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第257章 豆腐与羊毛

莲花湾子里的人家,都是从各个地方逃荒而来,在此地开荒定居,比起别的村庄,以一姓为核心,自然要差的多。

可现在有徐令在,他们可以自豪地对外人介绍自己的村庄。

“我是莲花湾子的,你不知道在哪?那你总知道徐令吧?”

“徐令你不知道?那你知道厕纸是谁造的不?你家的稻子亩产多少?”

“啥?才三百?!那你得赶紧去莲花湾子买徐令家的稻种啊,用他家的稻种,你能亩产六百斤呢!”

“我骗你有什么好处,你这人真是的,不信就算了——”

每次有人这样说之后,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来找徐令买稻种。

徐令的名声和威望在慢慢提升,如今还只是小范围的,等他的货物卖到更远的地方,人人都会知道他徐令。

不过徐令仁商的名声想要传的更远,名声更美好,似乎还需要一些契机。

徐令带着磨好的米粉回家去,糯米粉用来炸糖糕,米粉冲泡着喝,新米的香气盈溢在小院里,粘稠的米糊糊喝到胃里,只觉得胃里暖暖的。

家里人都爱喝,一人一小碗,没一会儿米粉就少了一半。

顾迢也喜欢喝这个,她现在怀孕六个月了,时常会觉得嘴巴发馋,总觉得不吃点什么就不舒服,夜里也经常饿,冲碗米糊糊喝正好。

米糊糊不多,徐令留下大半放家里,又舀出来小半打算下午连着炸好的糖糕一起送去顾家。

如今赶上收稻的时候,私塾里放假两天,再给赵凌升送去。

糖糕里面裹得是白糖,这时候的白糖价格高昂,寻常人家谁吃得起?

沈氏往糯米里放糖的时候,心像是被割肉一样不舍得。

徐令却不以为然。

他从外头买的糖是那种黑色的甘蔗黑糖,并非是白砂糖,虽然价格同样很高,却和白砂糖没啥可比性。

而这些白砂糖,都是他二次提纯提出来的。

甘蔗榨汁,放入缸中,用火慢慢熬制成黄黑色的糖浆,凝结之后就是黑砂糖,这时候市面上买卖的糖,大多是黑糖或者红糖,更便宜的就是饴糖,是用麦芽做出来的。颜值正色泽纯的白砂糖,只有非富即贵的人家才能享用。

实际上,让黑砂糖变成白砂糖,所需就是黄泥水而已。

把黑砂糖放入漏斗中,用黄泥水浇淋,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漏斗中留下白霜,白霜就是白砂糖。

其原理就是利用黄泥的附着性,操作起来可以说是有手就行。

所以徐令在空间里,没少提炼白砂糖。

光是他囤的那些白砂糖,全拿出来卖都是一个恐怖的数量。

但徐令根本没打算卖。

战争时期,这些糖就是最好的战备物资。

炸好的糖糕因为有糖,比米粉更受人欢迎,徐令让家里的孩子送遍亲人,剩下的猪油澄清后,还是金黄的。

完全到不了废油的程度。

徐令有些可惜,想了想,叫徐平去隔壁村多买些豆腐回来。

“哥,买那么多豆腐干啥?吃不完不就放坏了吗?”

“让你去就去,家里还有酒没?若是没了,就再去打一坛回来。”

很快,豆腐和酒就都买回来了。

徐令洗干净手,把老豆腐切成小块,铺到稻草上发酵,等豆腐长出黄色粘稠状物或者长白色毛毛,这便是发酵成功了。

徐令说了调料的法子,徐氏帮着调好香料,主要是盐和胡椒粉,然后把臭豆腐挨个蘸酒,再滚一便调料,放干净坛子里,一块块码好,最后封好坛子。

一坛坛豆腐封好放库房,徐平好奇道:“哥,这是要做啥?”

“臭豆腐,没吃过吧?”

徐安神色犹豫,“都臭了,还能吃吗?”

“能不能吃,几天后你就知道了。”

“都不许偷偷打开坛子偷看啊!”

徐令告诫弟弟妹妹,带头离开库房,想着臭豆腐的味道,在心里偷偷吸溜口水,要是能搞到辣椒就好了。

辣椒啊辣椒,你在哪里?

还有去年让那些夷商带的胡椒枝条不知道有没有消息,实在不行,只能寄希望田钰中远去西域能有点收获。

除了辣椒,还有土豆、红薯、玉米,要是能引进这三种作物任何一种,徐令都有把握让局势更上一层楼。

可惜他不会分身术,没法到处乱跑去收集这些作物。

只能希望那些夷商给点力。

日子一天天照过,徐家这些人,各有各的事,徐磊帮着顾利田收稻,徐圆圆沉浸在织毛线中无法自拔,毕竟每做出来一样织物,大堂哥都会给她奖励。

小姑娘收到一个银镯子,不知有多欢喜,第一时间戴在手上,睡觉都不肯取下来。

她心灵手巧,有时候顾迢也会在一旁指点,出出主意,没过多久,徐圆圆就把毛衣给织出来了。

“大哥!你看,这是不是你要的线衣?”徐圆圆脸蛋通红,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整天和毛线为伴,不知有多热。

徐令展开毛衣一看,怪像样子,就是有点小。

徐圆圆不好意思地笑:“我对着自己比划的,等我量量大哥的身形,给大哥做一件出来!”

徐令揉乱小丫头的羊角髻,“圆圆真棒,不急着要,你做出来之后就能教给其他人,不需要你天天做,有这时间,读读书,出去玩都可以!”

徐令心里头有些愧疚,徐圆圆才十岁,放前世还在上小学呢,现在被他当成童工一般压榨,连玩的时候都没有。

徐圆圆眨巴着眼睛,“大哥,我不累的。”

她喜欢给大堂哥干活,喜欢被他摸着头表扬,每次心里都热乎乎的。

之前搓的毛线不太够了,徐令为此又在村里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让她们帮着搓毛线团成线团,包吃,工钱日结。

村里的女人喜欢干,抢着要干。

不过徐令收回来放到的六百斤羊毛很快就被搓完了。

虽然不知道徐令要羊毛搓成毛线做什么,夫妇人之中有一个叫钱三娘的,主动对徐令道:“我娘家几个小弟都是养羊的,你要是还要羊毛,我回娘家给你问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