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隆二年,开封。

  今年的吓人热的出奇,正是七月份,最热的时候, 殿外的蝉鸣聒噪, 使人心烦。

  宫中放了冰块, 四周又围着四个宫女在给赵匡胤扇凉, 但他还是被热的内心烦躁。

  赵匡胤大约知道,这种烦躁不仅仅来源于天气的燥热,更源于他内心的不安。

  因为他周身带着不爽的气息,以至于除了几个扇扇子的宫女没一个人敢接近他, 知道他在想问题就更没人敢打扰。

  宫中管理失误的内侍, 甚至派人出去抓婵, 就为了能够清净些, 但夏日的蝉鸣又哪里是抓就可以抓得完的呢。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右手轻轻扶额, 双眉紧蹙,看得出情绪不是太好。

  今天和往日一样没什么大事发生,下了朝他就回宫坐着思考问题,在这里一坐就是一个时辰,位置都不带挪一下的。

  赵匡胤历来是个居安思危的人。

  他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或者收获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东西。

  前几天天幕所引起的对武将的担忧仍然没有结束, 赵匡胤觉得,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做的好不安稳。

  赵匡胤对武将的担忧,其实并非全无道理。

  唐朝时期就因为藩镇割据, 武将权力过大, 能够对抗中央,导致了安史之乱。

  即便最后安禄山没能篡位成功, 但大唐也从此一蹶不振了,因此也不怪他多为此事担忧一番。

  当年自己是怎么坐上皇位的,别人就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坐上去。

  已经拿到手了的皇位,谁也不想简单的交出去,赵匡胤为此伤破了脑筋。

  如何加强中央权力,不走唐朝的老路,又如何让大宋这个新生政权能够长长久久的活下去,都是眼前的难题。

  恰好今日丞相赵普进宫,赵匡胤便与他讨论了一番这件事情。

  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又如何稳定国家,使之不再陷入战乱。

  赵匡胤本来只是病急乱投医,却没有想到,赵普对这些问题确实有研究。

  赵普没有预料到赵匡胤会忽然和他说起这些,但是以他的精明程度,很快就能够理解陛下在担忧些什么。

  近来出现了这道天幕,里面提起过太多影响朝政的武将。

  杨坚、李渊、安禄山甚至明朝的那个吴三桂,也包括他自己。

  他想了一会儿,就说道:“国家不稳定实则武将手中权力过盛,陛下心中不稳,要想让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就不能让军权游离在皇权之外,陛下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削弱那些能够威胁到皇权的人手中的军权。”

  赵匡胤也觉得他说的很对,其实他早已有所打算,只不过有时候身在其中之人,看问题像是雾里看花,被人这样说出来了以后,他的思维才渐渐的明晰起来。

  这件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可是手上有兵权的人,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自己当初的好友,或者曾经支持自己登上皇位的人。

  他在想如果真的那样做,会不会显得自己太忘恩负义了?

  于是,赵匡胤说道:“现如今掌握禁军的皆是我的旧友,他们恐怕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吧?”

  赵普却说:“陛下,难道这天下的安危以及您的皇位是否坐的安稳,要寄托在别人的情感以及良心之上吗?或许他们现在是做不出来,或许再隔十年他们也做不出来,那二十年呢?三十年呢?难道陛下是为官第一天就想造反的吗?”

  赵匡胤恍然大悟。

  际遇不同,所做出来的选择也就大不相同,他这数日的烦躁之中,其实也夹杂了自己对那些旧日同僚的信任与怀疑。

  作为皇帝,考虑的不应该是他们会不会用手中的兵权对他不利,而应该考虑他们手中的兵权能不能对他不利。

  既然有这个能力,那就是他应该处置的对象,赵普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见赵匡胤皱眉沉思,赵普就猜到了他应该已经认同了自己的说法。

  其实关于削弱将领手中兵权这件事情,他早就有所考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像陛下启奏。

  但事情就是这么的巧,赵匡胤的担忧居然与他不谋而合。

  能让大宋免于武将作乱,从此安稳平顺,对于赵普而言,也算是他这个丞相对后世子孙的一份贡献吧。

  人的眼光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在所处的时代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站在上帝视角观测某一项举措是否正确。

  只要满足对当下是正确的这一个条件就行了。

  至于以后,他们考虑不了,那也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赵匡胤虽然认为石守信等人不会背叛他,但削弱他们手中兵权这件事情,做还是要做。

  他让赵普先回去,然后仔细思考着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皇帝,他认为削弱武将权力这件事情是有一定的正义性的,武将权力过大危机皇权,必定使得朝政不稳,他是为了天下苍生,又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

  但有一件事情比较棘手,那就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个兵权给搞到手。

  那些将领个个都精明的很,若是直接问他们要肯定会找一百种不愿意的理由,但若用其他方式,如若不慎,让人误会,以为他要的不仅是权还是命,最后和你来个鱼死网破,也是一件祸事。

  赵匡胤思考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

  深思倦怠了好几日。

  有天下朝在宫中休息,见申国公主和成国公主在宫中玩闹。

  两人在争抢手中侍女编的一个花环。

  那花环本在成国公主手中,她年纪小些,捂在手里说什么也不肯放,随之,申国公主就在一旁故意骗她说道:“其实我也不是很想要这个花环,妹妹想要就自己拿去吧,只不过你日后想要我的东西可就不行了。”

  成国公主听完果然犹豫。

  过了片刻就心不甘情不愿的把手中的花环送了过去。

  申国公主立马露出了笑意,摸摸妹妹的头说:“宫中的侍女姐姐做了好吃的蜜饯,一会儿你跟我一起去,我让她拿给你吃,可甜了。”

  小孩子都爱甜食,听到有蜜饯吃,被抢走花环的阴霾一扫而空,两姐妹又手牵着手一起回去了。

  赵匡胤看了这场景,忍不住发笑,这不是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吗。

  申国公主那话看上去是谦让实际上是恐吓,成国公主怕以后什么都得不到,只能把花环还了回去。

  花环拿到手,她却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窃喜或者小人得志的模样,而是立马给妹妹说要送她蜜饯吃。

  蜜饯是常常都可以吃到的东西,比不上花环珍贵,但只要得到了点什么,那些失去了的东西就会立马被弥补。

  就算不够,也比什么都没有更令人心安。

  赵忽然从这件事里得到了灵感。

  既然想兵不血刃的夺取兵权,何不就用这个恐吓加奖赏的方法,让那些武将主动交出手中兵权呢。

  小孩子的方法虽然直接,但有时候最简单的方法或许能出奇效。

  打定主意之后,赵匡胤立马着手开始准备。

  禁军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实在令人不放心,所以这件事必须越早越好。

  没几天,赵匡胤便制定好了全部计策。

  首先他命人在宫中安排宴席,宴席不一定规格要有多高有多豪华,但一定要家常,最好在上几道他们从前在一起时常吃的菜,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起曾经的过往。

  陷入了追忆,就容易产生情怀,在他们感动之际,又将人从情怀拉回现实,这才是赵匡胤想要的效果

  准备好了一切,他就让人将那些禁军高级将领都叫进宫来。

  赵匡胤本来就才刚当上皇帝没多久,那些人都是他的旧友,请旧友聚餐喝酒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晚上,丝竹之音在宫中响彻不停,赵匡胤特地吩咐了左右,今夜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进来打扰他们。

  酒过三巡。

  赵匡胤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也开始了自己精湛的表演。

  他说的那些话时,仿佛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赵匡胤本来坐在上位,酒喝了一半,端着酒杯下来和他的那些朋友们坐在了一起。

  石守信等人在赵匡胤当上了皇帝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了什么叫君臣有别,所以即便赵匡胤跟他们走的再近,大家也都知道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份。

  但赵匡胤并不在乎。

  他挤在大家的中间,把手往人身上一搭,然后就开始哭。

  虽说不是真哭,也没有流眼泪,就是莫名的哀戚,但皇上突然这样,像是突发恶疾了一般,倒是让周围的几人都吓了一跳。

  赵匡胤抱着石守信说:“你知不知道,自从当上了皇帝,我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吃不好也睡不好,你看看,才做了两年皇帝,我都瘦了。”

  赵匡胤扯了扯自己的脸皮,凑过去给石守信看,石守信见赵匡胤这个样子,有些于心不忍,但更多的是惊讶,他想做皇帝的压力确实大,这人都开始胡言乱语了。

  他也很敏锐的观察到了,赵匡胤的话中,并未称朕,而称的我。

  这种莫名其妙的示弱与亲切,让在坐的几个人真的觉得赵匡胤很惨。

  于是石守信鼓起勇气,试探一样问他:“陛下,究竟出什么事了?你让我们入宫赴宴,不仅仅只是吃一顿饭那么容易吧?”

  赵匡胤沉默了很久很久,什么话都不说。

  就在他要耗尽所有人的好奇心之后,才终于慢吞吞的开启了自己的蚕食之路。

  他说:“最近几天,我总是做噩梦,梦见当年你们拥护我做皇帝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而我成了那个被放弃的皇帝,梦里面的新帝不如我仁慈,放过柴家皇室所有人,我赵家人在那个梦里几乎全足殆尽,你说,我能不害怕吗?”

  赵匡胤话音刚落,石守信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身边王审琦吓得手中的杯子都掉在地上砸碎了。

  这话不是在点他们,而是就差指名道姓了,这要是不懂是什么意思那真的活该被砍头,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于是石守信连忙说道:“陛下,臣等绝无反叛之心。”

  赵匡胤安慰似的按了按他的手臂,说:“我当然不是在说你啊,今天来这里赴宴的人,都是我的旧交好友,是我最最信得过的人,刚刚说的那些话也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你们千万别放在心上,就当我是发发牢骚就行了。”

  赵匡胤说的容易。

  但任谁也不可能简单的把这话当成在发闹骚啊。

  而这时候,今天晚上那些不合理的事情才逐渐暴露了出来,例如赵匡胤找他们过来的目的,又比如,就一杯米酒,真的足够把人喝醉吗?

  他是在说醉话,还是借着酒意说真心话,或者都不是,他根本就没喝醉,今天说的一切都是故意的,是试探也是敲打。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时候不必把话说的太明白了。

  臣子手中掌握的权力一旦威胁到了皇权必然会受上位者的忌惮,何况是赵匡胤这种本就谨慎的人。

  同时,他也明白了手中的兵权已经到了不得不交出去的时候。

  思索了一会儿转头过去,赵匡胤已经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石守信不知道他是真的睡着了,还是在装睡,总而言之,此行的目的与结果他已经猜到了。

  或许这是赵匡胤给他们的一个机会,如果主动提出交出兵权的话,尚且可以绕他们一死,如若不然,就等着送命吧。

  一夜很短,但是可以过的很漫长。

  至少对于前一天晚上到宫中赴宴又堪堪捡回一条性命的的将领们来说,是这样的。

  第二天清晨,宫门打开那一刻,昨日赴宴的众人又急匆匆的赶回来宫城,全部要求陛下收回兵权,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里。

  赵匡胤也几乎彻夜难眠,不知道自己昨日的一场戏有没有做到位。

  但见今日这群人这么匆匆忙忙的进宫见他,也就知道,事情已经完成的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如此,这戏却不可不继续做下去,以维持自己的人设。

  赵匡胤看着殿前战战兢兢的几个人,漫不经心又疑惑的问:“各位爱卿,咱们不是昨日才见过吗,怎么今天来这么早?”

  “陛下。”石守信作为几人里的代表,立刻回应道:“臣等认为,为了让国家更加稳固,也让陛下不再殚精竭虑,忧思不已,我们决定将手中兵权上交。”

  “这......”赵匡胤故作不解:“你们知道的,朕昨日的话不是针对你们。”

  石守信见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还要装一下实在有些无语,就直话直说了。

  “陛下,我们知道您是明君,不会随意怀疑别人,这件事是我们自愿的,为的就是您日后能睡个好觉。”

  赵匡胤沉思片刻说:“那行吧,朕也不勉强你们,既然你们请辞,那这禁军,我便另找他人管理,”

  事已至此,赵匡胤还是没能忘记在打完一个巴掌之后得给人一颗甜枣。

  于是他又说:“朕会找个好地方让你们安稳度日的,朕仍然没有忘记当初与你们的同僚之谊,咱们的儿女若有年纪相仿且合适的,日后有机会,还能做个亲家。”

  几人都快吓死了,谁还想跟你做亲家。

  “多谢陛下抬爱。”几人把手中如烫手山芋一样的权力甩了出去,才终于安心了一些。

  而赵匡胤解决了自己严重的心头大患,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从此以后,他将禁军改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掌管。

  皇权加强了对军权的控制,而宋朝文人治军文人治国之路也逐渐开始了。

  ......

  李渊的事情算是给叶小枝提了个醒。

  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一刻那么确定过自己这个视频不会影响到历史的格局。

  不管是存在平行世界还是自我修正,总而言之就是,两者之间毫不相干互不影响。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除了让她能够更肆意妄为的在视频中透露更多的东西,或者在回答弹幕私信的时候不必顾及未来,好像也并不是真的令她那么开心。

  设身处地的去考虑,世间万物都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而这个视频的出现,其实某种意义上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

  没有人会在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之后无动于衷。

  如果看到自己的未来是好的也就罢了,如果不好,想尽办法的挣扎却没有机会改变,那真是太痛苦了,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

  又或者像李渊那样,明明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却被杨坚控制,也同样痛苦。

  无知的幸福感其实要远大于有知,难得糊涂。

  但即便知道这些,叶小枝也不得不为自己寻找无数个理由,比如视频既然能通向古代,那想必一定有它的道理。

  又比如,这是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好好做完。

  或者给自己洗脑,她叶小枝不过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人,完全无法破坏或者影响别人的人生。

  一定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叶小枝为了视频选材的事情把头都扣破了。

  在做视频的同时叶小枝同样也很疑惑,自己做的视频好像联通了古代之后,在当事人所出的时代里出现都是以一种预言的形式,而不会在事情发生以后出现。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不成这个视频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未来,那它究竟是想改变什么,还是真的就是巧合?

  想不通,她也不愿意继续想下去。

  视频做的实在痛苦。

  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皇帝,怎么一到需要的时候,个个都感觉不太合适。

  叶小枝现在十分后悔当初一时冲动把两个视频连着放上去,现在剪视频剪到不敢睡觉,因为一闭眼一睁眼就又是第二天了,太耽误时间。

  这一期估计就做赵匡胤,宋太祖,在他的身上也有很多离奇的故事。

  宋朝其实是叶小枝比较喜欢的朝代,抛开国力来说,宋朝人的生活文雅又充满了诗意,总是让人很向往的。

  她也很喜欢宋词,每次读到宋词,都好像有一阵风,把宋朝时的所有都吹到了眼前来,或是豪迈或是婉约,或是娴静或是悲哀。

  宋词承载了宋朝的全部历史,厚重又难忘。

  只不过比起其他朝代,宋朝重文轻武的有点太过分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总是很离奇,但打压武将,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不可能会放弃。

  而这也就注定了难以压制四周强邻。

  终于把视频剪好,叶小枝检查了一遍,就投放到了系统上去。

  紧接着,天幕在各朝各代开始播放了起来。

  【大家好呀,我是小枝,本期视频比之前晚了几天,各位久等了。】

  【盘点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位皇帝了,在说出他的名字之前,我们先来聊点别的事情吧。】

  【首先,是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在大部分的朝代中,皇位都应该由嫡长子来继承,我们暂且不谈嫡长子继承制在真实的历中的可操作性或者成功率,因为皇位之争中被杀掉的嫡长子数不胜数,但是就这个制度而已,是十分合理的。】

  【虽说应该选材选贤,但贤能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皇子的培育在古代算得上是精英教育,肉眼也不是那么的能分辨出究竟谁是贤能之才,因此皇位继承人的选拔,同样也要看皇帝的心意。】

  【但是,只要传皇位这件事情在正常的情况下肯定是要传给自己的儿子的。】

  【如果在某个皇帝明明有儿子,甚至还有口碑还不错的儿子,皇位却传给了他的弟弟,这显然很不合理。】

  【所以这一次我们要盘点的就是那个,和弟弟聚会之后暴毙而亡,最后那个弟弟还当上了皇帝的大冤种——赵匡胤。】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杯酒释兵权的真假争论不休,作者不是史学家没办法探究真假,本文参考《涑水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