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1,我开创了软件帝国>第449章 材料研究所的超导计划
  生命保险公司铃木有翔总经理紧紧不停地给现场所有人鞠躬致谢,这次抢救行动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他了。

  虽然支出了四千万艾元,但是节省了足足三亿赔偿,这中间的收益他是明白的,因此他也是现场最激动的。

  加蓬国家航天局承担了三千万艾元的抢救费用,电报公司承担了一千万艾元的抢救费用。

  这是事先都已经商量好了的,精细集团航天研究所到现在还没有收到半分钱呢,这个总经理只鞠躬不给钱实在太不地道了。

  按照约定,火箭抢救成功后,那枚原本要回归星球的火箭由精细集团回收了,现在那枚火箭正在朝着精细集团设置在外太空的无人太空站飞过去。

  后续的操作就不需要加蓬国这些观摩人员在场了。

  黄所长笑眯眯地带着藤山太一他们这一行人回到会议室,刚才他们存放在这里的手机、相机、香烟、打火机全部拿回去。

  藤山太一作为这一次观摩小组带队的,拿回手机后,立刻询问了本土观测情况,得知卫星目前工作完全正常。

  这才正式确认跟精细集团的合作完美成功,安排转账。

  精细集团航空研究所对加蓬国家航天局发射失败的火箭成功抢救回来,全世界应该知道的国家都知道了。

  马上就有不少艾买尔卡合众国的盟友们开始向加蓬国家航天局学习,申请特别许可跟精细集团合作。看書溂

  不知道是谁把精细集团挽救火箭的太空视频放到了网络上,立刻就引发了一场网络大讨论:精细集团现在还有什么不会做的?

  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精细集团航天研究所还是每天都在发射火箭,不停地往太空站上面送物资。

  刚刚从加蓬国家航天局那里花了负一百万收来的火箭,现在已经在太空中被拆开了,各种材料分品种存放在太空站仓库里面。

  抢救这枚火箭的四个机器大狗也在太空中住下来了,到现在太空中已经有五十多个机器人大狗了。

  整个太空站的维护和工作都由机器人大狗进行。

  回收的火箭发动机也在太空中测试了一次,还可以使用,黄所长并没有把它运回来的想法,只是存放在太空站里面。

  准备着什么时候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

  精细集团已经在研制太空飞行发动机了,在太空中如果还是像在大气层里面一样用发动机往向喷气流来推动航天器前进,这就需要大量的燃料。

  这不是林凡想要的太空航行技术,他想要的是一种新型发动机,像螺旋桨飞机一样的飞行方式。

  精细集团通讯卫星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卫星全都配备了精细集团自己执行的插口标准,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用上太空站的充电设备。

  太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恶劣的,但是对于有些实验和生产来说,在太空中进行是最完美的。看書喇

  就像精细集团在太空中建设起来的第一个熔化炉一样,太空中的空气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就是真空状态。

  金属熔化后,材料内部根本没有空气,也就没有了气泡,质量可以跟通过了万吨水压机锤炼过的材料相比。

  精细集团在太空中进行试验制作出来的玻璃镜片,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简直完美。

  精细集团核能研究所一直努力攻关的核电小型化还没有实现,但是已经有人提出来要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粒子对撞机。

  这个设想的来源就是在星球上建设粒子对撞机,只是管道建设和对管道里面的真空环境维护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在太空中,这些投资完全不需要,外太空就是真空环境,至于管道更是不需要的了。

  精细集团材料研究所也在申请超导材料研究项目: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太空中只要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就是极低温,在这样的条件下测试超导材料的性能是最完善的了。

  并且很多在星球上只能够在实验室里面使用的超导材料,在太空中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材料研究所要求进行的研究项目就是在太空站里面建设一个超导研究室。对于这一点林凡是非常赞同的。

  不过这家超导研究室却需要材料研究所自己花钱建设。虽然整个精细集团到现在还是林凡一个人的,但是集团太大了,队伍的想法也多了。

  林凡还需要花时间调和集团内部各个企业和研究所之间的矛盾,精细集团材料研究所也不再是以前时间那个只进不出的研究所了。

  他们最初阶段一直花招集团大量的资金做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实验,现在这些实验材料很多都开始运用在专业领域里面。

  况且材料研究所下面最初建设的那种特种钢材厂,现在已经扩大成为一个年产不锈钢五十万吨的大型钢铁厂了。

  同时还建成了一个年产普通钢铁八百万吨的大厂,精细集团炼钢厂原材料是自己集团在国外矿山开采出来的优质铁矿石。

  有了自家集团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加入,再加上材料研究所提供材料西方,生产出来的钢材全部都是优质高端材料,价格比普通钢材高上一倍,完全替代了国外进口的同类钢材。

  在这之前,加蓬国进口低价钢材,在本土炼钢厂加工一次,反手加价两倍出口到华国。

  华国还不得不买,很多高档建筑的钢筋只有人家的钢材才符合设计要求,许多对材料要求高一点的设备,就只能够用从人家那里进口过来的材料。

  现在不一样了,高端材料里面也有了精细集团的钢材,这样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就拿普通百姓使用的不锈钢盆一样。

  几年前的不锈钢盘又贵又不能够真正地防锈,用上一年后就能够明显看得到锈迹。

  特别是户外那些不锈钢栏杆,往往是半年一年后就开始从焊接位置生锈了。

  自从精细集团把不锈钢产量提升到了年产量五十万吨的时候,这种情况就非常少了。

  市场上的那些劣质不锈钢根本就没有了销路,那些钢厂不得不从精细集团材料研究所购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这些工厂都不是小厂,全是大厂,他们以前不是不想买技术,而是国外的技术的企业根本不卖这样的先进技术出来。

  精细集团不一样,只要是国内企业愿意花钱购买技术的,都是积极配合,甚至还派出专家到厂里去实际指导。

  林凡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把艾买尔卡合众国的软件垄断打破,建立自己的软件帝国。

  他只是没有想到在实现这个目的途中,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就像材料研究所一样,成立最初的本意是赔钱搞研究的,三年过后,不但没有赚钱,材料研究现在只是收技术指导费,就已经把以前所有的投入全部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