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100章 等待起飞的大明
  朱八八最近很头疼。

  除了一天到晚忙活累得,还因为心中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看書溂

  在中秋晚会向标儿提过禅位之后,标儿就一直躲着他。

  好不容易逮到见一面,还没找好由头把话题转移到禅位上面,朱表就先一步溜之大吉。

  这让朱八八愈发的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咱的标儿,竟然不想当皇帝!

  你是咱的儿子,咱打下的江山,你不坐,谁来坐?

  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把他按到皇位上吧?

  朱八八甚至开始羡慕起唐高祖了,因为他有两个想当皇帝的儿子。

  怎么禅位,怎么让标儿尽快的化形,成为了明太祖皇帝朱八八心中最紧要的事。

  朱表心中有苦难言。

  为什么非要让我当皇帝呢?

  帮大明找回传国玉玺,确立了大明的正统,稳固了皇位,可谓继承了过往;

  提前搜集整理了宝船的制造方法,为大明提前开辟了新航路,开拓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力量剿灭倭寇和带回来地瓜,都是顺带的。

  接着马不停蹄好几天,帮助打赢北伐不说,接回了多少华夏遗民,一扫颓废,这不算重塑华夏民族精神?还找到了蒙元金库的藏宝图,那一趟精神物质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到后世带来了mp4解毒只是小事,但顺手牵羊的《母猪产后护理》,可是让普通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法宝,改善民生的大功劳!

  找老子,原版《道德经》和孔子“六艺”,瓦解理学,连带着让理学士子集团瓦解,大臣暂时失去了对抗皇帝的土壤。

  电台,首次让皇帝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皇帝统治力继续强化,民间统一思想继续强化。

  礼乐,改善民间风气,重塑华夏风貌。

  蒸汽机和电力,现在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但能源和动力的效果不需多说,懂的都懂。

  以上八次旅行,已经为大明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接下来,皇位上坐的就是一头猪,扇动一下翅膀,大明也会乘风而起。

  我旅行青蛙,对得起大明了!

  这个时候,我就不能做一只混吃混喝等死的废物青蛙?

  朱表整日里都混迹在废纸堆里,寻找与易经有关的注解。

  姬昌虽然亲自解读了一遍,但三天的时候对于易经来说,还是太短了,远远不够。

  可对《易经》的了解越多,朱表越是充满兴趣。

  就像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天天被真龙环绕,真龙还是母的,却不能碰一下。

  在书库里倒是发现了孔丘注解的易经,虽然那老小子有点认死理,但写得易经十翼传象还颇有点意思。

  除了孔丘之外,还有不少旁人的,只是见惯了高水平的姬昌、老子、孔子,再看别人的注解,总觉得差了点东西。

  现在还活着的人当中,朱表敢大言不惭的说他们对易经的理解,还比不上一只青蛙!

  但再想见到那几个原作者,恐怕又得旅行。

  一旅行就加亲密度,抛开能不能见到他们不谈,按照时空旅行的规律,下次应该要到后世了,下下次,亲密度都105,溢出了!

  我不化形成不成?

  朱表托着头,深深的感受到了旅行青蛙的忧伤。

  时间一眨眼溜过。

  八月底大明宝船成功下水,魏国公徐辉祖训练的水师,已经开始上船做适应性训练。

  下水的当天,席利港还专门顺着长江把宝船开到仪凤门外。

  大明百姓见到宝船,无不惊叹,还有不少人当场转为军籍,要求加入大明水师。

  只是没引来陛下亲自观礼,让不少人感到遗憾。

  “若是陛下能亲自赐下宝船的名字,再勉励一番,应当是完美收官!”

  “这是我大明的骄傲,是在陛下的带领下做出来的,虽然没能赶在八月十五,但总算抢在了陛下圣诞的前头,作为水师送给陛下的贺礼,没能让陛下亲自签收,真是太遗憾了!”

  “唉,谁说不是呢?我们想讨陛下欢心都不成!不过我听说陛下在想方设法讨一只青蛙的欢心,你说这事闹得!”

  即便如此,接下来连着好几天,大明宝船都是应天府茶余饭后的热榜头条。

  它实在是太大了!

  即使半个身子埋在水里,即使离得老远,依然让人忍不住有抬起脖子仰望的念头。

  恐怕没有百八十两银子造不出来!

  后来陛下特谕,允许大明百姓上船查看。

  虽然被大奸臣吴奋文巧立名目参观费收取了一些铜板,但亲自站在又宽又厚的甲板上面,感觉像在地面上一样稳稳当当。

  低头看向地面的时候,谁都无可避免的豪气盈胸,觉得自己像宝船一样强大!

  驾驶着这样的宝船,五湖四海之大,又有谁人是我大明之敌手?

  除了宝船看着大得吓人,宝船身后跟着的一溜小弟,也多得离谱,密密麻麻遮住了江面。

  踩在甲板上,可以让人直接从南岸一路走到北岸。

  接着城外的皇庄又传来好消息。

  按照最新的养猪法,第一批的小猪崽可以喂食了。

  除了被做成香喷喷的烤乳猪,它们还可以正常的长大。

  如果农户愿意领养,可以在登记之后,免费领养一只。

  养猪需要的一切技术、饲料,都由官府提供,农户要做的只是付出一些体力和时间,按时把食物投放到猪食槽里。

  一切顺利的话,养到过年正好可以出栏,官府牵线搭桥找商人来集中收购,不用怕被黑心商人压价,卖猪得到的钱官府和养猪户五五分成。

  即使只得到一半,也有二三两银子,而且没有付出一个铜板!

  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和体力,算成本吗?

  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就连住在城里的都动了心。

  但到了皇庄一打听才发现,那些小猪崽早早的就被预定一空。

  还生怕被别人半道劫走名额,所有的小猪崽上面还写了名字。

  没几天,写着张三李四的小猪崽,就被顶着同样名字的主人抱走。

  整个应天府,都对接下来的日子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