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枝说历史。】

  【在前一期视频里,我们介绍了大秦的衰亡,秦始皇嬴政打遍天下无敌手,统一六国, 建立秦朝, 秦却只存在了十四年, 而后来刘邦建立的汉朝, 汉承秦制,在没有极大的改变秦朝原有制度的情况下,汉朝却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这秦始皇,是怎么看怎么冤。但如果说嬴政是历史上最冤种的一个皇帝, 那北周武帝的宇文邕估计第一个不同意。】

  宇文邕:???

  怎么还有他的事, 他不过是打完仗, 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回到了宫中,现在大家在一起开庆功宴, 怎么天幕就说他是冤种。

  尤其还是比秦始皇更冤的冤种,他们大周皇帝,虽然几乎个个都死在了宇文护的刀下,但在怎么说也经历了几朝。

  而且大周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盛, 国家实力恢复,百姓生活幸福,他哪里冤了?

  宇文邕不太开心。

  他被这个破天幕气的想吐, 忍不住又咳嗽了两声, 身边近侍忙给他倒茶顺气。

  庆功宴也不怎么开的下去了,四下群臣面面相觑, 但皇帝没发话他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在一起静坐,一起静听天幕的下文。

  【対于秦始皇嬴政而言,至少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秦朝短短十四年,只有强盛和完整与他相关,后面的破灭起义都跟他没太大关系。】

  【但是宇文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是五代十国这一段历史里,最有机会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君主。】

  【宇文邕的人生,应该是被宇文护扶持为皇帝的那一刻改变的,此后,在他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十八载皇帝生涯中,他先是灭宇文护,独揽朝政大权,又灭了齐国解决掉强敌,后娶突厥公主阿史那氏,与突厥搞好关系,最后北伐突厥。】

  【可以说宇文邕为后来的大一统打下来及其深厚的基础,然而实现大一统的却不是宇文邕本人,而是后来的隋文帝。】

  “隋文帝?”宇文邕看这天幕自言自语,心想,你说话说明白,别只说一半就走了啊。

  隋文帝是谁?为什么他能实现统一而我宇文邕不能?

  宇文邕的脸色越来越差。

  不是情绪上的差,是惨白惨白的那种差。

  即便宇文邕是个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的一代君王,但是听到自己的梦想破灭他还是很受不了。

  更要命的是,天幕说他做皇帝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八载。

  老天啊,谁来救救他,他今年正好三十六岁,正好做了十八年皇帝,那岂不是意味着,他就是立马死掉都是正常的。

  四周大臣听到了“十八载”这三个比较重要的字,也纷纷低着头,坐在下面,什么话也不敢说。

  甚至有人在心里写起了日记。

  宣正元年六月,天气晴,星夜朗朗,微风铺面,今天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天,天幕说陛下马上要死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马上也要死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没有人知道,宇文邕会不会在意外得知自己死期这天忽然发疯,拉几个垫背的,让人跟他一起死。

  气氛凝固了很久。

  随国公杨坚终于鼓起勇气上前安慰:“陛下,别怕,臣一定帮您把隋文帝这个乱臣贼子找出来!”

  宇文邕看见杨坚上前安慰,心中很是舒畅,他们大周还有这么多能臣贤士,就算他死了,也不能说倒就倒吧,怎么可能被别人替代。

  他精心治理的国家又怎么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宇文邕看着杨坚,宽慰不少,但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対劲。

  他仔细思考寻找着那个不対劲的地方,又过了大约一刻终于想明白是哪里不対劲了。

  随国公这三个字不太対劲。

  可问题出在哪里呢?

  等等,随国公!

  不会和隋文帝有什么关系吧,宇文邕瞪大了眼睛,忽然产生这个可怕的想法。

  宇文邕太累了,身体也跟着虚弱,幸好已经不太灵光的脑子在最后时刻帮他得出了结论。

  杨坚。

  现在权倾朝野的随国公,他的女儿是太子妃,妻子是孤独氏,以他的背景和实力想在自己死后登上帝位,实在是很容易不过了。

  宇文邕看向杨坚的眼神里充斥着杀意,杨坚也感觉到了,但他却不明白这杀意从何而来。

  这段时间,他也没惹到宇文邕吧。

  ......

  大唐。

  李世民笑了。

  谁说隋文帝是最后的赢家,隋文帝没准儿和秦始皇一样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一些宿命论,比如结束了分裂和战乱的大一统王朝必定短命,而接下来继承他们的,无论是汉还是唐,都是出了名的强盛。

  李世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天幕盘点杨坚这个冤种了,因为那样总会提到些大唐,而且是建立初期比较强盛的大唐。

  听上去很长脸。

  同样作为大唐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觉得他与那些在历史上出名的二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他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胡亥和杨广都是坐享其成,而没有真正的参与秦和隋的建立。

  他不一样,他不仅参与了,且军功卓著,甚至可以说没有他,这大唐能不能建立都还另说。

  也正因如此,他在享受功绩的过程中也十分的珍惜。

  还有就是,他毕竟是杀了哥哥弟弟登基的,虽然他并不后悔,甚至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尤其是听了秦朝和联想到隋朝的结局,又联想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不太优秀的两个人,他更认为自己做的很対。

  但无论対错,这件事毕竟不光彩。

  所以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兢兢业业十分勤勉,大唐越强盛,他的功绩越卓著,记得玄武门之变的人就会越少。

  人们只会夸赞他为一代明君,谁知道他怎么上位的呢?

  ......

  宇文邕和杨坚还在大眼瞪小眼。

  多年君臣的情分,让杨坚很快明白过来了,宇文邕这个眼神是在怀疑他。

  可是怀疑他什么呢?

  只消片刻,杨坚就想明白了。

  他在怀疑自己会篡位夺权,怀疑天幕里那个隋文帝是他杨坚。

  不是吧,陛下,杨坚想,我真没那心思,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吗,我真的只想安安分分做个国公而已啊。

  这些解释的瞎话,杨坚说不出口,他猜测宇文邕也不会信,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敢确定,那个隋文帝说的是不是他。

  但是说实话他是很佩服宇文邕的,他在治国方面的确很有才干也很有能力,至少杨坚能够确定,他不会篡宇文邕的位。

  未等杨坚理清楚思绪,宇文邕开始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来不及思考隋文帝的事情了,杨坚连忙扶着宇文邕大喊传太医,四下忙成一团,大臣们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宫人忙成一团。

  而就在这时,宇文邕一口鲜血喷在了杨坚的朝服上。

  完了。

  杨坚第一反应是,天幕成真,估计陛下真的快死了。

  前一个月还在攻打突厥,途中忽然生病,今天上午回朝,晚上开庆功宴,半夜就命悬一线。

  不得不说,宇文邕抓马的人生,真的像开了倍速一样快。

  太医在殿中进进出出,观察了宇文邕的状态之后,都纷纷摇头,退了出去。

  皇后站在门口,抓住一个太医就问:“你们摇头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治倒是说一声啊。”

  没人敢说话,摇头就是医家対你最明显的暗示了,大家都想给自己留条命,谁会在这种突发情况中说皇帝马上就要死。

  那不是也给自己找死吗?

  宇文邕还在喝吊命的药。

  他的身体突然虚弱到,连话都不能说。

  太子宇文赟和杨丽华分列两侧,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宇文赟的脸色一半悲伤一般期待。

  他不想表现的这么期待的,可是要做皇帝了,他忍不住。

  宇文邕费力直起身子,指了指杨坚,众人皆不懂什么意思,宇文邕很烦躁,又指了指杨坚。

  身旁侍从好像懂了,询问道:“陛下,是按照您原先的安排,命随国公担任辅政大臣一职吗?”

  宇文邕看智障一样看着侍从,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更说不出话了。

  于是他又指了指杨丽华。

  侍从:懂!

  “太子宇文赟继任皇帝之位,太子妃杨丽华为皇后。”

  宇文邕又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这哪儿找的傻逼侍从,是不是看不懂人的动作?

  如果知道会有今天,宇文邕必定不会嘲笑嬴政做梦想长生,因为他现在是实打实的理解秦始皇了。

  不说长生,就算在给他二十年,不,十年,十年就够了,就算再给他十年,他也能统一天下,看一看由自己建立起来的盛世。

  而如今却只能便宜那个不知道是谁的隋文帝。

  宇文邕又怨恨的看了杨坚一眼。

  四周众臣见状,都觉得陛下和随国公君臣感情真好,临死前都要多看他几眼,恨不得黄泉之下还做君臣。

  作者有话要说:

  史料:1.《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