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33章 还可以抢救一下
  在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监察御史胡澈并没有很开心。

  有了亩产六千斤的玉枕薯,农户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地主的日子也会更加奢侈,但这丝毫不影响胡澈的贫困。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售与帝王家,换来了一个五品知府。

  只是还没等上任,就莫名其妙被转任到了督查院,升官成了一个七品的监察御史。

  据说是左丞相亲自到吏部做的调整。

  难道是因为当面祝福左丞相胡惟庸也“升官”成一名光荣而伟大的知府?

  胡澈不知道。

  但成为清贵的御史,直接断了胡澈的发财梦。

  在城外破茅草屋里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胡澈都会扪心自问,老天注定让我受穷吗?

  什么时候才能攒够老婆本?

  所以,当胡澈从胡惟庸家抱来的假山里发现其通敌的书信,毫不犹豫的选择检举揭发。

  皇帝看了会不会很开心?

  胡澈并不在乎。

  胡澈只想升官发财!

  胡澈刚检举完,李善长就怒斥出声,“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就算你是御史,捕风捉影的事,也不要乱说!”

  这么大的事,就不能私下上个折子?

  哪怕悄悄的找陛下也好啊!

  为什么非要弄得人尽皆知,这下根本瞒不住,恐怕会动摇国本!

  那可是十万人啊!

  背后是十万个家庭失去了壮小伙,没有了收入来源,很容易就会演化为几十万难民。

  难民到处流窜,再制造出新的难民,一旦连成片,可就要天下大乱了!

  到时候想要征兵镇压,那些老百姓都会先想想会不会被断粮,谁还肯真心实意为大明卖命?

  这件事就算是真的,也不能声张!

  朱八八被这个突然曝出来的消息惊得差点摔倒在龙椅上。

  “查,去查!锦衣卫!咱就在这儿等消息!”

  看到书信上熟悉的笔迹,朱八八心里已经信了八成。

  剩下两成全是祈祷这只是胡惟庸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锦衣卫刚领了命令出去,在场大臣全都惴惴不安。

  这事可了不得啊!

  这...还没想完,刚才跑出去的锦衣卫又跑了回来。

  朱八八:“毛骧,咱让你去调查军粮的去向,你又回来干什么?”

  毛骧:“属下有一个新的消息。”

  大臣们惊呆了,锦衣卫办事能力这么强?

  从他出去,还不到半刻钟吧?

  这么短的时间,还说有消息了,难道他从应天到漠北跑了一个来回?

  朱八八的心不由得揪了起来,“说!”

  毛骧:“永昌侯蓝玉之女,在宫外求见,自称收到了永昌侯的绝密书信,要亲自交给陛下!”

  朱八八面色一灰,已经猜到了绝密书信中的大概内容,但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让她进来。”

  进来两个妙龄少女,一个柔弱,一个英武。

  看得不少大臣眼睛一亮。

  蓝玉老小子长得粗糙,这一双女儿倒是不错!

  “臣女蓝蓝,拜见陛下!”

  柔软少女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脸色涨得通红,但还是强忍着朝朱八八行了一个万福。看書喇

  旁边英武女子更干脆,简单一个抱拳,连腰都不舍得弯一下。

  大宝眉头一皱,指着两个女子,道:“大胆!见到万岁爷,竟然不行大礼!拖出去,打!”

  好不容易在妙锦姐的帮助下进入了皇宫,信还没交出去,就要挨打?

  蓝蓝泫然欲泣,紧张的抓住了旁边的女子。

  另一个女子动作更夸张,双脚拉开,站了一个弓步,看着像是要动手?

  朱八八不耐烦的挥挥手,“别添乱了,把信呈上来!”

  蓝蓝急忙把信掏出来。

  只听嗖的一下,蓝蓝手中信已经不见了。

  “万岁爷,信在这里!”

  密信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大宝拿走了!

  就算已经见过大宝出手的朝臣,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这老太监,强得离谱!

  大宝露了一手,两个少女老实不少。

  朱八八张开信随意瞟了一眼,就迅速捕捉到了“断粮”两个字。

  又细细的把整封信看了一遍,脸色阴沉如水。

  最后的希望落空,朱八八怔怔的坐在龙椅上。

  扣押粮食这么大的事,咱事先竟然一无所知!

  之前的奏报一直是一切正常。

  所有的程序都合法合规,这可不是一个大明左丞相就能做到的。

  户部,兵部,漕运,地方衙门,其中又有多少黑手?

  朱八八光是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刑部、大理寺和督查院,又有多少人暗中与胡惟庸勾连?

  朱八八记得,前刑部侍郎袁仲,直接在胡惟庸的院子里演戏。

  说不定就连那场失败的刺杀,都是袁仲一手策划的!

  当时不想牵连太广,所以没让锦衣卫继续查下去。

  现在看来,对他们太过仁慈了!br>
  朱八八眼中狠厉一闪而逝,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已经寄存在他那里了。

  大臣们只看朱八八的脸色,也能猜到断粮已成事实,接下来恐怕就要有人脑袋搬家了。

  李善长急忙跳出来,“上位,这件事或许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永昌侯蓝玉三月二十出塞,军中至少携带一个月的口粮,哪怕刚出塞就没了补给,满打满算断粮也就四十五天!”

  “就连那赵括,断了粮都能坚持四十四天,永昌侯好歹也算是一员老将了,总不会连那赵括都不如吧?”

  朱八八心中一动,李善长说得没错,北伐军或许还有救!

  “八百里加急,命燕王朱棣调开平卫、广宁卫各调一万驻军,并燕王护卫队,共三万人马,兵分三路,向北突进一千里,全力接应北伐军。”

  “告诉朱棣,咱说一千里,就是一千里,少一里地都不行!”

  “命北平府府尹开北平粮仓,随军北上。”

  “这件事在尘埃落定之前,不许泄露出去!”朱八八眼中露着凶光。