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1,我开创了软件帝国>第307章 直升机螺旋桨叶片的新型材料
  整个精细集团到现在都是林凡一个人的独资企业,一切事情他都可以一个人说了算。

  像他这个集团现在的规模和效益,世界上当然有不少的投资公司非常眼红,都想要投资入股进来。

  但是华夏现在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对外国的投资公司控制非常严格,这就给了国内那些投资企业机会。

  已经有不少的投资公司主动接触过精细集团和他下面的各个子公司,都是想要投资的。

  特别是各个证券公司,对着精细集团各个子公司的总经理打票:凭借着公司的良好经营情况,只要公司进行改制,把个人独资企业变成股份制企业。

  是一定可以成功上市的,这样的企业只要上市,立刻就可以让企业的市值翻倍。

  把企业改成股份制,然后上市圈钱?林凡对这一套虽然没有亲自实践过,但是他也知道这中间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只是他清楚自己要做的不少科研项目,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到底有没有收入,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是股份制公司,这样的项目可以投入研究一年,两年,想要一直把这种亏本生意做下去,董事会肯定不会愿意的。

  正是为了这样的考虑,林凡才一直坚持着不融资,不搞股份制,不上市。

  就像现在通用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开始造汽车了。

  同时隧道掘进机的研究项目也开始启动,手上有钱的好处就是:科研人员可以在全世界去请。

  现在的情况让林凡也有些无语:他的本意不是为了赚钱,但是现在他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非常赚钱!

  这真的像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林凡只是私下的时候才这么感叹一句,遇到采访的时候,打死他也不会说出不喜欢钱这句话的。

  毕竟这句话实在太伤人了!

  载重量五吨的工程用车,除了发动机是进口之外,其余的底盘、大梁、变速箱、变速器、液压系统全都是自己公司生产的。

  得益于公司里面采用了双木机械厂的精密数控机床,又有精细软件公司这两年给世界上其他公司设计汽车生产流水线的经验。

  这就让整条五吨工程用车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林凡足足在这里呆了两个月,这才把整车生产线从设计到施工全部搞定。

  试生产的时候,看着一个个零件从一条条履带送进车间,整台汽车在生产线上缓缓成型,这一次是自己公司的生产线,林凡的感觉特别不一样。

  发动机研究所已经成立一年时间了,按照林凡的要求,他们主要攻关的方向是柴油发动机。

  另一个精细集团里面,不只是工程制造公司这里需要发动机,就算是无人机制造公司那儿也需要啊。另一面,无人机制造公司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也在进行。

  没有自己生产的发动机,精细集团都是采购的国外发动机,配合本公司精益求精生产出来的变速箱,和各种零件,这就让精细工程机械制造公司生产出来的这些工程车辆出了句的省油、有力、耐使用。

  五吨农用车的试生产非常成功,接下来就是十五吨载重车的研制。林凡提出来的计划是:五吨、十五吨、五十吨、最后是载重量达到七十个立方的大型工程车辆。

  同时他还在工程机械制造公司里面成立一个家用轿车研制小组,专门研制家用轿车。

  但是林凡明确提出要求,研究电池驱动的家用轿车和客车。当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整个公司没有人能够理解。

  对于他们来说:公司是林凡的,他提出来的前进方向,这些人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林凡还是对所有人开会畅谈了一次,在会上他提出来:“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它总有一天是会耗尽的。

  而电能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特别是今后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的发展。

  可以让电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我们现在研制电动汽车,就是为了走在别人的前面。”

  林凡能够说的就是这些了,手下们能够不能够理解,他都没有办法。反正电动车研制这个项目组是成立起来了的。

  到了这个时候,精细集团下面的各个分公司,都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设立了自己的研究所。

  这些分公司每年对科研的投入,用林凡的话来说:最少要用利润的5%到10%用来搞科研。我们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规划一代,四代同堂!

  无人机制造公司的中期目标里面,有直升飞机研制项目。

  在这个研制项目中,林凡遇到了第一个卡脖子项目,生产螺旋桨叶片的材料达不到设计标准。

  安德烈他们这些专家们,是按照北极熊那个国家的材料基础来设计的,结果就是华国的材料还达不到他们设计的要求。

  这个问题虽然尴尬,但是对于从北极熊国家过来的专家们来说,似乎并不是多大的问题。看書喇

  他们从来习惯这种材料跟不上设计的事情,因此他们也习惯了大力出奇迹。

  用他们的话来说:材料性能不够用厚度来凑。

  螺旋桨叶的厚度增加了,重量也就增加了。想要达到设计的性能,发动机的功率就需要跟着加大,这是一个连带着的问题。

  然后直升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就直线下降,这不是林凡想要的。林凡要做的不是只要能够飞就行的直升机。

  他要做的是先进直升机,总不能够现在都是90年代了,自己还只能够做出来七十年代性能的直升机出来。

  林凡只能够先让这边凑合着生产一架样机出来,检验一下整个直升机的设计是否合理。

  转身林凡就来到了基础材料研究所。

  基础材料研究所,去年林凡就已经成立了,为了配合这家材料研究所,林凡还特别修建了一家小型特种材料生产厂。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就是用他们的时候了。

  以前的时候,林凡对材料研究所就没有下达过具体研究方向,一直都是任由研究所里面的这些人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研究方向。

  这一回是他第一次对材料研究所提出具体要求了:直升机螺旋桨叶片的新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