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话语以及宋军的声势令李煜十分心慌。

  为了保存王朝最后的火种, 他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然而在大宋的面前,一个脆弱的江南小国,就如同蝼蚁一般。

  甚至不需要花费多么大的力气, 只要风大了一点, 就能立刻让他消失不见。

  得知赵匡胤灭了南汉之时, 李煜惊恐不以, 想都没想立刻去除了“唐”这一国号改称江南国主,目的就是让赵匡胤明白,自己一点野心也没有,他不必急着南下攻打, 只要他愿意, 李煜立马可以俯首称臣。

  但即便做到了这些, 李煜仍觉不够, 连忙指派了弟弟李从善出使大宋,希望能表达自己的臣服之意, 以及暂时稳住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赵匡胤。

  但是李煜没有想到的是,派遣李从善前往宋廷,又成了另一桩,让他记挂的心事。

  大宋和唐国还为彻底撕破脸,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李煜让李从善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忙于国事,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 一时之间未曾在乎过他的安危。

  唐宋之间的国力相差距大, 且李从善此去是为了求和,大宋朝堂不应该为难他才是, 但李煜还是太天真了。

  如他所料那般,李从善确实十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他面见赵匡胤,谦虚又恭敬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告诉赵匡胤李煜希望罢除在诏书上不直呼其名的礼遇。

  这件事情虽然表述并不是那么的清晰,但也足以表达出李煜愿意对大宋俯首称臣的意思。

  其实,自从李煜登基以来,就一直在对大宋进贡朝拜,哪怕是在以前,他还以皇帝自称的时候,唐国也更像是大宋的诸侯国,更何况现在。

  可惜他们的示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大宋虽然并未对李煜的行为提出任何的意义,但他们仍旧扣留了李从善。

  这件事情让李煜无比的愧疚。

  其实去进贡的使臣选谁都一样,左不过是走个过程,但因为他害怕,因为他惧怕大宋的威势,想要让对方觉得自己对这件事情十分的重视,随意才会让自己的亲弟弟前去。

  谁知道竟然是一去不返。

  外头的月亮越来越圆,好像快到十五了。

  算一算日子,从善大约无论如何也不能赶回来过中秋了。

  人们看到月亮,总是回想起故乡,不知道远在宋土的从善会不会。

  李煜愁闷的想着,忽然感受到身边站了一个人,回头一看是女英。

  当初想立女英为后,她百般不愿,但自从她成为皇后以来,却并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之事,如李煜所想的那样,她和他的姐姐很像。

  只是娥皇陪伴自己度过了快意的前半生,女英却只能与他度过悲凉的后半生了。

  女英手中拿着一件披风轻轻给李煜披上。

  李煜说:“我不冷。”

  女英没做出别的反应,还是固执的给她披上,李煜也就不在反抗了。

  近段时间,独属于他们二人的时光其实并不多,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并排站在月光地下,感受身边之人的体温以及呼吸了。

  李煜最近很忙,但忙的却不全是国事。

  自从天幕说过,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之后,李煜的焦虑便每日递增,很多时候,为了逃避不得不面对的真实世界,他只能用一个壳子将自己裹起来。

  而这个时候,骄奢淫逸,歌舞享乐,就成了麻痹自己最好的工具。

  女英不是不喜欢这些东西,相反,按照她原有的性格,她本应该与李煜一同沉溺在这样的欢乐之中,哪管什么亡国不亡国。

  但这几年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多到她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去做这些无关紧要的事。

  甚至她比李煜还要关心国家的未来。

  女英总是在想,如果姐姐没死,她会做一个怎样的皇后?

  在她的眼中以及脑中,娥皇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如果没有当年的那场重病,没有重病之时的“抓奸”,姐姐还在的话,她一定会劝告国主,让他不可再这般纸醉金迷下去了吧。

  其实女英也想劝,她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晚上的风一阵又一阵的吹过来,两人只觉得凉爽却不感觉冷。

  女英穿的比李煜单薄许多,看了一眼他身上的披风,她在心中自言自语,也许李煜确实一点也不需要吧。

  不知道这样胆战心惊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城门和宫门何时会破。

  但是却悲哀的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而且这一天在不久之后的未来就会出现,真的是一件十分痛苦以及绝望的事情。

  飞鸟从夜空中飞过。

  李煜抬头看了一眼,说道:“鸟儿也会失眠吗?”

  女英愣了愣,回道:“大约会吧,世间万物解忧烦恼。”

  李煜说:“你觉得这个天幕能为人解惑吗?”

  女英仍旧淡淡的:“试试呗,也说不定呢。”

  有时候,李煜又觉得女英和她的姐姐好像一点都不像,很多时候,娥皇都是热情的,她与李煜是少年夫妻,又是年轻帝后,相知相爱,相濡以沫,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

  而女英却总是一副十分淡漠的神情,回答他的每一个问题之时,总是带着敷衍的态度,仿佛料定了李煜拿她没有办法似的。

  她在回答李煜的时候,仍旧静默的站在月色之下,身影单薄。

  李煜看了她好久好久,才终于哑声问道:“你是不是很恨我?”

  这个问题终于让女英的眼中有了些变化,是疑惑和不解,因为她确实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恨的。

  李煜在她的疑惑之中,支支吾吾半晌,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女英能够恨他什么呢?究其根本,从一开始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只不过在无数次的选择之中李煜承担了一个引导的角色。

  他当年难道会不知道,自己与女英的事情一旦败露对娥皇意味着什么吗?他难道会不知道,面对国家的君主,面对他汹涌而来的爱意,一个小小的十几岁的姑娘除了接受不能做出其他的回应吗?

  这些他都知道。

  然而他还是选择了在娥皇芳魂未逝去,在女英懵懂无知且毫无防备之时,用最直接的方法将她留在了身边。

  从太医的口中,他不止一次的得知娥皇的病情,可是对于李煜而言,他无法想象,更无法接受,在未来的日子里,没有一个懂他,了解他的人陪在身边。

  然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他还是失策了。

  女英事女英,娥皇是娥皇,谁也不能成为谁的替身。

  因此,他认为女英应该是十分恨他的,恨他用了最残忍的方法暴露三人的关系,恨他无耻的将他绑在自己的身边。

  女英的眼神里却没有任何的怨怼。

  李煜呼出一口气,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反而叉开了由自己提出的话头,说道:“问问天幕吧,未来,我们该怎么办。”

  ......

  叶小枝以为自己会等来赵佶的回复,却没想到再次弹出来的对话框是李煜的。

  果然有卧龙的地方一定有凤雏。

  这两个人在艺术以及文学方面的造诣都是顶尖的,所以同时出现,倒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意外。

  叶小枝以为李煜应该对天幕的盘点有什么异议,或者不会那么快的相信自己的说辞,但他的接受程度,仿佛要比自己想象的快很多。

  李煜十分的直接,对话框里开门见山的写到:“请问用什么方法能够拯救我的国家?”

  虽然不知道李煜现在所处那个时代,天下格局又发展到哪一步了,但就叶小枝个人的看法,其实从李煜登基开始,想和大宋硬碰硬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这时哪年发送过来的私信,还一点都不知道。

  李煜算是个文艺青年,只不过他的文艺细胞放在一个皇帝的身上有点太过泛滥了,有时候并不能成为一个优点,反倒会拖累他。

  比如他的生命末期写出的那首亡命之词。

  然而现如今的李煜可能还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比起南唐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李煜这个名字,甚至更加的响亮一些。

  于是叶小枝回道:【要不,你还是多写几首词吧,你的词一定能够千古留名的。】

  叶小枝的回答十分委婉,但落在李煜的眼中却是变相的死刑,直接给他的未来下了最后的通碟。

  李煜很气,但他不想就此善罢甘休,想了想可能还是自己的诚意不够,于是连忙充了500个“钻石火箭”一股脑全部送了出去。

  自此,叶小枝才知道,原来500个钻石火箭会触发从来没见过的精美特效,原来有钱和没钱,抠和不抠看的不是国力的大小,而是“老板”的心情。

  叶小枝本不想和李煜纠缠下去,因为以她的水平难以挽救国家的衰亡,但是,李煜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帮不上什么大忙,她也愿意和他多聊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