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武动大晋,诡才书生>第176章 半字不差

洛阳勤阳殿。

各部尚书、内阁学士各率麾下大员,泾渭分明的站着。

人头攒动。

虽然早朝已过,人员规模却堪比早朝。

季寿率先发难:“圣上,老臣风闻寿安知县李琼已收拢平望谭家,如今麾下光是四品大武夫已高达八九位,五六品大武夫更不可计数,实力比九小势力亦不遑多让。”

如今天下震动,多有传闻其欲拥武自重,老臣提请遣散其部属,以安天下悠悠众口。”

另有两朝元老声援:“老臣听闻西北疫病初定后,各州县民众已弃佛弃道,皆在自发为李琼建生祠,要为传俑万世。

长此以往,西北之地只怕要只知李琼而不知浩荡皇恩。”

第三人站出:“李琼嗜杀成性,臣提请撤裁他知县一职,再遣散部众,以安天下。”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殿下群臣响应者如云,多个阵营口径出奇一致。

石征不动声色:“任尚书,你如何说?”

吏部尚书任豫大步出列,迟疑:“李琼上任不足半月,资历尚浅,又是文臣,如此急于聚拢四方武力,确是不怪天下人猜忌。”

石征:“依你之意呢?”

任豫咬牙:“此人言行无忌,太过狂傲,臣恐养虎为患。”

内阁大学士墨融笑呵呵插嘴:“任尚书,李琼可是你亲自举荐的呀。”

任豫朝殿上伏首:“臣识人不明,提请自降半年俸禄,请圣上恩准。”

石征没有搭理,纵目巡视,皮笑肉不笑:“众爱卿口径如此一致,真是难得。”

“臣有话说。”

人群后方,走出一个虎头虎脑的武将:“臣虽久居南方,足迹未过洛阳以北,但对李琼上任后之言行也略闻一二。”

此人嗜杀不假,但所杀之人皆有致死之由,寿安乱局,不杀何以迅速安民生。

此人狂傲也是不假,却掏心窝子的处处为民。至于平望谭家,嘿,个中缘由,诸位大人皆心知肚明,岂能赖到他头上去。”

众人心头发沉。

此人出身南方季家,这南方季家树大根深,影响力之大,尤胜庆阳几分。

果然,始终未动的礼部尚书季潮笑呵呵出头:“自古从众者无大才,老夫也是极为看好李琼的,只可惜无缘见上一面。”

由他带头,南方各势力相继有人为李琼出头。

倒也不见得全是好心,凡能让北方派系不痛快的,咱南方派系就乐于做。

一时之间,朝堂上,南北两大派系唇枪舌战,脸红脖子粗。

石征手抚额头,昏昏欲睡。

啥叫尾大去不掉?

眼前这些就是。

大晋设一官,怕他贪腐,设几人监督。

怕人坐大,又立其他势力制衡。

长此以往,便机构臃肿,形成眼前之局面。

如果有可能,他真想重新洗牌,把眼前这些人全砍了。

哪怕不能,杀三分之一也好,至少能图个耳根清净些。

殿下,两方胶着争论,难分胜负。

不久,有大臣猛的大喝:“圣上,臣有本奏。”

大殿迅速止声。

石征坐姿一正。

那大臣朗声:“昨日午后开始,蜀中唐门上下集体北上,聚结汉中,如今的顺庆紫霞山已人去楼空,便连看门守卫也没有了。”

“臣奏唐门擅离职守,扰乱社稷,请圣上下旨查办。”

“啊?”

不知者齐声惊叫。

大晋各路诸侯所处位置,确是出于稳固江山社稷目的。

不问而迁,乃是重罪。

知者纷纷皱眉。

此人素来与唐门交往甚密,这是想干嘛?

恰在此时,大太监林唯小跑着入内:“禀圣上,紫霞侯求见。”

石征不动如山:“宣!”

林唯转身出去,长吟:“宣紫霞侯唐衍觐见。”

“宣紫霞侯唐衍觐见。”

“宣紫霞侯唐衍觐见……”

经宣吏层层传递,迅速抵达宫门前。

唐衍一步近丈,迅速跨越重重关卡,直抵大殿。

见面就双膝下跪,嘭的砸裂地面金砖:“圣上,此届镇世盟盟主欲谋小女婉儿夫婿李琼的天命丸及淬体丸药方,竟设下毒计要虐杀于她。

家父北上质问执行者谭家时,恰逢千机谷任桓狙击谭家,要杀人灭口,家父怒不可遏,至今仍在与其死战。”

轰……

殿下炸开。

平凉距离洛阳千里之遥,饶是任豫也无法时时获知近况。

闻言不禁大惊失色。

任氏一族,兴旺源于太后任盈,可最大的依仗是千机谷。

而千机谷中,最强者正是任桓。

他若阵亡,任氏一族必定要伤筋动骨,被如日中天的八极门压过一头去。

圣上本就与太后貌合神离,欲除任氏而后快,全赖太上皇石浔压着。

任桓一死,任氏一族说不得就要由盛转衰,万劫不复。

思及此处,任豫慌张拱拜:“唐老侯爷及任桓皆国之柱石,万万伤亡不得,臣乞圣上下旨止戈。”

“请圣上下旨止戈。”

任氏一系跪倒一片。

谁料,唐衍咆哮:“止个屁,我父若亡,还有我。千机谷欺我太甚,唐门誓与其不死不休,即便不敌,也要咬他一口肉下来。”

众人悚然。

唐门若亡,千机谷必将死伤惨重,实力大损,到时谁去制衡西南霸主南璃派?

难道,请龙虎山西迁压制?

不不不,龙虎山才是最令满朝文武忌惮的。

这头雄狮一进江南腹地,大伙儿还玩个屁。

龙虎山世代盘踞东南方的鹰潭,处于半隐居半入世的超然状态。

大魏如此,大晋亦如此,自有其原因。

石征走下龙椅,弯腰扶起:“紫霞侯息怒,朕下旨惩戒相关人等,还你唐门一个公道,你通知老侯爷收手如何?”

此事,罪魁祸首是二皇子石冶。

但是,谋药方没错。

为夺药方,必先瓦解李琼与唐门的联盟,为此虐杀唐婉儿更是应该。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龙椅坐不得心慈手软之辈,石冶所做的一切,何错之有?

唐衍怎会看不出皇帝不过推说之辞,退后两步,又嘭的跪裂金砖:“圣上金口已开,臣自当遵从,可此番结下死仇,已无化解可能。

千机谷势大,唐门万万不敌,请圣上念及唐家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褫夺爵位,容唐门远避他国生活。”

任豫皱眉。

远避他国,圣上岂能允许,这是以退为进呐。

果然,石征佯怒:“紫霞侯说笑了,朕准予你唐门北迁循化,好与寿安、庆阳相互照应便是。”

唐衍故作惊愕,正惺惺作态的犹豫中。

季寿急忙阻止:“圣上,西北远离京城,天宽地阔,三方勾连必将形成无人可以掣肘的独大之势,万万使不得啊。”

“求圣上收回成命。”

“万万不可啊……”

北方各派系集体跪拜阻止。

石征朗笑:“诸位爱卿杞人忧天了,以朕修为,四品大武夫形如蝼蚁,以圣皇和东华宫老宫主修为,朕亦几同蝼蚁!”

声震殿梁,历久不绝。

满朝文武瑟瑟发抖。

唐衍咚咚磕头:“谢主隆恩,唐门必扼守循化,不让外敌入侵半寸。”

说罢,起身便跑,溜得比兔子还快。

离得远了,不禁喃喃轻叹:“相比于二品金刚境,三品后期之下皆形如蝼蚁,圣上竟与你说的半字不差,李琼啊李琼,你真是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