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昨夜下了场小雨,今晨起来,打湿的庭院还未全干。

  负责洒扫的侍女,经过张衡身侧,用扫帚在他旁边画了一个圈,却不敢上前一步,生怕打扰。

  张衡一夜未睡,蹲在地上,用食指沾取了几滴积水,随即在一旁的大理石上开始临摹天幕显现出来的地图。

  昨夜他将这幅图抄画了下来,用了整整一夜时间,却未能弄懂其中关窍。

  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张衡发现这幅图所示的并不是汉朝舆图,而是真真正正的一整个天下,从图上所示的山河湖海,张衡能够大致画出汉朝的疆域,汉朝仅占其中很小很小的一个部分。

  世人皆以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有了这张图作证,看来这天下非王土的地方还多的是。

  但国家疆域划分并没有那么的令他感兴趣。

  他所在意的是图中那些奇怪的文字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

  除了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地震带让张衡一头雾水外,纵横贯穿图中的黑色线条,更是整整齐齐的标注了从未的符号,张衡直觉告诉他那是数字,但不明白有什么意义。

  地图呈椭圆形,两头的陆地轮廓相接,南北仿佛是雪地。

  张衡对着地图反复在一张白纸上涂涂写写,家中下人几次来叫他去用饭,他也像是没听见一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等日头到了中午,张衡从图中那些贯穿地图的黑色线条中发现了端倪,最左边的那条线和最右边那条线标注出来的数字是一样的,那是不是说明,这张图,其实是一个球形的展开?

  张衡被自己的猜想震慑到。

  他现在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天地并不是上下分离的,而是一个圆球,把日月星辰都包在了里面,像鸡蛋壳,大地是悬浮在中央的鸡蛋黄,也就是所谓的浑天!

  张衡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可以跳出他的身份、官职、年岁而看到的不一样的宇宙。

  他不禁思索那天幕中到底是什么人?她既然评说商代的褒姒,想必是后世之人,那又是哪一朝那一代的?

  地动之灾在发生时总是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失,加上各地上奏,官府赈灾都需要时间,导致地动危害更大。

  张衡想,如果根据这张地图,能提前预知地动,那岂不是能够挽救很多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即便是不能做到预知,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哪里发生了地震,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惜不知如何能与天幕中人对话。

  她既能知道地震带处于那个位置,想必在那个时代,早已解决了地震预测之事了吧。

  张衡看着手中的图纸,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遗憾的喟叹。

  ......

  【这场地震发生在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离西周覆灭仅剩十年时间。】

  【离周幽王与褒姒邂逅还有一年。】

  仅剩十年了吗?

  申王后手里端着酪浆,正打算给王上送去,听到天幕中传来这句话,忽然没了心情。

  王上和父亲积怨已深,其实比起周朝的存亡,她更关心亡国之后,自己和太子宜臼应该何去何从。

  还有那个未见踪影的褒姒,她到底会给自己和儿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想到这里,她觉得自己应该早做打算了。

  昨日岐山的官员奏报,地动发生之后,岐山当地果然如天幕所说的山崩水竭,那就意味着,这天幕并非信口胡说,而是有根据的预言。

  当然此刻比王后更加崩溃的是姬宫湦本人。

  姬宫湦听见天幕的预言,眼含热泪,有点想哭,他是想当一个好君主的呀,这些年来一直勤勤恳恳,矜矜业业,想着把周朝发扬光大。

  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现下忽然有个人告诉他,你不仅发扬不了一点,还把祖宗基业全给毁了,这谁受得了?

  幽王,幽取昏暗愚昧之意,这是后人给他定的谥号,可见他在位是做了些不太光彩正直的事,这些事可能与天幕中说的烽火戏诸侯有关。

  今日伯阳甫一早便进了宫向姬宫湦禀报自己昨夜占卜的结果,卦象上显示周朝最多还有十年命数。

  姬宫湦惊讶之余还是有些怀疑的。

  当初厉王在位时,暴.虐无德,失了民心,被赶出大周都没亡国,周朝怎么可能会毁在他的手里?

  但这一结果与天幕所说不谋而合,却让他不得不信。

  宣王时,就有传言“檿弧箕箙,实亡周国”,周朝必将灭于一个卖桑木做弓箭的人手里,宣王下令在各地捕捉这样的人,最终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看样子估计是要应在自己身上了。

  姬宫湦难以接受,他一定要改变这个结局。

  ......

  姬宫湦思考了一段时间,决定提前派兵攻打褒国。

  他早就有此想法,天幕只不过将计划提前了。

  伯阳甫听说后极力反对,国家刚经历了一场天灾浩劫,临近的外族犬戎又一直虎视眈眈,周朝实在没有余力再去攻打一个诸侯国了。

  何况地动之后的洪灾旱灾还未来得及处理,现在应该做的是安抚民心,努力赈灾,让黎明百姓不至于失了对周朝的信心。

  但姬宫湦不想听他的,犬戎的威胁已经存在了上百年,周朝到现在依然相安无事,虽然发生了地震,民不聊生,但几个贱民又能折腾出来些什么,而褒姒的危害却眼睁睁的看得见。

  天幕都已经说了,周朝会毁在褒姒的手里,现在还不赶紧的把这件事请解决掉,难道真的要等到国破那一日吗?

  姬宫湦并未发现自己逻辑里的本末倒置,他不敢安静如鸡的去等待那个活在天幕一句句话里的结局,只好先一步出手。

  他还是出兵了,消灭一个小小的褒国,对周朝来说易如反掌,褒国惧怕周朝国威,进献了许多贵重财宝,美女佳人,姬宫湦对此并不感兴趣,只是自那以后,他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

  周朝那边,姬宫湦被天幕的亡国预言折磨的夜不能寐。

  而其他朝代却是另一副繁荣的景象,各朝皇帝观察了几天,发现天幕没什么危害之后,就纷纷放话出去,告诉百姓,天幕乃吉祥之兆,预示着国运强盛,家庭美满,让大家不要害怕。

  于是众人就把这天幕当成了一个大型戏台子,抱着瓜子花生水果,叫上亲戚朋友,边侃边看,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反正没有盘点到自己朝代的人,最多八卦一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呗。

  ......

  宋朝嘉佑二年,苏轼从四川老家眉山出发,上京赶考,好不容易到了东京城,正想与弟弟苏辙找一家好一点的客栈,修整一番。

  谁料却被一个拉客的小二强行抓进了店。

  进门时,他听见坐门口那张桌子上,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在与友人谈论以谁的姿色能上天幕盘点。

  对面坐着的女子披着长长的帷帽,看不清容颜,但显然她更关心今日天幕会不会出来说话,这可比要花钱的说书先生那儿有意思多了。

  自从有了这天幕,各行各业,吃喝玩乐都能想办法蹭上点关系,生意蒸蒸日上,一日比一日好,唯独戏班子、话本子、说书先生处,情境每况愈下,越来越差。

  “两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啊?今天时间还早,二楼雅座有新推出的天幕绝佳观赏位置,只比楼下贵五十文,还赠送一壶清茶,二位需要吗?”

  这小二倒是会做生意,不过此次苏轼兄弟二人进京只为考取功名,不想被其他因素影响,因此他们拒绝了,只要了两间客房。

  夜晚,苏轼坐在客栈房间里,看着没什么动静的天幕,忽然在思考,那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住。

  从他的视角看过去,天幕离地面很近,不像月亮那样高悬在天上,仿佛触手就能碰到。

  苏轼下意识伸手去碰,并没有想象中的实物触感,反而被天幕的突然启动吓了一跳。

  【周幽王派兵攻打褒国,褒人恐惧周朝国力,将一众美人送入了宫,其中就有褒姒。】

  【又过了一年,周幽王在后宫见到褒姒,对她一见钟情,立马将她立为了妃子,周幽王对褒姒极尽宠爱《列女传》里有记载“惑于褒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以适褒姒之意”,后来诗中说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也不过如此了。】

  【但不知道是因为离开了家乡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即便是在周幽王这样的宠爱之下,褒姒美则美矣,却是个冰美人,从来不笑。】

  天幕说到这里,苏轼就关上了窗,找了两块棉花把耳朵堵住。

  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苏轼本人并不认同天幕所说的,周幽王惑于褒姒,因而亡国。

  历朝历代,只要是把国家给弄没了的君王,总会给他配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姬,妲己、妹喜、再到褒姒。

  不能说全无可能吧,但你个个都亡于女子之手,说出去谁信啊?

  只不过是弱质女流,在历史上留不下来几笔书写,更好欺负些罢了。

  史料

  1.《浑天说》

  2.檿弧箕箙,实亡周国--《史记周本纪》

  3.《列女传》

  4.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请大家多多支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