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之兄妹对照组>第 47 章 周家子规划街道厂
  为人师长,自是得教导其经事还谙事,尽提点之责。

  高老头也不瞒这孩子,人世间总有事不在日光之下。老刘家这位堂兄在外人看来,现今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实际上也不尽然。

  刘家堂哥早年间未婚时曾交往了一位姑娘,比他还大上两岁,两人情投意合。谁成想,谈婚论嫁时为钱财两家长辈翻了脸,最后双方父母都不同意这桩婚事。老刘堂哥与姑娘此时恰是情浓,自是不甘心,小两口一合计偷偷跑了。

  东躲西藏过起了小日子,这日子过得焦虑不安,难免口角,吵了又好,好了又分,几个回合下来,两人都有些后悔当初冲动。情淡随风散,此时各自都有了一别两宽的想法,谁知,女方怀孕了,姑娘家未婚先孕是丑闻,自然得捂住。

  搞出人命官司,两人年纪轻轻,一脸的懵,都暗自懊恼。一心想隐瞒,可肚子里娃哪里瞒得住,惶恐不安之际,老刘堂哥寻了朋友帮忙,商量打掉孩子,偷偷摸摸的换了名字去医院一查,可这姑娘的体质孩子还打不得。无法,只得偷偷生下孩子。

  这事一出,这姑娘回家后就远嫁了,孩子也交给刘家堂哥。刘家堂哥这个年纪还没结婚,这孩子抱回去谁还愿意嫁给他。几经衡量,干脆托付朋友帮忙找户好人家收养。

  高老头也是无意间得知此事,当年那孩子的去处还搭了把手。高老头还只当是帮朋友忙。

  这事本就说来话长,刘家堂哥也算是还人情债。刘光福挂名他家完全不用担心,平时当个亲戚处就行了。

  刘光安听完这故事,感慨万千,这故事里最可怜的是刚出生的婴儿,一出世就被父母嫌弃。对比自家俩兄弟时不时挨打,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他有心想问那孩子后来去哪儿了,想想这是刘家老堂伯的隐私,还是不要多打听。

  许家,休息天,胡良玉有时间,在家包了饺子,许大茂招呼周晓宇来噌饭。

  饭桌上,胡良玉殷勤的劝周晓宇多吃,她把蘸料小碟往周晓宇面前推推:“晓宇,你尝尝我调的味怎么样?”

  周晓宇尝了尝,蒜辣香醋,蘸一蘸味儿加分。

  许家包了两种,素馅的是缸豆鸡蛋馅,一口咬下去,清香扑鼻。

  还有一种就是猪肉白菜馅,比较少,周晓宇吃了两个,还是喜欢素馅那股清香味。

  许大茂的妹子长得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了几颗米牙,啃着饺子,嘴里含含糊糊,口齿不清喊着“肉,肉。”手指很明确的指着肉饺子,表示她要吃肉饺子。

  许安民一边给女儿喂饺子,一边忧虑的说道:“这孩子,挑嘴。爱吃肉,吃两个差不多了,吃多了不消化。”

  许大茂倒是不挑嘴,各来一盘,呵,这胃口真是半大的小子,吃穷娘老子。

  胡良玉见周晓宇爱吃素馅饺子,又端了一大碗给他带回去,嘴里说道:“晓宇,晚上饿了吃。”

  周晓宇忙道谢:“谢谢许姨。”

  胡良玉眼里笑意不减,也不耽误小少年玩耍,摆摆手:“你俩去玩吧,星期天就好好休息。”

  两人端着碗饺子,刚进中院,就见何家兄妹拎着水桶回家,桶里有条草鱼。

  许大茂瞅了一眼在水桶里划水,嫌弃地方小,甩着尾巴溅了小雨水一身水大草鱼。

  他挑了挑眉,咂舌:“柱子,这鱼够大的,有三,四斤吧。”

  何雨柱也喜滋滋的点头:“三斤多,赶上了。”

  易大妈闻声,也喊道:“哎呦,这鱼够新鲜的。”她老人家心细,看见小姑娘衣服半湿,忙叫何雨水去换衣服:“这湿哒哒的,小心受冻。”

  何雨柱也顾不上闲聊了,拎着水桶,赶紧催促妹子去换外衣。

  两人进了门,周晓宇把饺子放进碗柜,端了两杯茶水出来,就见许大茂在发呆,拍了他一下,喝道:“想啥,发傻呆?”

  许大茂回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是见何家兄妹与易家关系十分亲密。两家人经常在一起吃饭,照这样下去,估计日后得帮他们养老,就像现在易中海照看聋老太太一样。”

  周晓宇半靠在沙发上,姿态慵懒,漫不经心:“易中海自何大清走后,一直照顾这对兄妹。何雨柱去食堂上班,易大妈平时还照顾何雨水,屋子里洗洗刷刷。何雨柱接了这恩情,得还呀,至于易中海照看聋老太太,估计私下也有协议。”

  周晓宇来到这个时空,没和这位聋老太太打过交道,偶然在院中遇见也就打个招呼而已。

  周家夫妻在世时也没有与这位住在后院的老人有来往,聋老太太是五保户,国家发钱粮。至于背景,呵呵,无稽之谈。

  周家,许家已经有两位老爷子要尊着了,再多,他怕自己连周晓宇这个身份都装不下去了。

  许大茂低头沉吟:“聋老太太住的房子?要真是这样,那日后何雨柱照顾易家老两口也算是有所得。”想明白了,他不禁笑道:“这位轧钢三厂的钳工师傅算计够深,姿态摆得也像个正人君子,在厂里也有几分声望,怎么在厂里没出个头呢?”

  “工人阶级最光荣。”周晓宇话锋一转:“现在是工业建设,这种有技术的工人得投身建设大潮,能评上劳模吧。”

  周晓宇记得这年代劳模是一种荣誉,各行各业优秀职工会被评选为劳模,开大会表彰。

  周晓宇翻了下报纸,说道:“去年全国妇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了,今年创办了妇女周刊。”

  “街道在办识字班,我建议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去当老师吧,给这些大人当当老师。”许大茂兴奋的说道。

  周晓宇呵呵笑道:“不是给大人当老师,是支持街道办认字班。你可以找高老头问问,看看街道办事处可缺老师,如果需要帮忙,学生会同学可以轮流去搭把手。”

  想了想,周晓宇笑道:“我其实想建议高老头在街道办个小工厂,解决一些失业妇女的工作问题。家庭妇女因为没有工作,天天围着锅锅台子转悠,伺候一家大小吃喝,还不被尊重,在家说话不做数,也做不了主,经济自立是妇女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许大茂听完若有所思:“高主任办街道工厂,我们学生平时能去勤工俭学吧。”

  周晓宇嘴角上扬:“当然。”

  这事得好好规划,街道的小厂,同学们也可以去转转,混点经济来源。也算是一种体验吧。看書溂

  许大茂应了一声:“高老头上次说会帮着找过继的人选,不知道找到没有。老刘家也真是好笑,对两个小儿子竟然完全不在意。最近,我观察了刘光天,发现这小子太坏了。”

  周晓宇起身去厨房端了一盘瓜子,两瓶罐头,推了一瓶给许大茂:“吃瓶罐头。”自己磕起了瓜子,接着询问:“刘光天怎么了?这小子学习好像还不错。”

  许大茂开了罐头,挖了一勺,说道:“这小子经常说两兄弟的坏话,满脑子霸占父母。打击兄弟。”

  周晓宇乐了,刘光天在家演宫心计?这小子有当太子之心呀,可惜刘家没有皇位继承。

  不过这小子硬是把刘光福折腾出毛病了,也算如了他的愿。鼓把劲,加把油,再把刘光安也赶出家门,估计这太子之位稳了。最后一步就是逼宫了,嗯,看来刘海忠日后得住在大安宫。

  许大茂喝了口桔子糖水,板着脸说道:“刘光天手段低的很,光福比较惨。”

  许大茂住在刘家隔壁,对刘家事比较关注。尤其是刘光福这娃,硬是被刘海忠打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活着。现在发现刘光天这个小人,脸都气青了。往日里,他一直觉得是刘海忠好发酒疯,没想到,刘光天出了不少力。

  “会好的,光福过继估计日子应该不错。”周晓宇干巴巴的安慰义愤填膺的许大茂。

  两人闲聊了一会,许大茂一门心思策划去街道办事处学习班当老师,回家写报告去了。

  周晓宇转身进了药园,收了成熟的药材,练了会手。打开上次炮制的药酒,觉得可以喝了,得托妹子给周老爷子瞧瞧。

  托着酒坛,周晓宇踏进农家小院,却见院外不远处浓雾散去,隐约露出一片村庄,心下有些疑惑,心忖道:难道这是商店?村口卖棒棒糖的小卖部吧。

  他信步缓缓走了过去,村口一棵高高的大树挑着一面小幡,上书:杏花村。

  周晓宇摇头,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举步上前,周晓宇失望了,这个村落大约五,六十户人家,店铺不少,可惜都没开张。

  周晓宇转了一圈,也没遇见人,扫兴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