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之兄妹对照组>第 60 章会做人的贾家媳妇
  四合院,晓光微明,秦淮茹在院中水龙头处提了桶水,把脏衣服先给泡上。转身准备早饭,打开咸菜坛子,掏出咸菜疙瘩,切了丝,滴了两滴油热锅,蒜末干椒爆出香味,疙瘩丝下锅翻炒了两下,盛进碟中。玉米渣子粥炖在炉子上。转手动作麻利的在院中搓洗衣服。

  隔壁易家,易大妈升着炉子,煮粥做饭。

  秦淮茹含笑打招呼:“易大妈你起了,做早饭呢。”

  易大妈点点头,回应:“你起的早,洗衣服呀,买菜了吗?”

  秦淮茹口中答道:“昨天回了趟家,从家里带了点新鲜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一会我给您拿包干菜。”

  易大妈赶忙推迟:“哎呦,哪能要你家东西,自家留着吃吧。”

  “您客气了,自家种的菜,晒干了,炖肉不错,给易师傅添个菜,尝尝味。”

  两人你来我往,一面客套,一面说着话干着活。都是手脚利索的主,聊的倒是融洽。

  何雨柱一早跑到街口,给自家妹子买了个烧饼放在桌上。自己热了粥,小菜一碟,对付着吃了早饭。

  秦淮茹拿了两把干菜正打算送给易家,看见何雨柱正打算出门,赶忙也送上把干菜,何雨柱推迟不收,秦淮茹面上微红,慢声细语:“一点心意,你可是我们酒席的大厨,菜做的真好,我现在也后厨帮工,一个大院住着,客气啥。”

  说完硬是塞给何雨柱,转身进了易家给易家也送把干菜。

  何雨柱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干菜,随手搁在屋里,一把干菜倒也没啥。今天他有事也没时间拉扯,转身匆匆出门。

  易大妈收了礼,回了自家腌制的小菜。

  易家饭桌上,两口子相对而坐吃早饭,她提起贾家的小媳妇:“贾家娶得媳妇倒是不错,勤快的很,干活也麻利。人也客气,给咱家送了把干菜,一会我去买点肉,给你吨肉吃。”

  易中海夹了口咸菜,喝了口热粥,抬起眼皮不在意的说道:“乡下姑娘干惯活,手脚自是麻利。”

  “比旭东他老娘会做人,想不到贾家那个小心眼的老婆子还有这福气。一早上都没见人,娶了媳妇享福了,家里活计都叫媳妇干了。”易大妈面色沉沉的说道。

  易中海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看向老婆子,安抚道:“你不理她就行了,那婆子嘴碎的很。”

  贾家饭桌上,秦淮茹把贾家母子盛好饭,三人落座吃早饭。

  秦淮茹提了一嘴送了隔壁易家一把干菜。

  贾母翻着眼皮,嘴巴一撇:“给他们家送啥东西呀,人家工资高,想吃啥没有,你巴结啥?”

  秦淮茹微微一笑,语气温柔:“妈,旭东如今是易师傅的徒弟。这师傅嘛,有糊弄的师傅,也要尽心的师傅,这升职学技术,还在人家手下干活,恭敬着准没错。”

  贾旭东一向嫌弃老娘不会做人,嘴巴还刻薄。一把干菜值啥,可态度得摆出来。易师傅好歹是他师傅,在厂里技术好,人脉多,媳妇做的好,说的也对。

  他温柔的看向媳妇,脸上露出满意的之色,嘴里说道:“你说的对,师傅的指点很重要,这诚心教,学起来也快。”

  转脸看向贾母,语气慎重:“妈,你可别得罪人,我还想升职,升到三级,能多十几块。”

  “我知道了,回头我就绕着他家走。”贾母语气不耐烦的说道。

  小夫妻吃完早饭,收拾完,一起出了门去上班。

  路上,贾旭东脸色微涩。对老妈嘴巴刻薄不饶人,一开口就得罪人,有些烦躁。总不能真送回老家。

  秦淮茹小心翼翼的开口:“妈也就在家说说,应该不会在外面瞎说。”

  贾旭东微叹了一口气:“你没进门前,我和妈吵了一次,那回说的比较难听,我真怕她在外面头脑一梗,犯浑,说出的话得罪人。”

  两个人说着话,一路向轧钢厂走去。

  轧钢厂附近的副食品店,人挤人,易大妈抢到一刀肉,三两多。

  她挤出人群,一抬头碰见杜婶子,两人都被挤得发鬓凌乱,相视一笑。杜大婶开口笑道:“买了啥,挤成这样。”

  易大妈拢了拢头发,面上露出喜色:“好多天没开荤,今天来的早,买到肉了。”说着提起肉,给杜大婶瞧瞧。

  杜大婶江玉芝一打量,挑高眉梢,抿嘴一乐:”这刀肉不错,上好的五花肉,打算怎么做呀?”

  “今儿一早,贾家的小媳妇送了一把干芥菜,一株一株的,个头挺大,我瞅着蒸肉不错,这不赶早跑来买肉嘛。”易大妈手里比划着干菜的个头,指了指五花肉说道。

  杜大婶眼中一闪:“老贾家娶的新媳妇倒比贾家那老婆子会做人。”

  “是呀,我也这么说,贾旭东是我家那口子徒弟,她倒好,像我家欠他家似得,阴阳怪气的。我都懒得与她计较。”易大妈点头同感,嘴上不留情的抱怨。

  杜大婶摇头,快言快语:“你这温吞性子,我都不知道说你啥好,她阴阳怪气的挤嘚你,你不知道大嘴巴抽她,你又不吃她家一口饭,你怕啥。”

  “还不是贾旭东那小子人不错嘛,一惯态度不错,常低声下气的赔礼,哪好意思做绝。”易大妈面上一晒呐呐的说道。

  江玉芝瞥了她一眼,心下微悯,暗自叹息,这位因为膝下无子,在大院说话都小声细语的,一惯忍声吞气,生怕别人笑话她。要她说,还不如收养一个,这个年纪收养正好,孩子大了,正好能帮忙伺候。

  两人在副食品店又逛了逛,杜大婶买了菜,两人结伴回了四合院。看書喇

  杜大婶进了家门,与弟媳妇收拾菜,难免提到老易家媳妇。两人最近正在妇联办的扫盲班认字,妇联女同志也会给大家做做思想工作,鼓励妇女们走出家门找工作。别整天围着锅台,说话都不敢大声。

  这附近不少妇女都去了扫盲班。一堆大妈大婶在一起,难免东家长,西家短,大家相互倒倒苦水,都觉得世道对女人不友好,哪家媳妇要是没生育,活的更是艰难。

  不少妇女动了心思,想着出门找份工作,自己挣钱也能活得轻松点。

  杜大婶江玉芝叹气:“老易家媳妇叫蔡云霞,她上次取包裹,都忘记自己叫啥名。在院里一惯好声好气,都是因为没生娃,看得怪可怜的。”

  杜二婶崔桂月不以为然:“人得自救,她活的混混沌沌的,听说妇联动员她参加扫盲班,她一口回绝,她家就夫妻两口子,哪有多少事,有事也是自找的,说要照顾后院聋老太太,人老太太五保户,国家养。你说他们两口这么尽心,啥都不图你信吗?”

  江玉芝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板着脸说道:“人家就是图啥,也是应得的,毕竟一直照顾老太太,咱家可不兴眼红。”

  “嫂子,没说他家不应得啥,可这不是他家自找的嘛,说是照顾,易中海也没搭手,还不是老易媳妇一个人忙,有这份耐心,不如收养个孩子。”崔桂月嘴巴不饶人的说道。

  正说着话,杜老头拎着袋子进了门,江玉芝忙上前端茶倒水,问了声:“老爷子,这一早您去哪儿了,早起就没见你人。”

  杜老爷子一早就出了门,一群老哥们约着去后海露天茶馆吃早茶去了。看書溂

  杜老爷子呵呵一笑,接过大媳妇递过的茶杯,喝了一口,把手里小包裹递给儿媳。开口说道:“没啥事,我们老哥们聚一聚,聊一聊。老孙头大孙子快办喜事了,招呼我们去吃酒。

  江玉芝打开小包裹,一包杠子饽饽,一包豆面卷子,忙问老爷子谁家送的,人情得记下。

  老爷子摆摆手,叫她甭操心,他们一帮老爷们在外吃喝,多了大家分分,本是老哥们消遣嘛。

  晌午,职工子弟学校食堂周晓宇打了饭,打了二个菜,一个青椒肉丝,一个大葱炒鸡蛋。

  严军端着饭盒也走过来吃饭,周家,严家条件都不错,吃的比较好。有点同学家条件困难的一般都是买上两个馒头,倒碗水,就着自家腌制的小菜吃就行了。

  严军是带着菜饭中午蒸蒸就能吃了,饭盒里炒猪肚,荷包蛋,吃得不差。

  两人交换饭食,严军敲了敲饭盒,嫌弃学校食堂的青椒肉丝,肉丝少得可怜,大葱鸡蛋,鸡蛋也少。

  周晓宇呵呵一笑,知道对于吃货来说,吃得不爽,心头更不爽,逐安慰他:“中午对付着吧,晚上叫你妈给你做好吃的。”

  “别提了,我妈抠的很,上次我想吃春卷,一直都没吃上。”严军摇头说道。

  周晓宇咽下嘴里的饭菜,不紧不慢的询问:“晚自习有同学报名吗?”

  “有,原来的互助组差生都报了名,三个老师都愿意帮忙,前两天我去了老校长那里,跟他说了一声。老头没反对。过两天晚上可以安排了。”

  想了想,严军斟酌的补充:“许大茂那边还得联系下,他们那个扫盲班活动也是晚上七点,两组活动名单得安排错开。”

  周晓宇一听,越发肯定严军的工作能力,他满面笑容的开口贿赂:“明天,我给你带春卷。保你满意。”

  “你说的,别忘记了,多带点。”严军故作不在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