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1,我开创了软件帝国>第247章 对比带来的伤害
  他们每天十二个小时地守着,分为两班,天天上班。如果个人有事情的时候,也是跟同事们调换一下,把白班换到夜班来。

  或者就是直接白天晚上连续上。这样的工作时间比起有些企业也算是少的了。

  可是跟精细机械厂相比较,这差距就太大了些。

  那边每天只上八个小时,然后还有加班费,最重要的是那些人十月拿了三百多块钱。

  他们这些人连一百块都没有拿到,心里的不平衡,在领导们进出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开门的时候速度慢如龟爬,脸色也是板着的。

  面对着厂里职工们的意见,星光电子厂里的领导们也非常不满意:

  这几个月厂里的业务蒸蒸日上,不但把工人们的工资按时发出去了,还把历年来拖欠工人们的医药费都给报销了。

  最近又接到了精细机械厂追加一百五十万套电冰箱控制系统的意向性订单,这样一来,明年只是精细机械加工厂这里的产值都有三个亿了,厂里的利润肯定不会少。

  再加上双木机械厂的订单也比今年增加了十来倍,厂里的未来越来越好,怎么这些工人们都还不满足呢?

  帮里的领导们关着门开了一个上午的会,在会上提出:不跟他人比收入,只跟他人比贡献!的宣传口号出来。

  这个口号才提出来的时候,可是让厂里的领导们兴奋坏了:提得好!咱们就是要跟精细机械加工厂比贡献。

  ……

  林凡并不知道自己在精细机械加工厂里的做法,严重影响到了星光电子厂里的正常生产秩序了。

  不过他就算是知道了,也无计可施!毕竟人力有时而穷啊!

  十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就是学校组织的期中考试,具体到林凡身上有三门需要参加考试的:数学、英语、计算机。

  班上的同学们都是听说过了:林凡和陈虹这两个人都是要考到九十五分才算是及格的,这个消息甚至在整个学院里面都传开了。

  林凡和陈虹两人在学校里再一次成为所有人谈论的焦点,原本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请假一个月的事情,现在已经被全校知道了。

  陈虹面对这样的议论还是有些压力的,林凡笑着说道:“不用怕!数学本来就是你的强项,至于计算机和英语你还用害怕?”

  听着林凡的开解,陈虹想了想感觉林凡说的倒是真的:“自从跟林凡混在一起后,她的计算机水平早就达到专家级别了,至于英语也是跟着涨船高的。”

  “可是我还是没有你这样的信心!”陈虹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没有关系的,放下包袱。如果你真的被判定不及格,我就去给学校捐款。相信没有什么课程的捐款解决不了的问题。”林凡笑着说道。

  “你这是对我有信心呢还是没有信心?”陈虹不高兴了。

  “有信心!绝对地有信心!”

  对于这次期中考试,在绥定还有三个女生也是非常期望的。

  一心想要全校第一的林晶晶,可是记得清楚,如果她要是考到第一名,哥哥是要给自己两千六百五十块钱奖励的。

  大丫、二丫也是记着的,她们如果能够考到第一句,是有六百五十块的奖金。这了这些奖金,她们两个这些天是真的非常认真地在学习。

  毕竟她们现在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十块,在夜市上挣的工资大头全被收走了的。两姐妹早就憧憬过无数次,赚到这笔奖金后要怎么花这些钱。

  林凡这些天的时间要紧张得多,第二机械厂为了配合他的作息时间,特意把流水线的试车时候放在晚上。

  晚上八点开始的试车,先是全线通电试运行。整个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运行平稳。

  这个时候林凡才示意可以放材料上去,进行第一批产品的试制。一段一段的材料放入传送带,被机器截到合适的尺寸。

  自己向前面运送,来到最关键的焊接黑屋里面。电焊产生的电弧光对人有害,这里特意建立了一个小黑屋,方便机械臂进行焊接作业。

  这也是整个流水线上,最有技术含量的一个位置。这里不只是有最多的六条机械臂同时动作,还有一条机械臂是专门焊接了。

  人们只能够从小黑屋那厚厚的黑玻璃上闪现出来已经不亮的火花上可以看得出来:至少电弧光是已经有了。

  等到第一个由机械臂焊接的框架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时候,刘厂长和厂里已经多天没有回过家的领导们都在这里等着呢。

  质检主任亲自动手,开始测量。林凡只看了一眼,对机械臂焊接的质量就满意了。

  当质检主任宣布:产品质量优良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刘厂长看着这条生产线,整条生产线上一共就只有三十三个工人,这些工人当中还包括前后两端的搬运工人。

  生产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分钟四台的速度。工人按八小时工作制,这三十个工人每天就可以制造出来一千九百台电冰箱框架。

  这个速度可比以前每个焊工一天生产十五台的速度快得多了,并且以前的时候搬运工人和截料工人都还是需要用上的。

  机器可以二十四小时运转,只需要把工人分为三班就可以了。刘厂长看着流水线上不停运动着的那些框架。

  心里已经计算开了:这条流水线上每天只需要一百个工人就可以生产出来五千七百台电冰箱的框架。

  如果用人工生产这五千七百台框架的话,至少需要三百八十个焊工,加上配合的截料、搬运工人,至少需要四百个工人。

  这样算下来每天可以节约下来三百个工人的工资,这三百个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下来至少四万。整条流水线总造价不到五十万,这样算来十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投资赚回来了。

  账算得明白,刘厂长满意的神情再也掩饰不住,他笑着对林凡说道:“林董事长,一次成功,这真是太好了!

  我们准备把这样的生产线,再增加一条。”

  林凡笑着说道:“硬件你们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但是软件还需要买的。”

  刘厂长问道:“软件多少钱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