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官居一品>第423章 去信

第二天苏惟生就得到一个好消息,小柱醒了!

苏惟生被抬过去看他的时候,梁老大夫刚给他扎完针,臭小子全身跟个刺猬似的,还要强撑着说话,

“少爷,小的……听见您……您说的话了!锅子肘子肉包子,卤煮点心蜜饯子,可馋死我了!”

苏惟生既高兴又心酸,“早知你这么馋,就该让张妈和白芷在你床前多摆些好吃的,说不定早醒了!”

小柱嘿嘿傻笑,一屋子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回到房里,苏惟生支开小王大夫和梁一楼,让苏正德给京城写信问苏三老爷右手有没有受过伤时,苏正德直接道,

“不用问族伯,这事儿我就知道。”

“您知道?”

“是啊,”苏正德砸吧砸吧嘴,“苏正贤那事儿当时在清水村闹得极大,全族的人都被叫到了祠堂。族伯说让大家伙儿睁大眼睛看清楚,作奸犯科欺压良民的人是个什么下场!”

“我头一次见族伯发那么大的火,也是头一次见到那等场面,所以记得特别清楚。不止是我,整个清水村有些年纪的,估计都没忘!”

苏正贤仗着自己新科举人的身份,求纳隔壁村葛家的女儿为妾不成,就把人掳走奸污,事后没事儿人一样将人送回了葛家。

那姑娘当晚就上吊了。

葛家老汉告到官府,当时的胡县令念及与苏正良的交情,请了苏老太爷过去商议,看能不能想法子将此事按下来,保住苏正贤这个前途无量的才子。

苏老太爷这才晓得族中出了这么个禽兽不如的东西,他天生嫉恶如仇,并不愿替苏正贤遮掩,反而请胡县令从严处置。

回到清水村,苏老太爷便将苏家族人召到祠堂,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苏正贤按族规打了三十大板。

而后将袒护儿子、不知悔改的苏三老爷一整房人都除了族,把苏正贤扭送到了公堂之上。

“三……苏伦就是那会儿扑在苏正贤身上替他挡板子,才被打断了几根手指,具体几根,没人知道。因为在他们家被除族的当天,苏伦就变卖家产追去了县衙,并没在村里请大夫。”

“过堂那天我要干活儿,没去县城看。只后来听村里人讲,苏正贤被夺去功名,杖责一百后流放到了西北。”

“苏伦在那之后就没了消息,大家都说,应该是追着苏正贤往西北去了。”

“苏正贤接连两次受伤,还要被流放到那不毛之地,沿途若不用银子打点,估摸着过不了几天就得没命。”

“族伯对此事讳莫如深,所以这些年也一直没什么人提起。如果按你所说,他们当真投靠了外族,那可真是……”

禽兽不如啊!

苏惟生若有所思,“原来苏正贤是被流放到了西北,苏三老爷也确实断过指骨……”

奸污民女、致其死亡,在本朝按律当绞。

苏正贤却只被夺去功名、杖责流放,看来不是苏三老爷使了银子,就是胡县令终究看在苏家的面子上,从轻发落了。

但无论如何,那个所谓的月色阁阁主的身份,已经确定无疑——正是从前被除族的苏家三老爷,苏伦。

锋台汗国自先帝晚年便开始冒头,后来相继吞并北凉和漠北的大部分国家,再然后灭了契丹。

如今陈兵西屿关外的两个外族,金西国与锋台汗国,前者的国土面积并不广,只占领了西北的一小片地区。

东北和西北关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后者的统治下。

锋台汗国势力如此庞大,在定西郡内又极有可能有内应,想从关内弄几个流放的汉臣不要太容易。

那么,在锋台汗国内的汉人,真的只有苏正贤父子吗?

从先帝晚年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大魏到底有多少罪臣被流放到了西北和东北?

其中,又有多少投靠了外族?

“爹,您写吧,把我的猜测告诉大伯,也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另外杭参政和世子那里也得提醒一二,此事事关重大,耽误不得。”

苏正德按苏惟生的意思,先给苏正良写了封信,然后是给夏礼青的。

信上将灰渡招供的事情说了,奉上黎映抄录的名单,又拜托了他三件事。

第一,请他查一查常氏贴身伺候的婆子中,有没有人的儿子叫阿圆。

她和韩五少爷在二月之前有没有变卖过产业?

如果有,在变卖产业之前接触过哪些人?京城找过月色阁的大户又接触过哪些人?

两者之同时接触过的人中,极有可能有外族的探子。

另外,城南东来客栈在二月里有没有接待过一个叫福爷的客人,若有,试着查一查“福爷”和东来客栈的底细。

毕竟关乎十三条人命,苏惟生不能只听信灰渡的一面之词。

第二,请他派人盯着城北的四季班和老黑铁匠铺,寻找可疑人员。

第三,调查这二十多年中被流放到北方的罪臣,列出一份名录。

接下来便是给杭参政和苏正武的,同样奉上名单。

灰渡的供词自然要说,还要让杭参政提醒平阳伯——朝中、军中和西屿关附近,都可能有敌军的探子,请他们多加小心。

另外么,便是请杭参政暗中查访,定西郡内四年前新办的户籍文书,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这其实是个大工程。

一县之中,负责户籍文书的是主簿,如果是在同一个县办理的,那还好说。

可要是在每个州府辖下的每个县、每个村镇分别办理几个,那就很难查了。

但若真是后一种情况,又可以证明一件事——能让如此多的主簿甚至县令同时行这个方便,知府以下的官员能做到吗?

如此,目标范围就缩小了。

苏正德听得云里雾里,“可如果不是官府的人呢?我听小栓说,当年他们在逃命的路上,就曾花银子找过当地的中人伢人地头蛇啥的,办个文书再简单不过。”

苏惟生笑道,“不然爹以为,我为何要给三伯去信?三伯和胡家镖局在陇西经营了多少年、走南闯北去过多少地方?既如此,与周边定西郡的江湖势力定然有来往。伢人地头蛇什么的,还真就得让他们来找。”

“四年前有谁替人办过文书、办过多少文书,只要有心查探,定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睛。毕竟,数百人……可不是一笔小生意。”

“有灰渡招供的名单在手,查起来也有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