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152章 三年之约
  一千万两,很多吗?

  像蓝玉那样的常规北伐,就要百万两,要是碰到赌国运的大战,几个百万两不知不觉就没了。

  而且现在大明也不能说高枕无忧。

  云南虽说平定了,但吐司在那里盘踞千年,要想真正让那里的土民归顺,没有持续的输血是很难的。

  还有四川,连续的高压政策,让那里出现了叛乱,虽说已经被镇压,但要保持和平,还需要驻兵。

  山东移民安置,河南修黄河大堤...

  虽说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宋濂一项一项说出来之后,就连普通的应天群众,都出现了连续的唉声叹气。

  是啊,大明刚刚立国,之前的战乱,把各地都打烂了,想要治理好,就需要大笔的银子。

  到处都需要花钱,你太子不仅不知道省着点花,竟然还搞一些开流节节源的措施。

  就算你有点金术,也很难让大家信服。

  宋濂道:“还是再苦一苦老百姓吧!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钱还是花在老百姓的身上,老百姓总不会亏。等国家变得强大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

  换作平常这种大实话说出来,恐怕有人当场就得造反。

  但是在这个场合,大家不仅觉得宋濂说的很有道理,反而觉得税征的太少了。

  既然横竖是我们的钱,都用在我们的身上,集中起来还能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好处,为什么不重税?

  最好只留下能喘气的食物,其余的全交上去!

  就在众人建议多征税的时候,大宝一声高呼,“万岁爷驾到!”

  众人连忙把劝谏的目标转向朱八八。

  “万岁爷,您可得好好教训教训太子,可不得免税啊!”

  “对啊,我们手里有的是钱,但要是花不出去,将来只能被外夷抢走,还是交到皇帝手里令人放心!”

  “都说苛政猛于虎,但我觉得吧,要不是有交税的鞭子激励着,我们种地的人就会变得懒惰。大家仔细想想,要是他们只种出养活自己的粮食,那大家伙岂不是都要活活饿死?所以,税收绝不可免!”

  朱表终于回过味来了。

  这是大明的核心中枢,东华门外,能住在这里的,非富即贵,看看在场各位,哪一个不是绫罗绸缎?

  身上打着补丁的,都远远挤在最后面。

  至于城外常见的穿破洞衣服的,这里可是一个都没有!

  得益于士绅的优待,相较于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本来就不交税或者只交纳很少的粮食。

  成为举人老爷,就可以至少一百亩的税,免除十户人家的徭役。

  这不仅仅是权利,全都是生意!

  只要你过了科举的第二关,哪怕终生止步于此,全家的收益也能从破落户一夜之间飞黄腾达。

  周围的邻居会主动带着土地投靠,青梅竹马愿意委身到你家做丫鬟,昔日的小伙伴投靠你成为你的奴仆。

  总之,你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可以轻松蔑视身边的所有人。

  而这一切,都是士绅免税带来的。看書溂

  更真实的,是普通人不免税。

  现在你懿文太子要给普通人免税,那他们还有必要带着土地投靠我们吗?

  哪怕只有一年,割的都是我们身上的肉,我们当然要反对了!

  想通了这一点,朱表再看他们,觉得他们说出什么逆天的话,都属于正常的范畴之内。

  老奸巨猾的朱八八,更是一眼就看透了在场各位的心思。

  朱八八冷哼一声,道:“标儿说得对,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咱老朱起于毫末,当年一家六口饿死四个,对这点有深刻的认识。要是老爷们愿意免税,哪怕只是一年,咱家也不至于这么困难。现在咱坐了朝廷,标儿又搞来了钱,十分有必要善待一下老百姓。”

  众人哗然。

  “万岁不可!此乃亡国之举!”

  “必须征税,不征税,大明就完了!”

  “点金术?世上哪有什么点金术!我看就是邪魔外道!自古就有人善于利用民众的愚昧无知颠覆天下,太子殿下恐怕被妖人利用,窃取国祚,不得不防!请陛下将太子殿下送入皇觉寺,以佛性镇压太子身上的妖邪!”

  朱八八话锋一转,道:“不过在场各位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朝廷没了银子,大明国祚不可持久。点金术之言,也不可全信。但太子毕竟带回来了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

  “一千万两,省着点花,够大明支撑三年了。标儿,咱给你一个机会。若是三年之内,你能不征税,还把为大明搞来更多的银子,咱就直接传位给你!若是不能,你不仅不能继续当太子,还要进入皇觉寺出家为僧,永世不得踏出皇觉寺一步!你可敢与大明的天下子民打这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