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火葬场男方能有多累?[快穿]【完结】>第51章 敌国将军(51)

  数日后。

  赵解风一行人在护送邵钦等人至河岸后, 打道回府。

  山高路远,赵解风缓行一路,刚回到芙蓉城的城郭,就撞上了同僚前来送信:“赵都曹, 太守令您即刻返往千江月村, 协助我等一同安置一名叫‘黎二郎’的男子。”

  赵解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河对岸那个千江月村?邵将军他们渡过河去, 应该当晚就宿在那儿。难不成是有什么变故?”

  “正是, ”同僚点头道, “我们从芙蓉城买了布匹、胭脂米, 还有桂花酒。路上需至郊县再买些上等的梁木、青瓦和泥灰,烦请赵都曹您的人手帮忙拖带一下。”

  赵解风接过置物单子, 惊讶道:“连茶米碗筷都有, 邵将军这是在村里收了小情儿,要金屋藏娇?”

  “见了人就知道了。”同僚说。

  ·

  买了建材砖瓦、桌椅板凳、红烛屏风, 沉甸甸的箱笼排满在板车上,光拉车的骡子就十几匹, 一群人浩浩荡荡走成长队,上了渡船,又在大河畔离千江月村最近的一个码头卸货。

  赵解风下了船, 随意唤了码头旁另一艘船上下来的渔民问:“打扰一下这位老伯, 请问你可知黎家二郎的院子在哪?”

  翠翠捧着鱼篓跟在老苏头旁边,见又有人来卸货, 问的还是黎二郎,登时没好脸色地说:“你们找二郎做甚?二郎不要你们的东西!快带上你们的东西滚吧!”

  小姑娘说话哒哒哒的快, 说完一转头, 就见翠翠抬脚一溜烟似的跑了。

  赵解风稀里糊涂被翠翠数落了一顿,同僚打趣他说:“人黄花大闺女知慕少艾, 一颗芳心都投上去了,看来这黎二郎长得不错?”

  老苏头赶紧来赔礼道歉:“不好意思啊官老爷,草民家丫头性子野,又被前一阵子来的人伤了心。实在是对不住,俺这就领你们去老黎头家。”

  “那便有劳了。”赵解风应了老苏头,立刻吩咐人卸了货,拉着长车驶进村子里。

  路上无话,同僚闲得想逗逗牙签子,便朝老苏头问道:“瞧您闺女年纪正好,这档子闹脾气,可是被不懂事的小儿郎给惹急了?”

  “哎,是有个定了亲的,”老苏头道,“也是官老爷你们要找的人。”

  “哦?竟然还有一门婚事吗?就那丫头与黎家二郎?”同僚惊讶道。

  “本来是有的,”老苏头脸搅成一团,为难道,“天师定好了成亲的日子,就在下个月正中。可谁知道那二郎不知怎么惹上了那位过道儿借宿在咱们村里的将军。将军一走,天师就来说之前算的时候不吉利,要改成明年的婚期。”

  黄花闺女都给耽搁了,难怪老苏头犯急。

  骡车停下,赵解风与同僚对视了一眼,去敲了老黎头家的院门。

  “哒,哒。”清脆的竹竿声砸在石板台上,“吱呀”一声古旧的薄木门打开,一照面见到的竟是个瘦弱高挑的俊秀少年。

  赵解风道:“您好,我等奉命前来拜会,烦请通禀一声黎家二郎。”

  少年微微一笑说:“正是在下。”

  “是你?”赵解风一愣,倒没想到所谓的黎二郎脸那么嫩,竟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哦,赎在下眼拙,我乃温太守麾下都曹赵解风,奉太守之命特来照顾公子。”

  “将军在致信太守大人前曾与我提过,既是贵客,便请进吧。”黎二郎谈吐斯文,一言一行的举止倒不像是个农家村子里养大的。

  他瞎了眼,行走起来却四平八稳,步履顺畅如常人一般,若不是手中竹杖一直有节奏地在地上敲击着,赵解风都不敢相信他是个盲人。

  能让那位不假辞色的邵大人所青睐的人,料想当有这一分不凡之姿。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赵解风亲手操办起了替这位黎公子另立小院儿的事。他找来了全乡最精湛的工匠和瓦匠,眼也不挪地盯着他们挖基槽、立梁柱、毡背铺瓦,直到一座别致精美的小院儿落成。

  “栽几颗树吧,”黎二郎温和地笑着说,“大将军喜欢海棠。”

  这少年也不是啥也不动一张嘴就瞎使唤的。他出手实在大方,光买海棠树苗的银两递出来,就接得赵解风两手发软。

  “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私下里,赵解风跟同僚说,“咱们队里现在谁都受过了他的礼,都把他供得跟散财童子似的。”

  “反正这钱是又不是他自己的,可不得邵大人给多少他就紧着用多少嘛?”同僚不以为意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赵解风皱眉道,“别说是一个渔村里长大的孩子,就说咱们自己家的小辈们,他们如果猛的得了这么大笔钱,会敢像黎二郎这样一下子就全都大手大脚地给花出去吗?”

  这几个月里,那位邵将军在渝城事务繁忙,却也百忙之中抽出空隙从渝城赶到千江月村来见黎二郎,留宿一夜,第二日又匆匆驾马离开。

  然而,就在这邵钦来回往返的好几次里,那黎二郎哪一次不是趁着邵钦一走就把钱花的一干二净?他不停叫赵解风与同僚去搜罗好吃的好用的,挥金如土,花的那是一分不剩。

  “一时意气呗?”同僚笑道,“没见他小媳妇翠翠家那里,那老苏家房梁上都快铺金瓦了嘛?这点儿小事算什么?邵将军正为渝城太守的事焦头烂额呢,他要不闹个盆朝天碗朝地,指不定邵将军都想不起这几百两碎银。”

  “渝城太守怎么了?”赵解风疑惑,“说来也奇怪,这邵将军已经拜会了渝城太守几次?三顾茅庐也不为过了吧?咱们温太守也早就给渝城递了几封奉劝的信,难道余怀他还是不肯归顺于邵将军吗?”

  “表面上对阉党阳奉阴违,也不见得暗地里就得投敌吧?”同僚说,“咱们温太守是早已称臣,将来也唯邵大人马首是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余氏偏房的人或许还另有野心。”

  话说到这儿,一阵马蹄声踢踏,从东侧山路下来,转眼人到了小径。

  “邵大人?您来了。”赵解风惊讶,连忙迎上去,帮邵钦牵马。

  “嗯,”邵钦一身风尘仆仆,翻身下马,匆忙问说,“人在哪儿?我回来看看他。”

  “黎公子正在江边钓鱼呢,”赵解风扬手一指,“沿着这条道走下去,有一湾兜出来的浅滩。”

  “多谢。”邵钦威严地点头致意,独自朝浅滩走过去。

  赵解风识眼色地没有跟上去,只遥遥站在远处,依稀能望到那位将军停下脚步,无声无息地立在少年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背,然后毫不意外地收获了惊喜,一个少年雀跃的拥抱。

  黎二郎跳起来扑上去,双臂搂住壮年男人的脖子,男人稳健地接住他。

  “大将军怎么提前回来了?难道您终于改变主意,肯带二郎和您一起去渝城了吗?”黎二郎兴冲冲地问他道。

  “二郎,”邵钦认真地注视着他,“我且再确认一次,你真的愿意替我扮演那个人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嘛?”黎二郎全身心依赖地吻他,“只要能替将军解围,二郎做无论什么都心甘情愿的。”

  余东羿:【正好去找小怀子打听打听,问问潘公公这五年来的动向。】

  “事不过三,确实我已拜访了渝城太守三次都还没有任何转机,”邵钦沉思道,“他坚持要与余东羿见面,而我这边擅长易容的属下又早已牺牲,若非迫不得已,我实在不想你……”

  “将军何必这么为难?是二郎非要这样提议的。”黎二郎扒拉着他,“二郎就是想陪您到渝城,日日夜夜地缠着您,而您只不过是纵着我罢了。二郎巴不得将军再狠心一点利用我……在您床榻以外的地方。”

  浅滩旁叙过情,再来之后的事就很顺理成章了。

  邵钦越是年长,就越是对小辈难以推拒。黎二郎不知从哪儿无师自通学来了许多巧技,跟烙烧饼似的,翻来覆去,把他一身老骨头折腾得叮铃桄榔。

  虽然从前余郎在榻上的活也很好,但那家伙强势归强势,大半时间却都是温柔地照拂着他的。相比起余郎那个同龄人,现在的黎二郎有着一腔邵钦无法理解的热情。他简直像一只对什么都跃跃欲试的小兽,且不管不顾地哪里都要嗅一嗅、舔一舔,新奇得要命。

  邵钦从未觉得自己这一具由成熟迈进年老的身躯是有什么值得探索的,而黎二郎却好似要将他啃吃入腹。有时邵钦甚至感到吃力,他想不通黎二郎这么一个瘦削的青年怎么能有着如此贪婪的胃口。

  遂至隔日清晨,穿衣洗漱用膳,邵钦亲自派人备好马车,供少年乘坐。

  “将军不与我共坐一乘吗?”黎二郎扶着车门,湿漉漉的眼眸无神地朝向前方。

  邵钦道:“我骑马在侧,二郎有事可掀开车帘直说。”

  “可二郎瞧不见风景,路上又只有车马颠簸,仅我孤身一人塞在窄小的车厢里,将军就不心疼吗?”

  邵钦默了一阵,压低了声:“坐进去陪你可以,但不许你动手动脚。”

  黎二郎听言,果真心满意足地微笑着说:“好。”

  动没动手脚未可知,一路上赵解风与同僚等人护卫队伍在侧,直到与从渝城方向来接应的温九、戚四等人会面,都没听出马车厢里传来什么动静。

  只在夜间下马修整时,赵解风依稀看到那位一丝不苟的邵将军重新束了发髻,还红透了耳根。

  这就到渝城,余东羿的旧友余怀余太守治理的地界。

  时过境迁,当年粉澄澄像个福娃、一腔土音还遭人排挤的小余怀,到如今,也老成了个心宽体胖的中年笑面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