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第204章 意外之客

虽说徐令打算留在家乡陪着顾迢生产,可外头的那些事也不能完全扔在脑后,不得已还是要跑出去一趟,找能信任的人传递书信。

回来这些天,徐令没有一天是忙着的。

要去县里找孙宝尧他们,人情场上的事儿少不了,吃吃喝喝,聊聊时事变化,结识新的朋友。

育苗之后,就是插秧,家里头二三十亩地,全都要人力插秧。

幸好徐令回来时买了一头耕牛,直接就能下地干活,提高不少效率。

到插秧时,陈胜陈泽兄弟俩拉着牛,另外在冯何两个村子的七八亩地,就要徐令一家自己干了。

人多力量也大,徐令先是帮着老丈人一家种完地,然后他们两个又来给徐家种地,徐平徐磊也都加入进去,女人们在屋里做饭,忙的不可开交。

就这徐令还要趁着去镇上拉鸟粪的功夫,隔三差五带回来一些果树,在屋前屋后栽种。

梨树、桃树、无花果树,柿子树、枣树、杏树……

为了种这些果树,徐令还花费不少心思,又要对称又要讲究美观,种好之后没多久,新叶发芽,招惹来不少蜜蜂蝴蝶。

四月份,桑树长出新叶,家家户户都养蚕,有时候天还没亮女人们就要起床,背上背篓,拿着镰刀,家里的桑叶采完了,就要去更远的地方,为了采桑叶,有时候甚至要走上二三里路。

温度渐渐回暖,冬天被冻的吸鼻涕的小孩子终于可以放飞自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充满泥土芬芳的田野里四处乱跑。

挖野菜,逮青蛙,放鱼笼捉小鱼,忙的不亦乐乎。

徐令准备建私塾,和村里头商量过后,也已经选好位置,就等着春耕过后招人开工。

村里的人都知道徐令要自掏腰包给村里盖私塾,请夫子,对徐令更是敬重,提起他来也没有从前的肆意了。

时间在一天又一天的匆忙之中流逝,徐令拖了半个多月,总算下定决心要去灵宝镇一趟看看情况。

消息传到村里,徐家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天傍晚,徐家人坐在春风徐徐的小院吃晚饭,院子里梨花洁白,桃花娇红,花瓣吹落泥地,远门敞开,一片欢声笑语中,赵家老太爷赵铁根突然扛着锄头找上门来。

徐令连忙请赵铁根进屋来。

赵铁根摆摆手,不情愿进去,示意徐令站过道说话就成。

他嘶着搓搓手,像是犹豫许久才来说这些话的,“徐令啊,你是个好后生,平时出门游历也多,咱们村里人谁见了你都说你是个有出息的。”

“赵家爷爷,您这话说客气了,赵臻才是咱村里最有出息的,我不过是个商人,这算得了什么?”

“哎,话不能这么说,”赵铁根似乎很意外徐令会夸奖赵臻,情不自禁地眯了眯双眼,笑着道:“臻儿也就会读点书,在你面前算不得什么本事,我听闻你此次要去灵宝镇?”

徐令心中一算,现在都三月中旬了,马上就要四月份,府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们二坊镇的读书人想要参加府试,都要去灵宝镇去,这关节赵铁根找上门,肯定是和此事有关。

果不其然,赵铁根说道:“我家臻儿没出过什么远门,我想着让你俩路上做个伴,有你陪着,到了灵宝镇多照顾照顾,我也能放心。你俩都是咱村里的好孩子,以后出去了,不都要相互帮衬着么?”

赵铁根说着,从袖子里掏出几十文碎银来,搁到徐令手里。

徐令只觉得好笑,赵铁根这人,你说他没心吧,他好歹知道求自己帮忙办事。

你说他有心吧,给这几十文钱还不如给点家里的特产显得人亲近。

弄得人不上不下,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徐令把钱还回去,笑着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算不得什么大事,赵家爷爷尽管放心,赵兄打算何时出发?约定个时间一起走一段路而已,都是同村之人,还收什么钱呢。”

赵铁根笑的脸上褶子像是开满的菊花,硬推着把钱给徐令,二人商定好后日出发,他便又扛着锄头离开了。

徐令没把这事放心上,反正只是顺路,到码头就下了。

却说那赵铁根回到家中,怎么说的此事呢。

他一回到家,就把锄头放在过道里,先去后院看看牛棚的牛,吃的饱不饱,有没有喂干净的水。

接着就是去厨房,看两眼,然后再回到牛棚旁边干点小活。

他年纪大了,也干不动那么重的体力活,家里的儿子多,儿媳妇也多,孙子也都长大到能干活,不缺他一个老头子。

等晚上一大家子吃饭,赵臻也回来了,他媳妇顾瑶不上桌吃饭,平日都是端房里伺候着。

一开始赵铁根也颇有微词,后来知道这个孙媳妇可能怀的是双胎男孩,立马就转变态度,由着她去了。

要是真的能给赵臻生俩孩子,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饭桌上,大家都安静吃着自己的饭,唯独赵臻要说话,他对众人讲着今日在私塾都学了什么,背了哪些书,有什么新鲜事。

说来说去也就那几样。

这习惯,从赵臻年幼之时养成,后来被赵铁根定为家里的规矩,一照做就是这么多年。

众人耳朵都听的磨出茧子了,赵老太爷却听的很仔细,听完了还要对大家讲两句,让家里的孙子辈都多向赵臻学习。

赵臻嘴角微微上扬,面上却依旧谦虚,“爷爷,孙儿还有许多要学的。”

赵铁根更是满意点头,询问夫子对他此次府试的看法。

赵臻从容道:“老师讲我厚积薄发,此次如无意外,必中!”

按照赵臻的年纪,早就该参加府试了,只不过他十四岁时拜了老师,老师视他为嫡亲子弟,叮嘱赵臻要苦心钻研,一鸣惊人。

何为一鸣惊人?自然是府试乡试会试三连中!

如此一来,他绝对能够积累不少的名望。

而赵臻把此计告诉爷爷之后,他也无比赞同。

是以赵臻才拖到这个年纪才参加府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