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之下, 才会和自己的好友断交呢?

  这是自从天幕上次播放之后,这一段时间以来,嵇康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情。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实对他而言, 他并不将某种关系看的十分重要, 或者必不可少, 人总要学会接受身边的朋友正常的来亦或正常的走。

  但嵇康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同山涛断交。

  半个月前,嵇康同一众好友, 还是一如往常一般, 到城外的竹林里去喝酒, 有时闲来无事, 也作诗打发时间,或者听一听天幕有没有说到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这样的日子, 他们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了,以至于天幕出现的时候,众人都没有什么太过惊讶的神色。

  直到嵇康的名字出现在天幕里。

  【各位观众大家好啊,我是小枝,今天要放送的是本系列的最后一个视频了。】

  【在过去的几期视频之中, 我们了解了好几个不同的文人,以及他们之间不同的情感或者不同的人生。】

  【李白杜甫是两个天才之间的灵魂碰撞,惺惺相惜, 苏轼苏辙是令人动容的兄弟之情, 李清照是文学史上开出的最绚烂别致的花。】

  【而今天,我要谈论的, 是两个人之间的友谊。】

  【友谊大概是人类社会之中,最令人感动的一种情感,它不同于亲情的无法选择,对于你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感情深厚的朋友,你们之间的情谊是一种双向的肯定。】

  【光是一方的认同无法建立友谊,如果一个人成为了你的朋友,那至少能够证明,你与他是双向的欣赏。】

  【但这种欣赏,往往不能陪伴我们走完一生,朋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我们的人生之中,走过很短很短的一段历程。】

  【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但为了让各位第一时间了解这份友谊的特殊性,所以先给大家展示一篇文章吧。】

  ......

  天幕话音刚落,《与山巨源绝交书》(作者:嵇康)便赫然呈现在了天空之中。

  而本来在透过竹林的间隙在看天幕的几个人,瞥见空中漂浮着的几个字,都愣住了。

  山涛,字巨源,与山巨源断交书,就是与山涛断交的意思。

  这个插曲出现的太出乎人的意料了,以至于嵇康从来没有想过面对这个场面的应对之法。

  哪怕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原本就是因为兴趣相投,从来不曾有过什么永不分离的重要承诺,但就这“兴趣相投”几个字,足以让各位同好成为知己。

  因此,天幕的话无异于是一种挑唆,给嵇康和山涛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的。

  随即嵇康看向身旁脸色骤变的山涛,急忙说了一句:“你听我解释!”

  山涛望向嵇康,好似真的要听他的解释一般,却不想,嵇康只是一时心急脱口而出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

  甚至他知道《与山巨源绝交书》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必山涛早半分。

  此刻刘伶已经喝的酩汀大醉,阮籍坐在一旁谈情,好像也没有兴趣参与这场硝烟味儿不浓的斗争。

  而嵇康,说不出来任何的解释,于是,当天的聚会,就在两个人的败兴之中,匆忙的结束了。

  ......

  回忆完当天的场景,嵇康还是没想明白,自己为何会与山涛绝交。

  按照他的性子,不愿相交之人至多就是不理,比如他一直很不喜欢的那个钟会。

  而对于自己曾经的朋友、知己,无论如何,他也不会专门写一篇断交书来处理两个人的关系。

  因此作此文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根本就无人知晓。

  但仔细想了想,嵇康又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一篇斩断两人友谊的文章是由自己来写的。

  山涛在他们一种好友之中最为年长,生平性格又最为宽厚亲和,为人豁达,不管对谁都温润如玉,相处得当,他想,即便两人之间真的发生了什么。

  那么山涛,也一定不会成为率先撕破脸的那个。

  但会是因为什么呢?

  嵇康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世间之人,人人皆有不足之处。

  刘伶嗜酒如命,向秀暗淡平庸,就连他们这几个被一些人看做是名士的人物,在某些人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一群不守规矩、自以为是、放浪不羁的异类罢了。

  因此,嵇康很容易就能够接受他人的不足,也能够理解各人对于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观点。

  但总有一些事情是会触及底线的。

  是他的底线还是山涛的底线?

  嵇康不知道山涛的底线是什么,他就好像是一潭平静无比的湖水,轻易的包容着他们每一个人。

  湖水深不可测,于是嵇康也总是看不明白他在想些什么。

  然而他的底线呢?

  嵇康很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如今天下三分,局势尚不稳定,大将军司马昭掌权,野心和目的昭然若揭。

  但无论是他的身份还是他自己的理智以及信仰,都不会允许他现在入朝为官,但很明显,这个选择与山涛的想法,背道而驰。

  只不过,嵇康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就与山涛断交。

  要与谁结交,或者要不要入仕为官,这都是山涛自己的权利以及选择,作为朋友他们没有指摘的权利。

  即便是不认同,嵇康也只会选择敬而远之,却不会撕破脸。

  所以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很明显,能够困扰嵇康这么久的,是他暂时还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因为不想,所以焦虑,十分焦虑。

  ......

  而显然,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山涛也和嵇康一样有着一样的忧虑。

  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关系虽好,但却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有着百分之一百的合拍。

  山涛知道,司马昭又找了人去劝嵇康入朝为官。

  其实以嵇康的才干,受上位者的青睐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块油盐不进的硬骨头。

  反对司马昭当权的人有很多,嵇康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能让他成为司马家势力的拥护者,那那些追随嵇康的人,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山涛不愿意多想,更不愿意考虑嵇康未来会遭遇怎样的事情。

  然而想与不想,这事情一直都在那里,不会消失。

  ......

  而对于司马昭而言,看见嵇康要与山涛绝交这件事,无疑让他感到一阵轻松。

  虽然一篇文章说明不了什么,但至少可以证明,山涛虽与嵇康一众人为伍,但也确确实实的,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否则,怎么会气的嵇康写出这篇与山巨源断交书?

  有时候司马昭很不能理解,像嵇康这样的人他们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入朝为官,是什么很丢人的事情吗?为何每次请他,都跟见了洪水猛兽一般躲避。

  或者说,不是嵇康不想做官,而是不能接受那个掌权的人是他罢了,司马昭觉得这人迂腐之极。

  改朝换代,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哪怕来日,司马家真的将曹魏天下取而代之,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史记》里都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尚且由此志向,何况是他。

  司马昭觉得自己对嵇康的耐心也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之中变得越来越少了。

  ......

  【这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所做,文章的题目很明显也很醒目,他作此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与山涛断交。】

  【要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就得知道山涛与嵇康之间究竟有什么爱恨情仇。】

  【嵇康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虽然被人陷害、死于非命,但仍旧走过了属于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留下来许多流传百世的文学作品,还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就连临死之前都有三千太学学生为他请命,他在赴死之前弹奏了一曲广陵散,然后走向了他命运的终结。】

  【而嵇康与山涛之所以断交,也可以从嵇康之死这件事情倒推回去。】

  【有些时候,最能破坏友谊的并不是性格的差异,或是图谋的不同,而是信仰的差距以及追求的差异。】

  【山涛与嵇康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信仰与追求的不同。】

  【嵇康的妻子,是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因此他所支持的一定是逐渐式微的曹魏集团,而山涛追随的确实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这就是他们两人闹掰的根源。】

  【其实嵇康并不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人在面对高压之时,就算想要反抗,第一时间也是想着回避。】

  【嵇康当然也回避了,但是很多事情不是躲就能有用的。】

  【即便他带着家人躲到了河西,但还是躲不过自己的命运。】

  【在河西的那断日子,嵇康遇到了很多很多事,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是特意带着重金来看他却被拒之门外的钟会,还有一件则是选择离职,并推荐嵇康代替自己位置的山涛,惹怒嵇康,受到了那篇《与山巨源断交书》。】

  【两件事情,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两个人,而最后事件的走向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山涛是君子,钟会是小人。】

  ......

  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提到认识的人的天幕,钟会自然也是极其关注的。

  然而现在,他只想默默的问一句天幕:你骂谁呢?

  凭什么说他是小人,说山涛是君子。

  别忘了,嵇康逃往河西之时,可是他带着礼物上门拜会的,这怎么看,他也是个懂礼貌的人吧,怎么就小人呢?

  钟会知道,嵇康那一伙人想来有些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以为是不攀权附贵,实际上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其实钟会对嵇康的情感可以说很复杂。

  其中既有对他的羡慕以及仰望,又夹杂着属于自己的不屑的轻蔑,几种情绪交杂在一起,无疑会变得十分的病态。

  然而在这个时候,钟会还不明白,更不懂为何天幕会说他是小人。

  同样,他也不知道,在那个谁也不曾见过的未来,他会成为导致嵇康死亡的间接凶手,而他做这些事情,仅仅是因为嵇康对他的态度,并没有让自己满意。

  相比于山涛,也许他真的算得上是个小人。

  ......

  天幕的话很明显还没有说完,但嵇康现在已经在打包东西准备跑路了。

  他一个人的生死是小,家中众人该托付给谁事大。

  反正他也没有要职在身,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倒也自在。

  听了天幕所言,去河西是无法避免被杀的下场了。

  而至于那篇《与山巨源断交书》其实写与不写,好像也不太重要。

  嵇康没有办法真实的假设他写那篇文章时的场景,但以他对自己的了解,那篇文章绝对不可能真正斩断他与山涛之间的情谊。

  所以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嵇康的思绪很乱,以至于他半点也想不清楚,然而无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这篇文章都能起到与山涛决裂的作用。

  天幕说山涛是君子。

  有时候,人们很难从一个人的言行方面来定义他是否是达到了君子的标准。

  但后人的评说一定是对一个人整体的评价,嵇康也同样相信,山涛的为人。

  ......

  因为那天在天幕上突然出现的几个字。

  他们这些标榜着自己,不与世俗咏柳和舞蹈一群人,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的聚在一起过了。

  但由于大家志趣相投,三三两两不免还是要在一处说说话。

  于是,当天幕说出嵇康会与山涛断交还会被人陷害而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刘伶的家中与他一同喝酒。

  骤然得知这个消息,说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然而阮籍回头,想与刘伶说几句话时,却发现他已经喝的烂醉躺在了自家的地板上。

  此刻刘伶抱着个酒壶,脑子好像不是很清醒,正在扯自己的衣裳。

  阮籍知道他的性格一向是这个样子,无拘无束又无所顾忌,所以也就并不在乎。

  腰带被刘伶解开,堪堪悬在腰上,他就那样大摇大摆的躺在地上,全然注意不到旁边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阮籍无奈扶额,也没有将他叫醒的兴趣。

  刘伶一直就是这样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在自己家里,想穿衣服就穿,想不穿就不穿,阮籍倒不在乎这些,更何况刘伶现在说不定早就忘了他屋里还有阮籍这个人了。

  其实相比于他平日里一个人的时候,今天还算得上收敛。

  听说前不久,有人到刘伶家里来,发现他□□的躺在大厅喝酒,一众宾客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就嘲笑职责他怎么连衣服都不穿。

  刘伶却毫不在乎,只笑对那些宾客说道:“我这个人比较散漫,平日里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你们这些人,无端跑进了我的□□里,不说自己不要脸,怎么倒还指责起我来了?”

  说完刘伶哈哈大笑,一众宾客愤而离场。

  刘伶不会感觉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更不会认为他做错了或者说错了,这就是他的个性。

  但不得不说,也真的很巧,怎么偏偏他喝醉的时候,都是天幕正好说道精彩之处的时候?

  阮籍也知道,自己现在想和刘伶说点什么,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他也没别的事,于是也就拂袖而去,默默的离开了刘伶家里。

  至于嵇康和山涛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烦恼吧。

  这般想着,阮籍很快消失在了刘伶混沌的眼神之中。

  ...........

  【嵇康被人陷害致死的时候,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托福给了山涛。】

  【这是一个很出乎人意料的举动。】

  【因为从任何的角度来看,山涛都算不上一个合适的人。】

  【血脉相连的哥哥嵇喜比他合适,日日相伴的好友向秀比他合适,甚至阮籍这些曾经相交关系甚好的朋友也比他合适。】

  【无论如何、无论是谁,都比这个早就已经写了绝交书,断绝一切往来的昨日之友更合适。】

  【然而死到临头,嵇康仍旧选择了将儿子嵇邵交给最值得托付,也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竹林七贤之中,山涛最为年长,阅历相对更加的丰富,除此之外,他也是那几个人中,最识时务之人。】

  【识时务并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或者,更直白的说,在乱世之中,如何安身立命、又如何保全自身,显得更加的重要。】

  【山涛温和、周全、亲厚且有情有义,无疑是托孤的最好人选。】

  【人走茶凉、人死灯灭,嵇康在自己的最后时刻告诉儿子嵇邵:“山公尚在、汝不孤也”,这就是君子之交。】

  【君子之间,有他们应该存在的默契,因此嵇康什么都不用说,山涛也什么都不用问,即便两人已经割袍断义、立誓绝交,山涛仍然能够领会嵇康的意思,帮他将一双儿女抚养长大。】

  【而山涛同样什么都不用保证,嵇康也相信,他一定能够善待自己的子女。】

  【不得不说,嵇康这人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山涛的的确确是竹林七贤里面最适合托孤的人,他的个性以及处世方式都注定了,他能够让嵇康的儿女在这乱世之中学到更多的安身立命的方法。】

  【并且以他的人品,也绝对不会因为那篇断交书,就做出对嵇康遗孤不利的行为。】

  【在友谊里面,总有一个人更加的包容,而另一个人则更加的恃宠而骄。】

  【比起嵇康的在盛怒之下,几乎是口不择言写下的断交书,山涛对于两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友谊则显得从容和气许多。】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山涛这样坦坦荡荡,不拘小节的。】

  【与山涛的坦荡行成对比的,则是那个阴暗的小人——钟会。】

  【很多人认为,钟会是导致嵇康殒命的罪魁祸首。】

  【从事情的发展以及结局来说,这个看法并没有错,然而却不能完全将嵇康的死怪在钟会的身上。】

  【有没有钟会,嵇康都一定会死,要杀嵇康,是上位者、当权者的命令,钟会是什么呢?】

  【往大了说是导火索,往小了说是跳梁小丑,莫名的参与到了这件事情中来。】

  【嵇康不能被替代,司马昭不能被替代,山涛、嵇邵、参与这件事情的吕安兄弟俩,甚至为嵇康请命的三千太学弟子,都不能被替代,唯独钟会可以。】

  【没有钟会,还有李会、王会。只要司马昭想杀嵇康,那就一定会有一件点燃他怒火的事,以及点燃他怒火的人。】

  【钟会想要借此机会杀掉嵇康,以报自己在从前并不多次的相交之中。被冷落和厌弃的仇。】

  【而实际上,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如过眼云烟一般的小螺丝,在某一件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起到了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作用。】

  ..........

  天幕说到这里时,就连钟会自己都在感慨自己的悲哀了。

  说到底,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对嵇康的崇敬多过厌恶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多次登门拜会。

  但显然,他并没有被嵇康纳入自己的交友范畴,对于嵇康而言,他的朋友皆是如山涛、阮籍那样的人物。

  他又怎么可能将钟会这样的人放在眼里呢?

  然而有时候,人还是不能太眼高于顶。

  比如嵇康在冷落钟会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死在他手里吧,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死在了钟会的手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钟会不知道,当嵇康真的奔赴刑场的时候,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惋惜、是后悔、还是兴奋?

  或许他会站在某一个不被人注意到的小角落里,默默的看着刑场上慷慨赴死的嵇康。

  嵇康一定不会求饶,更不可能认罪,因为在这件事里他并没有错。

  钟会会看见,嵇康的眼神里出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神色。

  或是释然的、或是不屈的、又或者是坚韧的。

  最后,他会谈着那曲,消失在千年历史之中的《广陵散》默默的走向属于他的死亡。

  而至于钟会。

  他自嘲的笑了笑。

  至于他,日子不会因为嵇康的死发生任何的改变,为了走到更高的位置、他或许会继续阿谀奉承。或许会继续汲汲营营。

  而在未来的无数个日子里,他一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想起嵇康。

  想起他的冷漠或者是他面对死亡之时的坦然,而同时又悲哀的看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他与嵇康,终究不是能够为伍之人,因此嵇康往日的冷淡与拒绝、又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钟会惊讶的发现,天幕还未曾说出自己在“嵇康之死”这件事情之中究竟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

  他就像是在看走马灯一般,将这件,可能算不上太复杂的事情编排了出来,并且一点也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嵇康知道了,也许都会感谢他吧,感谢钟会给他的死,找了一个合情合理且合适的理由。

  最后还将他形容的那样高尚,又那样的神圣。

  三千太学学生为嵇康请命。

  钟会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场面,但时至今日他才知道,原来太学里有这么多的人啊。

  也不知道是嵇康的人缘好还是什么。

  天幕结束了大约有半个时辰了。

  钟会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大约有过来一刻钟,家里负责准备礼品的下人忽然过来找他,然后说,给嵇康准备的厚礼已经备下了,问他什么时候要用。

  钟会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就像天幕说的那样,钟会带着重礼去拜会嵇康,然后受到冷落,于是他怀恨在新选择了报复回去。

  但是在那一次的冷落之前,钟会已经被无视了很多很多次了。

  在最后一次才选择爆发,其实他真的算得上是脾气好的人。

  但是嵇康不可能知道,钟会也没有说过,所以他不了解,在钟会陷害他之前,已经做了怎样的心里建设、以及忍让。

  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不是嵇康的君子之交,所以嵇康也自然用不着在意钟会的心情。

  ................

  不知道天幕播放的哪个时候了,叶小枝仍然在查阅以后视频的资料。

  但她估摸着这些视频应该是最后的一个系列了。

  因为这个系统,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显得尤为的不稳定。

  其他的事情叶小枝倒是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收益能否按时取出,于是在担心这件事的同时,做其他的事情也就没有心情了。

  搬到林宁家里来住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

  她先前买的房子装修也已经过了大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叶小枝应该去房子那边验收,顺便把尾款交给和装修公司,接下来的环节,就只剩下晾晒痛风,以及购买家具了。

  房子装修的很简单,叶小枝甚至连电视机都没买,现在看电视的时候本来就少,倒也没必要一定要在这件事情上浪费个几千块钱。

  装修风格整体呈现白色,家具还没买,因此整个房子显得尤其的空旷。

  下午的时候,叶小枝并没有像之前考虑的那样,叫上林宁一起,反而是自己去签了最后的合同交了尾款。

  送走装修公司的人时,已经到了傍晚,对面那栋楼的缝隙出透出火红的阳光。

  叶小枝买的高层,所以从她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可以看到今天下午最美的落日。

  叶小枝顺势坐在了地板上,向远处看去,一瞬间有些感慨万千。

  距离她一人一猫、入不敷出的可怜日子,只不过才过去两三个月而已,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赚到了自己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一笔钱,还买了属于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多余的钱,放在银行卡里,每个月的利息比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此时此刻,不真实的感觉达到了顶峰,叶小枝觉得,她整个都好像轻飘飘的,被这个如同彩票一般的大礼包给砸的灵魂出窍了。

  不,应该说,这样的事情甚至比中彩票还要魔幻还要不可思议。

  夕阳渐渐落下,屋里不能久待,叶小枝艰难的直起身子,准备出门下楼。

  去给林宁买宵夜的路上,叶小枝也在计划应该给自己的房子添置点什么装饰品或者必备家具。

  但不管怎么样,等房子装修好的第一件事情,是要邀请林宁来家里住一段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

  1.《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