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重回1991,我开创了软件帝国>第184章 坐飞机
  福有财说道:“主要还是组长教得好。”他是真心的,如果没有林凡教他们,现在他还是厂里的搬运工呢。

  林凡这次去广州,厂里的技术工作就由骆晶晶他们五个人负责了,这五个人满口答应下来。

  林凡还把自己租的那套房子安排好了,钥匙也给了他们一份,让福有财他们几个晚上就在这里住了。

  为了方便他们从学校到厂里过来,林凡还特地为他们每个人都买了一辆自行车,算是给他们五个人的福利。

  福有财他们五个人都在林凡这个厂里担任着技术顾问,每个月都有补助领着的。

  这五个年轻人还是非常感谢林凡的,全都让林凡放心,保证会把厂里的机器给保养好。

  江厂长问道:“你这个厂里工人工资怎么发的?”

  林凡笑着说道:“操作数控机床的工人三百块,每个月十块的工龄工资,加班费另算,这个月他们应该有三百五十块钱。”

  “这个工资不低了啊!”江厂长说道。

  “他们的技术还有熟练,等到几个月后,这些数控机床的操作工技术熟练了,工资还会往上涨一涨的。”

  江厂长已经听过了林凡是怎么教这些工人开数控机床的,笑着说道:“你这就是急就。”

  林凡笑说道:“我能够怎么办呢?总不能够去挖厂里的墙角吧!骆晶晶、骆莹莹她们这一批人我倒是想用。

  可是挖走了之后厂里后续的技术人员就没有了。”

  江厂长笑着说道:“你还是你呀,处处为厂里着想。厂里现在又培养了五十个数控机床的操作员。

  数控机床第四车间正在修建,以前的老式技术我们准备全部淘汰掉,今后全部都用数控机床了。

  用上了这种新式的好装备,再也用不回去过去的老装备了。

  骆莹莹现在已经不常在机床上,她主要负责指导和研究。

  我们也学习你这样子,有些实在太难的零件才让她去上手。”

  林凡笑说道:“就应该这个样子,让她们多学习,多思考,准备新型号数控机床的研制。

  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今后厂里一定要做到提前五到十年就把下一代产品研制出来。

  等到上一代产品落后了,立刻就有新产品出来,这样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厂长连连点头,他笑着说道:“以前我一心想让你来我们厂里工作,现在看到你在这里发展得这么快。

  想一想在我们厂里,还确实限制了你的发展。今后你有什么适合我们厂里的项目,还要记得先找我。

  像这次的大哥大研制,回去后,我已经当地政府问过了。他们听说厂里准备投资一千万新建厂房的时候,立刻就给了我们最好的条件:荒地、山林三万一亩,良田熟地十万一亩。

  不过还需要我们解决土地上那些农民们的工作问题。”

  林凡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

  吃过晚饭,林凡还特地带着他们去了这个时候最时兴的卡拉OK厅去唱了歌。

  一直等到十一点半才散场。

  回到家里的陈虹明显很有些兴奋,一直不停地哼着歌,林凡笑着说道:“你这么喜欢唱歌,这回去花城,给你买个索尼的随身听吧。”

  “好啊!”高兴地答应下来的陈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说道:“不好吧!我不能够花你的钱。”

  林凡笑着说道:“这个厂从开始计划的时候,你就一直跟着跑,一分钱工资都没有给你发过呢。

  如果不是要让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厂里进行财务审计,我早就请你当顾问了,专门管理财务,那样的话每月都可以给你发工资的。

  平常给你买一些东西,这是应该的。再说了,现在你是我的女朋友了,给你买东西,给你钱花,也是天经地义的。”

  这一回陈虹没有反驳了,她和林凡的事情,双方家长都是同意了的,这是不能够否认的了。

  “早点睡吧,昨天还要早起坐飞机呢。”陈虹高兴地说道。

  她可以早点睡,林凡还是要继续做自己的研究。

  二十四日这天,刘哥早早就来接林凡、陈虹他们两个去厂里采购站,他们一行人就从那里出发去机场。

  这是陈虹第一次坐飞机,她看着朵朵白云在机翼下方缓缓飘过,阳光给云层边缘染上金边的时候,轻轻捅了捅林凡:“好漂亮!”

  林凡笑着说道:“好看就把它记在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就想一想它们,心情一下子就会好起来了。”

  三人从花城白云机场走出来的时候,小王早早就外面等着了,接过江厂长的行李箱,笑着说道:“科长在展会上忙碌着,展会虽然还没有对外开始。

  但是内部各个布置展台的人员已经可以互相看到产品了。

  我们数控机床、无刷电机,还有林哥的电冰箱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

  科长实在忙不过,本来他是想要亲自来的,临时有一个领导听说了我们的数控机床,特地过来看一看。科长就走不开了。”

  江厂长笑着说道:“我们自己找个车就可以过来了,不用这么麻烦的。”

  上了车小王问道:“厂长我们先去宾馆休息,还是去展会现场?”

  “先去现场看看吧!”江厂长笑说道。

  “去物交会。”小王对出租车司机说道。

  陈虹看着宽敞的公路,林立的高楼,道路上拥挤的车流,她终于明白了这里和蓉城之间的差距。

  “大家都是省会,怎么差别这么大呢?”陈虹低声问林凡。

  林凡苦笑着说道:“人家这里沿海,唐宋开始这边就已经有了海贸了。

  开放又是他们这边最早开始的,“三来一补”也是他们最早开始的。

  经济发展得好,这边的城市基础建设当然就要好得多了。人们手里有钱,买车的当然也有多。”

  陈虹说道:“只是他们这边说话我有些听不懂。”“这是粤语,听说这才是真正的汉语,宋朝人就是说的这个语音。”林凡笑着说道。

  “真的吗?”陈虹随口这么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