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四合院之兄妹对照组>第 45 章 何雨柱代笔寄书信
  轧钢三厂大食堂后厨,主厨戴师傅正卖力的炒着小锅菜。大徒弟包禾康正看着火候,小灶上砂锅里炖着一锅小鸡炖蘑菇。

  两人忙活了半天,将最后两个菜做完,师徒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戴师傅刚坐下,包禾康给师傅送上热毛巾,端上茶水,低声说道:“你歇着,我去那头打听一下,探探口风。”

  戴师傅只挥了挥手,热毛巾轻轻地敷在脸上,片刻功夫扯下毛巾。端起茶杯,低着头,吹了吹浮在杯中的茶叶,喝了一口。

  此时,正是职工吃饭的高峰点,几个窗口排着长队,整个食堂闹哄哄,人声鼎沸。

  何雨柱与几个帮厨忙忙碌碌打扫大锅灶。厨师老石头忙完手头上的活,端着茶缸子走了过来,咧着一张嘴与戴师傅打了声招呼:“老戴,去喝一杯?”

  戴师傅眯着眼,扯下护袖,弹了弹衣服,扬眉调侃:“老石头,你早不来,晚不来,这会儿跑来是打着噌卤味的心思吧。”

  老石头腆着张老脸,乐呵呵的笑道:“还是你明白,谁不知道你卤味一绝,这一早上闻着味儿,肚子里馋虫就抓心,我这不赶紧得揣了瓶酒上你这噌一口嘛。”

  两人打起了嘴皮子官司,包禾康一脸喜色的从小餐厅匆匆赶了过来,见师傅正和老石头闲聊,上前一步,喜滋滋向师傅汇报:“师傅,小餐厅那边领导夸您了……”

  老石头听了两句,摆了摆手,插了一嘴:“行了,行了,你师傅的手艺,还用得着夸,领导满意就行了。老戴,走吧,听了音,该没啥事了,喝一杯去。”

  戴师傅忙吩咐包禾康把卤好的猪下水包上一包,又低声叮嘱徒弟包禾康了两句,踹上纸包与老石头一路说笑的离开。

  何雨柱眼尾瞥了一眼戴师傅的背影,神情有些低落的刷着大锅灶。

  后堂小隔间里包禾康小心翼翼的夹起锅里的调理包,用布包上,贴身藏起,这可是师傅的独门配方,万万马虎不得。

  又取了几张油纸,包了几包卤味,准备孝敬厂里的几位领导,卤水也分装了几瓶送人。剩下的一些,才是师傅家与几个徒弟分分。

  打理完这些,包禾康招呼两位师弟悄悄地给几位领导家送去,再三叮嘱他们机灵点。

  包禾康忙完琐事,打了份饭菜,才找了个清净地儿吃上饭。

  几个后厨帮工分了分剩下的大锅菜,何雨柱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拎着饭盒回家。

  刚进院门,走到中院,易大妈一声招呼:“柱子,雨水在我这儿,你也快来,今儿整了两个菜,陪你易大爷喝两杯。”

  何雨柱应了一声,回屋洗了把脸,才端着一碗糖蒜上门。

  屋里,聋老太太正逗着雨水,老少俩人说着话,易大妈端着一个锅子上桌,易中海擦着酒瓶,看见何雨柱进门,忙招呼他上桌。

  易大妈喜滋滋的说道:“早上抢到一个猪蹄,我炖了黄豆,切了点腊肉炒了蒜苗,还包了饺子,今儿有口福了。”

  聋老太太听了这话,点头笑道:“这猪蹄可不好买,叫你赶上了。”

  “还是你老明白,去迟了好些人没买上,我赶了个巧,是运气。”易大妈一面点头笑道,一面招呼众人上桌吃饭。

  易大妈给老太太端上一碗水饺,放了一小碗调料在老太太手边。易中海开了酒,给老太太浅浅的倒了一杯。何雨柱起身接过酒瓶,先给老爷子满上,给自己倒了半杯酒。

  老太太端起酒杯,微沾了沾唇,夹了个素馅饺子蘸了蘸调料,慢吞吞的嚼了两口,赞道:“放了油渣吧,难怪味儿这么香。”

  何雨水捧了水饺正吃得香,两颊被塞得鼓鼓的,闻言抬头惊讶的看了老太太一眼,说道:“易大妈把油渣剁碎了放进馅里了,太太,你真厉害。”

  易大妈摸了摸小雨水的发顶,眯眼笑道:“太太当然厉害了。”给老太太夹了块猪蹄,嘴里说道:“炖烂了,您老尝尝。”

  易中海夹了个猪蹄尝了尝,看向何雨柱,慢声提点道:“食堂的事不要着急,你心里得有准备,熬上两三年很正常,你一进去就上灶,叫那些大师傅怎么想?”

  在后厨待了大半年多,何雨柱已磨了些锐气,天天和后厨一些帮厨,打杂的待在一起,慢慢得适应了。

  他现在已经摸到了一些潜在的规矩,人情世故也通达多了。此时他也不再一心只惦记主厨的位置了。熬上一段时间,上灶烧个大锅菜就阿弥陀佛了。

  想到此,他点头应道:“您老放心,我心里有数的,资历不够,我想明白了。

  易中海打量了他一眼,看他态度诚恳,也没怨言,满意的点头,缓声说道:“小厨房的主厨,主要是接待各位领导,一些客户,现在的主厨戴师傅在厂里人缘不错,名声也好。你可不能和他闹僵。”

  何雨柱给老太太,妹子盛了两勺黄豆,夹了个猪蹄细嚼着,咪了口酒,叹道:“您不说,我也知道,戴师傅会做人,接待时常让别的大厨露上两手,后厨的几个师傅各自都有绝活,我哪敢和他闹翻。”

  聋老太太竖着耳朵听了半天,面露疑惑,轻声问道:“那位戴师傅,是不是卤菜出名的那位?”

  易中海应声答道:“是他,戴师傅的卤味是一绝,很有几分名气,这卤味是下酒的好菜,捧他场人不少,在厂里,食堂人缘关系着实不错。”

  聋老太太点头,略一思量,抹了抹嘴角说道:“柱子,你也别急,得稳住心思,在后厨不要得罪人。慢慢来,你还年轻。”

  易中海也点头赞同,这些师傅年纪都不小了,有两位眼看着年纪到了,就要退休了,柱子这么年轻,出头的日子不过是早晚。

  他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安慰道:“黄主任是个明白人,既收了你的礼,自会看准时机安排你上灶,你得踏实的干上一段日子,叫人看看你的工作态度。”

  爷俩说着话,碰了个杯,易大妈端上汤,招呼众人喝汤,何雨水吃了碗水饺,喝了半碗汤。扯了扯哥哥的衣服,一双眼睛殷切的看向何雨柱,问道:“哥哥,你能帮我写封信吗?”

  何雨柱俯身,给妹子擦了擦嘴,含笑问道:“雨水要给谁写信呀?”

  何雨水笑得弯起了双眼,有些羞涩的说道:“给晓敏,我有话要告诉她。”

  易大妈失笑,打趣道:“雨水,是不是要谢谢晓敏送你的礼物呀?”

  何雨水仰着一张小脸,一双明亮的眼眸含着一丝认真,点头应道:“嗯,晓敏送我布做衣服,我要谢谢她,催她早点回来。”

  转头又拉了拉何雨柱的衣服,,轻声说道:“哥哥,帮我写一封信吧,凤姐儿已经写过了,你也帮我写一封吧。”小丫头,扯着哥哥的衣服,晃着身子,低声求道。

  易大妈心中一动,转头看向老头子,凝声说道:“老头子,你帮我也写一封吧,收了两回礼,也该回封信道声谢。”

  聋老太太含笑问道:“又寄了海鲜来?”

  易大妈摇了摇头,含笑答道:“您老人家看看我这身新衣服,前几日,周家小子特意上门,送了两块布,一包东西,今儿这腊肉就是他家送的,说是晓敏那丫头托他带回来的。”

  易中海忙一口答应,面上露出几分满意,笑道:“嗯,是该回封信谢一声,这是礼数。”

  何雨柱哪架得住妹子磨缠,抬手揉了揉妹子的小脑袋,点头答应:“好,好,一会回家就给你写。”

  聋老太太住在后院,很少遇见住在中院的周家小子,倒是来易家串门,遇见几回周晓敏上门请教,印象中小姑娘沉默寡言,不大爱出门。

  她笑着评价:“周家这对兄妹倒是客气的很。”

  何家,何雨柱在隔壁易家吃完饭,领着妹子回家。桌上铺开二张信纸,何雨柱揉了揉脑门,看向站在桌边的妹子,说道:“说吧,我来写。”

  何雨水拧着两只手,抿着嘴,干巴巴的蹦出两句:“谢谢,鸭子,糖。”

  何雨柱等了半天,就这两句,他睁大了眼,疑惑的问道:“没了?”

  何雨水面上微红,眼神迷茫,明明心里有好多话想对晓敏说的,可这会儿却不知该说啥,急急得补充了一句:“快点回来。”

  何雨柱:……

  妹子这说话水平,他都懵了,他两眼发直,嘴唇抖了抖,欲言又止,完全不知该如何评价。想了一会,笔尖敲了敲桌面,开始循循善诱:“你要先问人家过得好不好,身体,怎么样呀,吃得,玩的,睡觉,都问一遍。”

  何雨水拧着身子,面上露出一丝紧张,磕磕巴巴的说道:“身体好吗?,吃得好吗?,睡觉好吗?”

  一迭声“好吗”,把何雨柱整得不好了,一双眉生生得拧成疙瘩,面若苦瓜,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不自在得挪了挪身子。何雨柱虽没给谁写过信,却看过信,妹子嘴里这许多“好吗”完全不对劲呀。

  这对兄妹直楞楞的看向对方,默默无语。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何雨柱摸了摸鼻子,脸上透着几分窘态;抓了抓头发,有些烦躁不安。左思右想,刷刷刷,提笔一迭声“好吗”落在信纸上,字迹潦草,散如鸡爪。他小声嘟囔:“就这么写吧。

  何雨水站在桌边,伸长了脖子,盯着哥哥的一笔一捺,眉头紧锁,小嘴巴微微张开,手指紧紧攥衣角。

  写完,何雨柱直起身子,抬起头,望向妹子说道:“现在,可以谢谢了。”

  何雨水咬着下唇,憋红了一张皱巴巴的小脸,犹豫着吞吞吐吐:“谢谢,鸭子,盒子,布,糖,快回来。”

  何雨柱低头措辞半天,把妹子得的东西一一添上,写上谢谢,加了一句,快点回来。

  写完,看了一遍,整封信寥寥数语。暗自琢磨,这信也太短了吧。

  这一晚,何家兄妹被一封信逼得语拙词穷,抓耳挠腮。好似遇见拦路虎,郁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