人鼻子里钻。

  煮面的过程不过两三分钟,江念博竟然还有时间撩起颈间的毛巾擦擦汗,再向食客问一句“葱花香菜都要吗”。

  等面的是两个姑娘,其中一个冒着星星眼,答非所问:“博士小哥哥,你好帅啊!我能给你拍个照吗?”

  还未等江念博反应,手机闪光灯霎时亮了一下。

  蒋晓博想,劳动果然是会让人发生改变。

  自打住进404,他这位室友一直以高大的理工男形象示人,但毕竟是读博,他的精神气质总是恹恹的,给人一种灰扑扑的感觉。再说难听点,就是萎。

  然而现在,江念博的眉毛还是时不时地皱一下,却显而易见地明快了许多,整个人在俊美和接地气之间反复横跳。

  “葱花香菜都要。”蒋晓博回过神来,抬手把自己快惊掉的下巴往上推,和江念博开玩笑。

  江念博注意力都在碗里,还以为是普通食客提的要求,依惯性答话:“好嘞,都要是吧。”

  察觉到熟悉的声音,江念博才抬头,眼神是抑制不住的惊喜,拿腔拿调道:“经管系学神莅临,小店蓬荜生辉,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他今天穿的是那件【导师心腹大患】的T恤,汗水和蒸汽早已将衣服打湿,胸肌扒在布料上,若隐若现,却又呼之欲出。

  “什么经管系学神,就是一搬砖人。我刚在新东方打完工,顺路来瞧瞧你。”蒋晓博盯着他看了几秒,目光移到他臂上流畅的肌肉线条和间或鼓起的青色血管,竖起大拇指笑道:“没看出来,手稳得一批,专业。”

  “还不是在实验室举焊枪举出来的。”江念博举起毛巾擦汗,“我这个博士读的,没拿到学历,倒是练出了臂力。”

  这话像调侃,然而更像自嘲,蒋晓博斟酌了几秒,没有接话。

  一旁在排队的食客等得急了,江念博连着道了几声歉,对蒋晓博道:“等我半小时,饭点儿过了就好了,到时候我们聊。”

  ……

  说是半小时,但来吃面的食客无穷匮也,“贪吃蛇”完全没有要变短的趋势。蒋晓博无奈,只得在面馆旁边马路牙子上找了块干净的砖头坐下,每隔几秒就要扭头去盯着面馆的动向,偶尔对上江念博不解的目光,便冲他眯着眼笑笑。

  如此也无甚趣味,他又开始刷新浪微博。

  140字的图文无一例外都是碎片化信息,三秒前某知名女星发了张嘟嘴生活照,五分钟前【江照黄鹤BBS官方号】发了【能不能管管江科大学生死活?一人血书跪求在校园加装充电桩】的吐槽,而十分钟前,【江城那些事儿】则新鲜出炉了一篇【江城十大宝藏面馆】的博文。

  看久了也免不了厌烦,他干脆拿出考研英语教案,借着路灯开始备课。

  磨了几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蒋晓博看看手机,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七点半。

  “接着。”江念博早就看到了他的教案,撂过去一瓶怡宝。

  蒋晓博稳稳接过矿泉水:“七点半就打烊,太早了吧,有食客没排上怎么办?”

  江念博整个人像被从水里捞出来的,头发都汗湿了。他疲惫地笑:“今天太累了,早点关店。没排上的就只能跟他们说一句对不起了。”

  “好家伙,你这是在玩‘饥饿营销’吗?”蒋晓博感叹地说了句,接着拿出自己新买的小米手机,“你看看这个,最近刚出的国产手机品牌,比诺基亚好用,比苹果便宜。就是手机限量,要靠抢,上个月楼下信院哥们写了个自动抢手机的程序,我这才买到。对了,小米的创始人也是在江城上的大学。(1)”

  江念博:“说这个干什么?”

  蒋晓博语气中带着佩服:“你这饥饿营销比小米手机还厉害。你信不信,你关店越早,明天等位的人越多?好的东西才限量呢。”

  江念博没有接话,思忖了几秒,转而问道:“在我这儿受委屈了吧?也不找个咖啡馆坐一会儿。”

  在蒋晓博看来,咖啡这种饮料,成本大几块,却要卖到十倍以上的价格,是世界上最为暴利的骗子商品之一,他道:“我穷啊,收入还没到智商税起征点。”

  还是熟悉的室友,一切仿佛回到以前的校园生活,江念博露出安心的笑容:“啧,抠死你算了。”

  过了片刻,他又问:“讲课讲得嗓子冒烟了吧?怎么突然想到来我这儿了?”

  蒋晓博的心思这才从真题上抽离,拧开瓶盖灌了两口,擦擦嘴:“本刘姥姥来看凤姐了。没想到你比在学校那会儿还忙。”

  一抬头,他看到江念博的眼睛——眼眸因为忙碌了一天而略显浑浊,但瞳仁却凝着光。

  江念博自己也拿了瓶矿泉水,边喝边道:“我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翘过的课,都会变成开面馆的时候要加的班。”

  “凤姐,忙点好。”蒋晓博道。

  他抬眸看见【乐甘面】门口的小黑板写了【已打烊】二字,便放心大胆地打开了话匣子。

  “你见过哪个王熙凤是自己动手干活的?”江念博冲他扯了扯嘴角,笑得有点硬,“还凤姐,骂谁机关算尽呢?”

  他是理科生,文化水平比不上蒋晓博,但高低看过几章《红楼梦》。

  蒋晓博把教案装进书包:“是说你聪明(2),这面馆开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这下你妈妈的手术费该凑齐了吧?”

  江念博点头:“三天前刚动手术,恢复得还不错。付了手术费,大约还剩四五千在我手上。”

  退学一事,他仍然瞒着父母,只说这钱是实验室接了个外面的小项目赚到的。

  蒋晓博在心里打了会儿算盘,估摸着面馆月流水五六万是有的。作为一个浑身散发铜臭味的经济学博士,他认为【乐甘面】已然度过了最为凶险的开业阶段。

  更令他惊叹的是,对于江念博这样一个零经验小聋瞎来说,开业一个月就能盈利,说是奇迹也不为过。于是他道:“那就好。你这面馆开的,魔兽顺风局都没这么顺,你可得好好感谢老天爷。”

  江念博反而若有所思:“老天爷没帮上什么忙,主要感谢乐甘……”

  话还没说完,蒋晓博忽然想到什么,掏出手机,打断他的话:“对了,江,【乐甘面】在网上挺火的,我记得上周【江城那些事儿】就发微博安利了你们,说你是全江城最会煮面的博士,连店里的调料盒,用的都是烧杯。今天又搞了个什么‘江城十大’,里面也有你们店大名,好几万的评论点赞。”

  手机里是【江城那些事儿】的微博主页。

  正是这个账号,当初爆料了江念博和卖电脑的店主的冲突,直接导致他背了个留校察看的处分,算是让他退学的导火索。

  但也是这个账号,不知道是接了哪位食客的私信投稿,道是光湾街有一家新开的【乐甘面】,面有异香,老板也有故事,是个卖面救母的退学博士生,堪称当代卧冰求鲤的王祥、扇枕温席的黄香,关键是长得还特别帅……

  【乐甘面】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做到如此地步,这波自来水推广功不可没。甚至有江城都市报的记者看到微博,摸到了店里想要采访。

  结果当然是被江念博不动然拒。他倒并不是害羞,抑或有什么顾虑,只是煮面买面委实太忙了,没时间。

  婉拒记者的那日,店里有不少食客,“退学博士拒绝采访,一心只想低调卖面”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成为坊间美谈——【乐甘面】更火了。

  世事大抵有心栽花无心插柳,而孽缘总是令人一言难尽。江念博千百种思绪堆在心头,眸光也明明暗暗。他感到有些热,便脱了白大褂向店里走,还喃喃道:“是它欠我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蒋晓博跟着他往回踱,眼风一扫,江念博T恤上的【导师心腹大患】尽入眼帘。

  他道:“江啊,你看能不能和学院说说情撒!重新回去读书。”

  江念博原本走得飞快,听闻此话脚步顿住。

  他整个人仿佛变成了尊冰雕,周身散发雾气的同时又坚硬异常,透着难以接近的感觉。寒意不断从他身上散发,周围的空气迅速凝成一个个暗冷的旋涡。

  《江城科学技术大学退学处理告知书》就压在面馆收银台的抽屉里,想到那张纸上醒目的大红色标题,江念博搓了搓脸:“我一个面馆小老板,哪配回学校读书。接下来也没什么想法,就是多攒点钱——我妈的病要终生服药,我也得防着这个。”

  “什么小老板,我看你像CEO,江大CEO,努努力,把【乐甘面】做成月流水百千万的连锁店。”觉察到江念博的阴郁,蒋晓博自知失言,只能打圆场。

  江念博淡笑:“借你吉言。”

  “我看人很准的,江大CEO,你迟早暴富。”场没圆回来,蒋晓博小心地抽了口气,绞尽脑汁转移着话题。

  二人一时间都沉默了,面馆不远处,“嗡嗡”的电驴轮胎摩擦声愈发清晰。

  蒋晓博伸头看了一眼,如释重负地笑了下,心道,救星虽迟但到。

  江念博皱起的眉头给他整个人解了冻:“你乐什么?”

  蒋晓博:“凤姐,你家平儿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1)小米初代刚上市的时候,打得就是饥饿营销的噱头,买家要去预约、在指定时间抢所谓的F码,通过F码购买手机。当时刷F码的盛况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2)《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有一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