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前,王兴汉给姚兰溪准备了一盆水,一张新毛巾,一块刚拆封的新香皂。

这也是姚兰溪不愿意去人家里的原因。

要么是自己不习惯。

要么是给别人添麻烦。

还有就是在座位这件事上,老书记请姚兰溪坐上位。

姚兰溪哭笑不得的样子,让老书记心里很忐忑,压力也大。

老书记以为姚书记来找老二麻烦。

姚兰溪虽是镇党委书记,但是却不能在这位老党员的面前端架子。

王兴汉看出老爸的担忧,也知道姚兰溪的尴尬,就说,“老爸子,今天星期天,姚书记不是来办工的。”

“她就是来关心一下刚加入到基层队伍当中的新同志。”

“今天是客人。”

姚兰溪的尴尬被化解。

老书记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姚兰溪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甚至让她有更大的惊喜。

来镇上工作这一年的时间,对她来讲,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都在其次,吃饭是恶梦。

她不会做饭,也不能顿顿下馆子。

当下的镇公所里也没有像条件好的乡镇那样搞一个食堂。

姚兰溪的伙食只能自己解决。

倒是镇长动不动让她出去吃,她很少参与。

除了必要的几交公款吃喝改善了一下伙食,其余绝大多数时间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啦。

她其实不太愿意在村民家吃饭。

不是因为伙食不好。

是伙食对村民来说太好。

一个乡村干部突然去了普通村民家,相当于给他们家一个打牙祭的正当理由。

桌上摆九大碗,九个碗里全是肉。

而且都是大坨大坨的肉。

伙食好不好?

好!

好吃不好吃?

报吃!

不是味道差,而是因为肉太扎实,让她很容易没有食欲。

有了之前的印象,再把老王家的伙食抬出来。

荤素的搭配。

菜色的对比。

有花样,有心思,也有味道……

老王家的伙食让姚兰溪忘记了自己胃口不好的这件事。

以至于她走在机耕道上,都觉得肚皮顶裤腰。

好几次想松一扣皮带的,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她看了王兴汉静置的蜂胶。

蜡质手感,草本花香的味道。

也了解了诱蜂的过程……

再看看每过一段就有的鹅卵石路段。

姚兰溪回想起那天王兴汉对她说出“小康,循此苦旅;携众,以达繁星”这惊艳的词儿。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的豪言壮语。

也以为一到实际工作,这类的小年轻就会抓瞎。

但,不管是父辈给的经验,或从小的耳濡目染,又或者是自己工作之后的所见所闻及所有的经验,到了王兴汉这个地方,都不管用。

姚兰溪问出了积压许久的疑惑,“你怎么让村民心甘情愿修路的?”

王兴汉说,“他们觉得我多读了几年书吧!”

“加上我又是党员。”

“他们相信党员,相信组织……”

姚兰溪皮笑肉不笑地看着王兴汉,就像在问,“你猜我信不信”的样子。

如果换成胡敬富,王兴汉的答案就会变成:带领百姓生活奔小康,是国家基层干部的基本使命。

前者要讲精神信仰,后者要讲行政工作。

这是两套班子大佬面前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姚兰溪吃得有点饱,心情也不错,看到了路,看以了蜂蜡,看到了这些结果。

至于王兴汉用了什么法子,姚兰溪真的不关心。

“兴汉同志,一条路,一块蜂胶就能实现你的理想吗?”姚兰溪开始摆出抽象的话题。

王兴汉说,“老书记上过战场。”

“能留在部队都不留。”

“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保住了, 家里还有双亲等着尽孝。”

“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来插队。”

“他白天对他们很凶,夜里给他们加餐。”

“他吃过美国罐头,就想知道美国的农民为啥可以种出那么多的好吃的。”

“知识青年告诉他,靠的是科学。”

许多年后,科学无处不在,可是老书记说,科学把河庙嘴村给忘球了。

但是在这里,王兴汉只能跟姚兰溪说得再文化一点。

“老书记让我去学科学文化知识,我却总想着他教我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储!”

“老书记教我播的是种子,我把种子换成了一条路、一块蜂腊,就像组织在我思想当播下的种子一样,夏天的时候,我给它锄锄草,浇浇水,施施肥……”

“秋天它就变成了一条没有泥泞的石子路,变成了整箱整箱的蜜蜂,一箱能割七八斤的蜜……”

“冬天的时候留下来的东西,变成了第二年播种的成本……”

“不论路,还是蜂胶,都是种子。”

“一种懂得变通的种子。”

“河庙嘴的村民一旦开始变通了,它可以是养蜂,它可以是种果树,它可以是大棚蔬菜,它甚至可以建厂……”

王兴汉才不管姚兰溪的表情有多精彩呢,画饼不上色等于白画。

有一条路打底,王兴汉吹的牛逼可行性极高。

姚兰溪多了几分激动之色也正常。

升华完了,王兴汉看着感触的姚兰溪,点题道:“老书从未跟我谈过理想,却把理想融入了他的日常。”

“老书记没完成的,我替他完成。”

“老书记不敢想的,我替他想。”

老书记:儿子,我们就是说,你是不是当我死了?

王兴汉的声音温和坚定在结一个尾,“他的理想是,兜有钱,仓有粮,村民不再饿肚子,光棍早日娶婆娘。”

“我把他的理想换成,百姓富裕,民族富强,不惧来犯之敌,硬刚世界列强!”

两人正好站在供销社的门口。

王兴汉的话没有慷慨激昂,很平静。

姚兰溪没有深受感动,在打量。

供销社的童江正埋头吃饭,抬眼看到上午路过面熟的女人王兴汉一同又回到了村口。

他顿时心惊胆颤地追出去,“姚书记,我开始看着是有点面熟面熟的,都没敢认……”

“看到你和兴汉在一起,我想反应过来。”

“姚书记吃了饭没?”

姚兰溪说,“我吃过了,童主任,你去忙你的,我和兴汉同志还有话要谈。”

“好好好,书记和兴汉先忙!”童江还想在姚兰溪这里多套一点话,“兴汉这娃娃很不错,能干,又有文化,书记以后要多重用他啊……”

姚兰溪突然对童江说,“童主任,以后不能再叫兴汉同志娃娃了!”

“下一步,组织准备任命兴汉同志为你们河庙嘴村的支部书记。”

童江:(°_°)……

王兴汉:让你当工具人而已,怎么还兴超常发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