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之兄妹对照组>第 55 章 刘海忠出继刘光福
  周晓宇这一病,大半夜里才悠悠转醒。口中干渴,忙下床倒了杯水,几口喝下,嗓子眼儿才好些。

  他心下发虚,这具身子是周家小少年,父母去世期间,操持父母丧事,强忍悲绪,安抚照料幼妹。一路答谢还礼,心焦力竭,哀毁过甚。有些伤了根本,他虽一直小心调养,有些起色,但一直不太在意。就如昨晚他原来就不太舒服,图省事去食堂吃饭又惹了官司,强撑着应对一番,疲惫不堪。

  回家后,煎服了一贴药剂。起身泡了个热腾腾的澡,换了衣服才感觉稍好。

  周晓宇觉得要多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个年代医疗设备比较差,自家虽会几手,可终究力逮,周老爷子倒是水平不错,可已年势已高。

  洗了几根菠菜,清爽爽的下了一碗素面。祭了五脏庙,周晓宇微靠在沙发上怔了两秒,想到昨天食堂的事,自己还没报案。

  看来三厂想装傻,校长估计收到了消息。却不打算出手。那自己也不必看在三厂面子。

  周晓宇并不知道,三厂一早就去学校寻他,听说他生病了,转道去寻老校长说项,一味的说家丑不可外扬。老周也是三厂出身,手下留情。

  老校长不想管,此事明显是三厂理亏,直接处理了肇事职工,把结果往周晓宇那一放,就行了。

  可三厂虚头巴脑,到现在也没表态。校长看不惯,直接推辞。

  最近两年,三厂领导一味的抓生产,想赶超一,二大厂,职工素质,教育放宽许多。一些乱七八糟的的人进了厂,活是干的不错,事也多。

  校长不看好三厂,学校可不止一个轧钢厂的子弟职工,这附近小厂,大厂附学的也不少。名声坏了,可不是好捡的。

  许大茂放学,就匆匆赶来,提着一小篮子,一叠春饼,一碗酸脆小菜。

  敲了半晌门,不见人开门,心下奇怪。这都病了,居然还瞎跑,正一头雾水。

  中院杜家二婶看见许大茂在周家门外发呆,忙招呼一声:“别敲了,周小子病了,被他爷中午就接走了。”

  杜家二婶一大早就见周家舅家两个小子拎着篮子来送东西。谁知,周晓宇生病没去上学,在家歇息。

  两小子,立刻急了,跑回家一顿说。老爷子哪里放心,急得硬是拖着身子来劝外跟他回家住两天,病好了才回来。

  周晓宇只得乖乖听话,谁叫许老爷子一身病还不放心外孙,亲自上门。

  许大茂一听,倒放心了。这个周晓宇生病有人照顾也叫人放心。

  杜家两位婶子如今每晚都是街道扫盲班,与许大茂熟悉的很,杜二婶将他拉到一旁,悄悄问道:“周家娃子在食堂被欺负了吗?”

  许大茂摇头,这是从何说起,他忙解释:“没受欺负,那人想抢周晓宇东西,没抢到。”

  杜二婶一脸不信:“早上,何雨柱对许老爷子说了,说周晓宇在食堂差点被人抢了。许老爷子气得直发抖,把周家小子提溜走了。”

  许大茂约摸着许老爷子气得是三厂,许大茂没吭声,他也对三厂有意见。

  杜二婶神秘兮兮的说道:“大茂,你家隔壁刘家小三被过继出去了,是真得吗?”

  “过继出去了?啥时候的事,不可能,我家住在他家隔壁都听到消息。”许大茂一副惊讶的样子。

  “是真得,户口都转了,我们在街道扫盲班听孙老婆子说得,不会错。”

  许大茂故作沉吟,悄声问道:“这过继出去,那刘家以后你不认刘光福了?”

  杜二婶颇感有几分面子,许大茂这娃看起来在街道扫盲班给一帮娃子讲教学经验,实际上还是半大小子,于世故半通罢了。

  她忙提点:“哪儿是不认,是刘光福以后不能认他们当老子娘了。谁家愿意白过继,听说是刘海忠堂哥,家里没儿子,认个老子回家养老。”br>
  杜二婶脸上露出几分鄙视不屑:“刘家把小儿子卖了,还一副为堂兄着想的架势,都是一个大院的,当谁不知道谁呀。”看書溂

  杜大婶在一旁剥毛豆,见弟妹越说越不像话,忙拍拍她:“你又偷懒,卖啥卖,我看挺好,光福那娃过继出去,不挨打还不好嘛。”

  许大茂暗暗的打量了杜大婶一眼,心道大婶就是懂行,这话半点没错。像光福这般战战兢兢的偷生,还不如过继出去。

  许大茂心下明了,这是过继的事成了,这两天没遇见刘光安,这光福过继谁掏的钱呀?老高?

  后院,刘光福傻傻的站着,眼里既无不安亦无不平。

  刘海忠眼见老三刘光福半声不吭,也难得说话了,挥了挥手,叫他滚蛋,户口已转。

  这个窝囊废也就在家里住不到两天了,何必置气。倒是刘光天有些发呆,他是真没想明白老头子居然把光福过继了,为啥不是光安?

  刘海忠小心翼翼的把一叠钱掏了出来。递给老婆,交代道:“这钱收好,留给老大娶亲。”

  刘婶点头,犹豫了一会,低声问道:“老三,啥时候离开。”

  “就这两天,你甭管了,户口已经转了,我已经告诉他了。他没吭声,一脸蠢样,就当没生养过吧。”刘海忠满脸嫌弃的说道。

  刘婶记得小儿子原先也不是这样傻楞楞的,小时候也是活泼可爱。她微叹了一口气:“都是命呀。”

  生小儿子时年岁大了,受了不少罪。当初差点没去了半条命,她真是怕了,对这个孩子爱不起来。

  刘光安此时正在师傅高老头的院子里,拿着一张欠条。他小心折起,放进自己的屋子。他如今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偶尔在师父这里留宿。

  师父特意给他留了间屋子,还说以后可以让弟弟跟着他一起。

  高老头一脸无奈,这些日子处下来,他真心喜欢这娃,太懂事了。但愿人如初心,不枉费他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